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670623 wrote:
請問一下,結構設計裡...(恕刪)
其實不能說是「假柱」
假柱只是方便外行人辨別它是否囊括在結構行為中的一個名稱
感覺上像是「沒有承受結構力的柱子」
但事實上在結構中只要有一定的重量便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同理,也不是所有的牆均可以忽略不計
如九二一
因柱與柱間的牆所形成的短梁短柱效應(不懂的建築系要打屁股,常常考)
所造成的建物傾倒或結構破壞案例盡數不清
所以不能全然的「忽略不計」這是剛入門的人才會有的回應
如果把所謂的「假柱」中灌滿了混凝土與鋼筋
便形成了一個集中的載重,對結構行為一定會有干擾
在柱側便增加了柱的集中應力(不好)
在樓板中間便造成版的撓曲等(不好)
又或者它並不是自地下層至頂層的通柱,而只是存在於局部
如果假柱是一個過大的實心混凝土量體,都會增加結構計算與實際行為的複雜度
比方我們將一台載滿4公噸水的2噸半的車停在你家的樓板上
會不會擔心樓板因支撐不足而垮掉?
我想,問十個有九個半都會擔心!
同理「無理的把牆全填滿無疑是種結構上的自殺行為」
說誇張點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除非將它視為結構柱,以結構柱來配筋)
所以讓它輕量化便是一種手段
空油桶與保麗龍或一次性模板都有人使用
以上報告
希望有人會看!而看的人都能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