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十二年國教座談會』立委徐欣瑩與議長陳見賢邀您一起來關心

4/14這個星期日下午兩點在竹東高中有第二場的座談會
以下是報名跟提出意見的網址.
請各位新竹縣民能夠踴躍參加,
對於第一次有提出的問題,也希望這一次可以得到答案。
或者在網站上留言,請教育部的官員在出席時一併給答案,
而不要在現場才又回去慢慢討論。
這樣慢慢討論永遠只會是討論,不會有具體的作為。



十二年國教座談會--溪南場

不用回覆 wrote:
從前教育部長時期至今...(恕刪)

以下是新竹縣各國中的學生人數
新竹縣各國中人數

偏遠的學校未必是資源少的學校,
頂多只能說是生活較為不便利,但學校本身的資源是足夠的話,靠近市區的學校未必會勝過這些偏遠學校。
以竹北的六家國中跟員東國中來說學生人數比鳳岡、寶山甚至尖石國中跟富光國中人數來的少,
當然這應該跟這兩間學校的作為有所關係,
但難道因為這樣,後面還在這兩間學校就讀的學生就該被拖累嗎?!
如果以學區來說,這兩間學校的學生絕對不會如此,但教育給的資源幾乎都是用學生數來算。
這兩間位在市區邊緣的學校,卻得不到像偏遠學校一樣的關懷,
這也是拜教育部規定不得能力分班所造成。
學生的家長才不會乖乖買單,有能力的早就遷戶籍到較好的學校去了,
不然現代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孟母孟父』呢!
芎林國中跟富光國中屬於差不多類型,都屬於是市區邊的小山坡學校,
但卻不同命,如果家長不反映的話,教育部會去瞭解嗎?
橫山國中雖然位處於橫山的市區邊,但人數卻不到100人,
比同為橫山鄉的華山國中還要少人,所以不算偏遠嗎?!

對於義工服務也想過幾種條件,不曉得各位的看法是誰應該被加分呢?
1.家境不錯,有時間去當義工
2.家境不錯,但因為家裡是做生意的,所以想在家裡幫忙,也可以培養家庭關係
3.家境不錯,但時間都花在唸書
4.家境不錯,但時間都花在打電動跟玩樂

5.家境不好,但為了能夠加分,跑去當義工
6.家境不好,但為了幫忙分擔家計,所以去打工或是幫忙家裡工作
7.家境不好,但時間都花在唸書,所以沒時間去當義工
8.家境不好,但時間都花在打電動跟玩樂

以上一位學生至少會有以上8種情形,甚至有其他情形。
這樣評審委員如何去一一正確的去判斷出來呢?
所以還是希望各位家長或是未來的家長要踴躍說出你們的想法。


hayato567 wrote:
這樣評審委員如何去一一正確的去判斷出來呢?...

評委當然不可能正確判斷,
正所以要「多元入學」.
某些人A領域較強,某些學生B項目突出.....

重點還是:何以只有考試成績優良的學生才值得關愛?
前天星期五有打電話詢問過立委辦公室對於這場說明會的參加人數跟停車問題。
有填寫參加的回文已經超過300多封了,
這表示如果這300多封的報名人都有參加的話,至少現場超過300多位,
因為有些可能會兩三個人一起來,另外還有其他沒有沒有回覆的人,
看起來還是有很多人關心國教,
當然參加的目的多少也是為了爭取對於各位有益的方式才出席,
所以如果沒有出席表示意見的人,對自身權益受損的話,
這只能啞巴吃黃蓮了。

停車問題的話,雖然竹東高中校內有停車場,
但車位有限,我也曾建議是否可以緊急徵召隔壁竹東國小作為臨時停車場,
但辦公室的人員似乎沒有打算這樣做,可能覺得沒必要吧。
因為明天的天氣也不算穩定,我想開車的人應該不少,
所以為了避免塞車停車問題,
還是建議附近的民眾或是可以坐公車就到會場的民眾可以多搭乘大眾運輸或是騎車就好。
畢竟竹東市區道路幾乎都只有兩線道。
無法跟竹北四線甚至六線相比。
以下是竹竹苗12年國教的Q&A
Q&A
其中第六頁到第八頁是分數的計算跟超額比序的敘述,
超額比序就是指當同分時要如何判斷誰優先錄取該學校.

