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7:08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經濟部技術處代理處長羅達生今日在「高階影像醫材五力全開、領航產業醫耀全球」記者會上宣佈,將投入逾20億元新台幣,打造下一個兆元產業,在2020年將醫材產值推升到2000億元,未來將持續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整合創新聚落發展、鏈結國際市場資源,建構台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
隨著全球人口邁入高齡化,老化與慢性病的醫療照護需求持續提升,也驅動全球醫材市場持續成長;其中,醫用超音波、數位X光與核磁共振等高階影像醫材,占全球影像醫材市場六成以上。經濟部已提供多元資源串聯產業界、研究機構及臨床醫療端,協助產業界形成策略夥伴關係、累積技術自主化能力;目前已建構出高階影像醫材產業上下游產業鏈,累積117家技轉、182家廠商投資,目前總投資金額達37.86億元,帶動相關產值達318億元新台幣,成果豐碩。
今天在「高階影像醫材五力全開、領航產業醫耀全球」記者會上,也同時發表「輕、快、準、多、美」五大領域共十八項技術,展現經濟部在「輕型可攜式檢測」、「高階即時影像」、「精準診斷」、「多功能整合監控」及「民生醫美領域」等能量,並整合業界從組件到系統端的研發、自主化能力。其中,工研院與振磬科技結合掃描機構硬體與3D超音波影像重建顯示軟體技術,共同研發出「自動3D乳房超音波掃描系統」,婦女只要輕鬆趴著就可在一分鐘內精準將乳房結構完整掃描成像,並提供剖面圖與影像圖,讓乳癌篩檢變得出乎意料輕鬆簡單。
目前高階影像醫材業者已具備關鍵模組自主化能力,並為台灣高階影像醫材產業打下紮實的地基,未來經濟部將持續配合行政院「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以「完善生態體系」、「整合創新聚落」、「連結國際市場資源」、「推動特色重點產業」四大行動方向,除了推動新竹生醫園區新創公司進行創新醫材研發,形成高階醫材研發聚落;也將搭配中南部精密機械產業優勢能量,帶動微創醫材、智慧輔具、牙材、骨材、植入醫材之特色生技聚落之創新與國際化,建構台灣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領航產業鏈結全球商機。
偏向硬體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