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心 wrote:我也有一片田地給人在種米我很現實我也希望有人來開發看能否趁機發個財就像現在竹北以前的地主一樣可惜我那地點不太可能糧食自給率、保留一塊綠地、責任使命感這些漂亮話都是跟開發地沒相關的人在講的當然有些農夫地主真的只想保存現況這也是事實 更現實的事,買了你的地來開發的人用同一塊地就可能賺到你拿到的數字的數十倍以上。
看到標題忍不住來留言,一看標題就知道抗議的就是那幾個人,那些什麼冠軍米的某人,去問問他,他是有田在那裡是嗎?抗議的那些人要不是有一些不合法的建築物在特定區裡面,真的徵收後,什麼補償都沒有,他為何要抗議,他們也很勵害還會找一些學生加入,各位知道嗎?同意的佔比例多少,反對的佔比例多少,老爸已經八十幾歲了 ,還要每天下田去工作,有些地主保留的的田地,不種都不行,你們不是當事人,不要什麼都不清楚,就以為怎麼樣
保留農地那裡好?完全無法說服我呢。農地留著種稻米壞處多多:一來要保證收購公糧浪費錢,問題是國人飲食習慣早已改變,公糧根本就用不完最後只能送非洲或餵豬。二來農地田賦早已停徵、也不用所得稅、也不用營業稅、用水也不繳水利會會費,對政府的貢獻是0。三來農業補貼一堆,老農年金、休耕補貼、各種天災補助,最後都是錢坑。田地改建地多好:一來不是水田了,政府不用浪費錢去收購公糧,不用對他們做各種農業輔導推廣,中央省一堆支出。二來要繳地價稅,縣府抵費地拍賣所得不算,光是每年的地價稅收入就用億計算。原居民蓋房子買賣交易又衍生出一堆稅金,交易的各種所得也要繳稅。三來會讓一堆人失去農保身份,也沒有休耕補貼,颱風來也不用補助了。皆大歡喜啊!-----tkl wrote:去看看Google, Apple的工作環境吧.... google正在轉型成地產公司喔!它大手筆買進加洲灣區的一堆土地,並開始從事一些地產開發的行為。
oilrogertw wrote:種出冠軍米也擋不住假開發之名的炒房~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id=56317 你真有深入了解實際狀況嗎??真奇怪..某些縣市一樣有在搞都市計畫徵收農地..但是就是不會引起某些愛鄉土人士學生關注..但是某些縣市就是會吸引這些人來抗議..搞熱鬧..到底是為什麼??嘉義縣的大埔美工業區開發案..也是有很多農夫在抗議..但是為什麼就是無法吸引你們關愛的眼神??抗議??說穿了..就是錢談不攏..如此而已..別跟我說愛鄉土..護祖產..只要錢談得攏..這些都不是問題..炒房??如果沒這些開發案..你住哪裡??我還真希望我家附近政府趕快實施都市計畫徵收農地變更地目..
我實在搞不懂 有誰可以解釋一下國家規劃農地 ok現在國家不需要那麼多農地了 為什麼不能做其他規劃?農地為什麼地位比其他用途還來得高?政府規劃其他用途 就被掛上圖利?我認為 監督政府的施政 這是合理但是 如果政府經過這麼多的過程 研討 都認為還是要變更用途那 為什麼就還是要被冠上罪名?
paulchiou wrote:更現實的事,買了你的...(恕刪) 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如果有資金有本事有人脈我當然自己賺但是以上都沒有所以對於所賺的知足就好難不成也大吵大鬧要糖吃然後給一些吃飽太閒的人士或政治打手表演的舞台?這社會有仇富的現象我非富人,但我不會那樣
真的靠種稻子能過生活嗎?一期稻作從插秧到收割約要四到五個月時間,以一甲地來算買秧苗要花五千多,翻土費用一萬二三,插秧代工費用八千,割稻費用一萬四,肥料除草劑約五千,六家那裡算良田,一甲地收成約有九千多台斤,扣掉濕穀哄乾完剩下八千台斤左右,政府收購保證價格只有二千五百台斤左右,價錢約百斤1500元上下,其他剩下的賣糧商,一百台斤只有1300左右,大家自己算一下,這種收益,滑算嗎?不是年輕人不願意種田,是種田收益跟本無法滿足生活所需好不好
如果農地開工廠不知道有沒有甚麼優點?農用的電價和水價怎麼計算? 我知道有人一塊農地卻分開持有, 然後申請多個電表來開工廠, 這個做法的用意是可以省電費嗎?joe10588 wrote:真的靠種稻子能過生活...(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