就進入學的部分是佔均衡發展的35分計算當中的5分.
何謂就近入學呢?
就以竹竹苗來說,就算是同一個學區,可以得5分,非竹竹苗的學生,就算是跨區,這樣是得0分.
換言之,不管學生是住在關埔,竹北還是高鐵特區或是五峰,尖石或是泰安來說,
其實想要唸實驗中學或是新竹中學都一樣屬於就近入學,可以得5分.
但五峰,尖石或是泰安跟其他國中,只要被歸類在偏遠鄉鎮國中就可以另外得5分,
這樣就等於拿了滿分100分中的10分了.
這個偏遠鄉鎮如何去定義呢?
6樓的版友有說明,但這是教育部暫定的,新竹縣教育處跟教育部這邊其實不同調,
今天開座談會的時候,有看到教育處跟教育部的人有在吵這一問題.
所以這個地方還算是未定.
當然有些家長不會為了這5分而去讓孩子冒險去讀被定義為的偏遠學校,
但當發生同分時,要比序的時候,這或許就有差了.
比序的優先順序是
1.各項的加總總分,即滿分100分
2.均衡發展總積分,滿分30分
3.扶助弱勢分數,5分或是0分
4.志願序,按志願1~15比序
5.多元學習表現,滿分40分
...
發生同分又想讀同一所學校的情形很容易發生.
當偏遠國中在這邊勝出的話,竹北或是新竹市很多人想要就進入學可能就不像當初想的一樣了.
如何去定義偏鄉國中呢?
我這邊的有個構想是只要學生數低於500人,就應該屬於偏遠鄉鎮國中.
因為查不到苗栗的學生人數,所以還不曉得情形.
對新竹縣市來說學生人數低於500人的學校其地理位置都屬於不靠近市區.
其中新竹縣的話,就可以新增加中正,橫山,芎林,員東,還有六家以下這5所國中.
中正國中在湖口工業區內,但我想應該有些家長會簽戶籍到忠孝國中.
員東雖然學區內的人口數有1萬9千多人,但很多家長還是一樣簽戶籍到竹東或自強.
六家也是一樣的.但我還蠻想看到當六家國中也被歸類在偏遠鄉鎮的國中的話,
這樣是否會多增加一些學生人數,避免一堆竹北的家長在吵沒國中可以唸?
雖然會買在竹北的人,不是為了唸高中而去買在這附近,但對竹北地區的高中學校來說還是偏少的.
多元化學習比序只排在第五位,所以不一定會勝出.
對於六家國中要變成完全中學來說,目前連新校舍的發包都還沒開始,我想對103年要實施12年國教來說,
可能又是一場空談.
對於現在少子化來說,與其花錢去蓋學校大樓這些硬體設施,還不如花在培養學生的軟實力來的重要.

日前看到竹竹苗公佈的12年國教偏遠學校有哪些學校,
竹竹苗偏遠學校
大部分跟6樓所敘述的一樣,
但新竹市的部分都認定為非偏遠學校,
所以新竹市所有的國中都沒有一所可以加分.
其實這對內湖,富禮,跟南華不公平.

所以我寫信給縣府建議是否可以學校總人數來做分級加分
國中學生人數
低於150人的學校可以在此項加5分
151~250人的學校加4分
251~350人的學校加3分
351~450人的學校加2分
451~550人的學校加1分
另外,因為12年國教明年就要上路了,希望只要就讀兩個學期以上的偏遠學校,
就可以符合上述的加分.
希望此做法既可以幫助偏遠國中的學生,也可以減少學生跨區就讀的現象.
避免造成學生一窩風去擠較熱門的學校.
還有中低收入的學子可以直接加5分,也希望能改成加3分,
但可以與就讀的偏遠程度做相加,滿分還是5分.
原因在於就讀熱門學校的中低收入戶學生不一定會比就讀偏遠學校的非中低收入戶學生要弱勢.

但縣府給我的回覆如下:
覆文如下:您好:
謝謝您的建議,台端所陳情事,本府答覆如下:
縮短城鄉差距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目標之一,期待藉由入學方式的改變成就每個孩子。台端所提有關本縣「偏遠鄉鎮國中」之認定問題,是依本府100年3月18日發布之「新竹縣國民中小學學校類型區分原則」所定。其標準為縣內學校校址位於尖石鄉或五峰鄉,以及位處偏遠交通狀況不便且班級數在9班以下,惟仍需陳報教育部核定。
因此,依上述條件者,本府將逐年依本縣原則重新檢視偏遠學校名單之適切性,保障學生權益。

照上述位處偏遠且學生且班級數在9班以下這個定義的話,不曉得竹北六家國中,竹東員東國中,關西富光國中,北埔北埔國中以上這些國中剛好都是9班以下,交通狀況能算是不便,但附近也都有客運經過,這怎麼判定呢?!好想看看如果六家國中被認定為偏遠學校,因此加分的話,不曉得學生就讀的情形又會變的如何,真想拭目以待.

另外原本竹北鳳岡國中跟寶山寶山國中將不符合低於九班的條件,所以會變成非偏遠學校了.看來又有的吵.

