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發展在重劃區這邊以縣府公務員和園區工程師為主多數自行開車或到新竹轉乘靠火車中長途移動的學生軍人上班族少坐高鐵的人數遠多於坐火車人數如果你是營運客運火車的業主,相信你也不會在這設點以前曾經有bus停過竹北交流道,忘了多久以前就停掉了
Prunusdulcis wrote:竹北後站新泰路那還有一大片地==> 那是私人土地, 不是公有地. 其實後站停車場那塊地就可以開發了學新竹市BOT,地下停車場,一樓挑高做接駁轉運站,二樓以上百貨飯店等
一切都是市場決定的,先有需求才能創造供給。就如同高鐵一般,若是站站停的班次,運轉效能應該不及直達班次,所以就算苗栗設站,未來營運旅次不敷成本終究還是徒然。若是台鐵的自強號也是站站停或是多停幾站,因為列車起動速度比現在的電聯車慢,那就失去意義了,著眼於自強的停靠不如看班次的密集度。台灣的利基應該是在區域性的交通需求所以應該會往鐵路捷運化方面走,現在中壢台北間的行車速度已經很慢了再延伸到新竹的話那中長程的運能效益又更低了,除非台鐵增設一條中長程專用軌道,不然只能考慮區域性的需求了,現在中壢台北間的運能已經超過台鐵的負荷了就算尖峰時段每五分鐘一個班次都還滿足不了。但是中壢以南,運能卻是還只是剛好略有過剩,剛好而已且中南部地較廣人口較分散,公路運輸較能符合需求。因此總歸而言還是市場決定,才是最佳化。
weijinsusu wrote:16萬人口很多嗎,你...(恕刪) 16萬人口是不多,但也不少縣治所在苗栗8萬,斗六10萬火車/客運還是能有發展以前我很少搭火車,南來北往都開車居多現在常有機會去斗六,才發現,竹北要去斗六還真是花時間搭高鐵到台中烏日,轉火車去;比搭電車去新竹轉搭對號快還久,花的錢更多客運更是沒有每次在訂火車票,看經停站,才會發現,一樣是被設定為縣治所在的竹北火車站的等級這麼小在區域的發展上,竹北在行的需求上長期被大家忽略,完全被新竹市磁吸在竹北投資交通運輸落入惡性循環,客運車不開,人不搭大家住竹北,幾乎都要準備車這是因為沒有想幫人民規劃,配套好更便利的大眾運輸竹北這十年來重劃區一直劃,人口一直增加,大樓林立就是這個長途公共運輸行的部分,原地不動政府可以做些事至少,客運轉運站的規劃功能可以更齊全,竹北可以是新竹地區的另一交通樞紐新竹火車站離交流道很遠竹北呢?交流道與火車站的距離短多了,這不是更能有效發揮轉運站的功能呢即使客運與高鐵轉運站結合一起,距離也不會太遠期待有一天,竹北的大眾運輸系統能有自己的格局而非一直是新竹市的腹地3h wrote:最近常買火車票去南部...(恕刪)
skys wrote:竹北的公車雖然很少但是搭的人也不多啊!每次看到電動公車上幾乎都沒有人都很懷疑還能營運多久 電動公車是說快捷7號吧那是腦殘的路線規劃的關係竟然沒連接竹北火車站竹北的公車該怎麼規劃?看竹北人往哪邊走就知道了如果有竹北開往巨城的公車,會沒人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