如果在建築業待過, 跟本不可能把所謂的品質拿來說, 因為台灣的建築生態都是請臨時工,或者是專項的師傅, 建設公司底下是沒有工人, 只有所謂的主任跟工頭, 其他真正參與建築工作的都是臨時工, 你覺得怎麼去穩定品質? 你覺得臨時工會在乎嗎? 因為連建造者自己都不在乎了, 好的建商是在問題出現後可以很快找出問題, 並且治本, 爛的就是慢慢來, 隨便用就好, 知道原因又怕成本在那邊拖來拖去等你過保, 這才是差異。
airrick1985 wrote:既然你提到了就來說說...(恕刪) 你真的要比喻吃麵的話我覺得好不好吃 精不精緻 反應在物價 我能接受但同樣都是要求 吃麵吃飽 或 粗飽!吃完 會拉肚子 東西有問題我覺得就不合理了!你要賣麵 總不能都賣會吃壞肚子的麵 有民眾檢舉反應但衛生局還不管包庇的……沒有要筆戰…純路過看到賣麵譬喻 發表個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