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竹北市勝利七八街改成單行道&人行道拓寬,大家覺得如何?

我也住附近
改單向+行人道增寬很好呀
那行人道太鳥了
最好河岸也整治一下
不要那麼髒臭
晚上去散步也不賴
我想,我把邱靖雅議員的原文摘要和後來的會勘紀錄PO出來,大家可以一起來思考,她所提出的一些問題和建議:
本工程有許多問題點的存在,包括:
(1) 人行步道中規畫自行車道、但卻無其他自行車路網連結?!(據了解,是因為如果這樣的改善計畫,有含【人行步道】,補助最高可達3千萬,不然最高只有2千萬。後來跟中央營建署聯繫時,營建署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沒注意到附近根本無自行車道路網連結。)
(2)人行步道的路幅僅2.3米、又要在2.3米的空間內同時規畫自行車道及人行道?我們認為這樣並沒有確實增加人行步道空間,反而因為人車在狹小空間,容易造成事故。因此我們決定要求此案應僅做人行步道為佳!
(3) 縣府橫向聯繫的疏失或耽誤,皆要由民眾承受:
A. 縣府在去年底就已經決標,卻遲至四月開工,原因是因為交維計畫在府內送審過久。為求趕工,又完全未依交維計畫規定之通知期程,施工前無任何封路公告,連里長至4/13(一)都未收到通知。縣府自己內部期程的耽誤問題,不應該壓縮到與民眾溝通的時間。
B. 縣府在施政推動上,未作好跨單位的橫向連結。許多住戶都以為「勝利七、八街人行步道拓寬」就是為了要使「勝利七、八街改單行道」,導果為因。但事實上二者並無直接關聯,且縣府在舉辦「勝利七、八街改單行道說明會」時,也未邀請工務處出席。

後來在毛振福里長、余政達代表、邱靖雅議員的主動要求會勘後,紀錄如下:
1. 請縣府辦理變更設計:取消人行步道上之自行車專用道,使人行步道舖面平坦一致。 說明:因此處人行道路幅過窄、僅2.3米,且周邊無自行車道路網連結,故做此決議。
2. 請工地依據交通維持計畫執行:
(1).依交維計畫規定,應於10天前將施工告示牌擺放至各定點,並於施工告示牌面註明確切施工日期及改道時段。
(2).為使周邊住戶充分了解本工程對住戶之影響且降低工程所衍生之交通衝擊,本工程將延至會勘10天後,4/24(五)進場施工。進場前,務必確認所有交維規劃已確實變更完成。
(3).請施工單位於4/16(四)將施工公告提供里長,請里長通知各住戶;並在4/16(四)於工地周邊張貼施工公告。
a. 未免資訊疏漏,請施工單位在4/15(三)中午將施工公告提供給邱靖雅議員,議員協助確認資訊是否完整、明確。
b. 施工公告中應含:施工示意圖、道路管制時間及配合事項。請以圖文方式表達。A3尺寸,彩色列印。
3. 為考量夜間行車之安全,請工地增加圍籬支架之亮度,使夜間通行車輛可清楚看到施工圍籬。台大橋上之圍籬支架,今天無法立即移除,也請先以鮮豔黃色交通警示帶將圍籬加強識別,以免夜行民眾及車輛辨識不清。

而縣府也針對本工程做補充說明:
1. 為落實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縣府會將原本位於人行道中央之路霸〈包含:台電變電箱、中華電信變電箱等〉,移到河岸邊、平行於路樹的一側,使行人行走空間保留2.3米寬。
2. 本工地將分兩階段施工、每階段工期約為三個月,施工完畢後,在交通旅遊處尚未規劃改單行道之前,勝利七八街車道都將恢復原本路況─「雙向單線的通車」。

從本案中,我們也發現縣府在爭取營建署經費上,並沒有中心思維。營建署的「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中,除強調以人為本的優質生活環境建置外,也提到「以學區進行整體通學步道規劃」、「以大眾運輸、行政中心、醫療綠地設施為中心辦理人行路網建置」。但從本案中,並未見以「通學、通勤」為中心思維的規劃。這也將是我們未來要質詢、並推動改變的方向!

lyujen wrote:
台灣採靠右駕駛,若改單向,勝利七由西向東而勝利八由東向西較符合駕駛習慣。
橋當然還是要雙向才能達到方便交通聯絡的效果。


不太理解台灣採右駕,與勝利七、八該怎麼向有關?
若要考慮右駕,且莊敬5、7兩座橋要雙向,那應該也是勝利八西向東,勝利七東向西才對,這樣在橋上的動線會比較符合右駕的順暢。

話說回來,為何要改呢? 現在不管是勝利七、勝利八,要往東往西都很OK,不用繞來繞去的,改成單向,勢必有一邊的住戶會比較不方便,要依照誰的意願?



我也住附近,改善人行道空間我很贊同,規劃單行道讓這兩條路行車動線更寬闊也樂見其成

GC_幾米 wrote:
我也住附近,改善人行道空間我很贊同,規劃單行道讓這兩條路行車動線更寬闊也樂見其成


取消幾乎沒用處的自行車道,改善人行道空間,我也很贊同。
但改單向道,往東、往西加起來仍是各兩車道,總體來說並沒有變多,而且還必須把回繞的問題考慮在內,回堵經該會比較嚴重。

現行的狀況,是常有違規停車,這種違規亂停現象,難道會隨著單向道而消失,若會,那竹北市有太多道路要改單向道了。
Ethan-K wrote:
取消幾乎沒用處的自行...(恕刪)


自強北到莊敬北之間有四座橋,若駕駛需要U-turn,也不致於太不便。

人行道拓寬後,改成單行道才有足夠空間增設自行車道,當然需不需要是見仁見智,我個人是想要。改單行道也有利於車流方向變得單純,讓這一段溪岸能夠變成行人走得很安心的的綠蔭散步道

lyujen wrote:
自強北到莊敬北之間有四座橋,若駕駛需要U-turn,也不致於太不便。
人行道拓寬後,改成單行道才有足夠空間增設自行車道,當然需不需要是見仁見智,我個人是想要。改單行道也有利於車流方向變得單純,讓這一段溪岸能夠變成行人走得很安心的的綠蔭散步道


雖然有四座橋,但橋都很短吧,可能僅有兩台車的長度,若要U-turn,上下班車多期間,因為要u-turn而回堵,則是意料中的事了。
若真需改成單向,那莊敬5、7兩座橋也應改單向,且勝利八由西向東,勝利七東向西,這樣在橋上的動線會稍加順暢,相對來說,多少會於減少u-turn而造成的回堵狀況。

這一段溪岸,只要人行道拓寬並鋪的平一點,再把那些公共路霸挪開,就可以走安心,跟車流方向單不單向,實在沒有關係......!
至於自行車道,就真的是在浪費公帑了,前後都沒有連結其它的自行車道,就這一段的用意何在? 要在勝利七、八街繞圈圈?
Ethan-K wrote:
雖然有四座橋,但橋都...(恕刪)


單行道和單線道是二回事,以勝利七,八的路寬而言,不會因為改成單行道就堵在橋附近的。況且,U-turn可以選擇的路線也不限於勝利七,八,替代路線有許多。

至於單行道方向則應由專業決定。自行車道的普及從這開始也沒什麼不好。
路寬不足,不主張這邊設自行車道!
目前的自行車道,就已經淪為機車道和路邊停車位了!

lyujen wrote:
單行道和單線道是二回事,以勝利七,八的路寬而言,不會因為改成單行道就堵在橋附近的。況且,U-turn可以選擇的路線也不限於勝利七,八,替代路線有許多。


是這樣嗎? 橋的長度只能停兩台車,停第三台可能就要越線並跨到路口了,而橋的路口有紅綠燈,如果要u-turn,就等於要接著過兩個紅綠燈,也就是每兩個紅綠燈之間的時間,只能兩台車完成U-turn………如果上下班時間同時有6台、8台,甚至更多車要u-turn,會變成怎樣?能不回堵?

當然,U-turn可以選擇的路線也不限於勝利七,八,替代路線有許多…..勝利1~勝利13都可以…….不過就目前住在勝利七、八的住戶,平常東、西向都很方便,為什麼變成要繞來繞去,甚至繞一大圈到其它的替代路線去?

就您的意思,勝利七八的路寬應該還OK了….? 我也是這樣認為,而就我個人的看法,勝利七八都雙向單線並無不妥,反而是勝利六等路,尤其是全聯社前的那一段,才真的是路不寬而車道擁擠,比較值得思考是否要改單向。

實在不清楚勝利七八改單向的必要性與價值,真的利大於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