感謝H大提供的資訊
您真是相當熱心

hayato567 wrote:
以下是竹竹苗12年國教的Q&A
Q&A
其中第六頁到第八頁是分數的計算跟超額比序的敘述,
超額比序就是指當同分時要如何判斷誰優先錄取該學校.
雞婆的我,又繼續詢問新竹縣如何定義偏遠國中學校,得到的答案如下回函.
我要的答案只是要告訴我哪些學校是偏遠,哪些不是.
就是這樣簡單.
但縣府的回答總是打哈哈的官僚式回覆.
教育處的官員好像是不關緊的樣子.
這叫學生家長如何去選擇就讀學校.
如果沒有加分的話,家長一定會想辦法遷戶籍去讀資源較多的學校.


縣政府於2013/5/19 下午 10:50:00收到您的信函

標題:新竹縣縣民信箱回覆:關於12年國教偏遠國中加分問題(續)
內文:dear sir:日前詢問關於12年國教偏遠國中加分問題,得的到回覆是偏遠學校的標準為縣內學校校址位於尖石鄉或五峰鄉,以及位處偏遠交通狀況不便且班級數在9班以下,惟仍需陳報教育部核定。因此,依上述條件者,本府將逐年依本縣原則重新檢視偏遠學校名單之適切性,保障學生權益。我想請問照上述位處偏遠且學生且班級數在9班以下這個定義的話,不曉得竹北六家國中,竹東員東國中,關西富光國中,北埔北埔國中以上這些國中剛好都是9班以下,交通狀況能算是不便,但附近也都有客運經過,這怎麼判定呢?請問上述這四所學校都將被判定為偏遠學校嗎?另外,原本竹北鳳岡國中跟寶山寶山國中原本屬於偏遠學校,如果依照低於班的版條件的話,將不符合低於九班的條件,所以會變成非偏遠學校嗎?thanks a lot.
---------------------------------------------------------------------------------------------------------------------------------------------
覆文如下:您好:
謝謝您的建議,台端所陳一事,本府答覆如下:
感謝台端對於本縣偏遠學校及弱勢學生議題的關注。台端所列學校名單已有部分屬於本縣偏遠學校名單,另外有關本府100年3月18日發布之「新竹縣國民中小學學校類型區分原則」其標準,本縣亦重新檢視並考量其標準之具體性,再行重新檢視偏遠學校名單之適切性,保障學生權益。

敬祝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新竹縣政府敬覆


我又去查了「新竹縣國民中小學學校類型區分原則」

一、新竹縣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合理劃分國民中小學學校類型,健全學校
運作,並審酌本縣各校實際狀況及需求,訂定本原則。

二、本府依學校交通狀況、所處地理環境、學校規模及各校實際狀況與需求,
將本府所屬國民中小學區分為特殊偏遠地區學校、偏遠地區學校、一般
地區學校等3種類型,其區分原則如下:

(一)特殊偏遠地區學校:校址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或五峰鄉且無客運班車或學校
至客運車牌需步行4公里以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校址距離新竹縣政府50公里以上;
2、校址位於海拔500公尺以上;
3、學校有連續山路10公里以上。

(二)偏遠地區學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校址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或五峰鄉;
2、學校地域位處偏遠、交通狀況不便且班級數在9班(含)以下者。
3、經本府核定屬教育優先發展地區之學校。

(三)未符合上列特殊偏遠地區及偏遠地區類型條件之學校為一般地區學校。

三、情況特殊學校得以專案方式申請調整類型。


hayato567 wrote:
4/14這個星期日下...(恕刪)
剛剛看了整個 Q&A,整個想法如下:

(我女兒升小六,目前暫時規劃是私立中學,為何會這樣容我稍後說明)

看了超額比序的評分項目,整個看了一下,假設我的孩子要報前三志願高中:

1.在均衡發展的部分,總分35分,但只採計30分:

1)扶助弱勢: 5分
2)就近入學: 5分 (在竹苗區內就讀,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這分數)
3)志願序: 前三志願 10分 (假設要報前三志願高中,男生竹中...女生竹女..等) 那這10分可拿
4)均衡學習:體健、藝文、綜合三項領域採計個學期加總平均分數達60分以上者換算,三科皆大於60分者 15分;2科 10分;1科 5分。我的想法是,訂一個60分的標準,到時實際操作只要孩子不要太離譜,要低於60分實在很難,所以這個項目一般小孩應該15分可取得。

這樣,如果沒有弱勢,那總分30分;有若勢總分35分,那也只採計30分。(所以這裡對弱勢其實有陷阱)
事實上,這30分很好拿。

2.多元學習:總分52分,採計40分。

1)無獎懲紀錄:功過相抵及銷過後無懲罰紀錄,10分。一般的孩子可得到10分。
2)出缺席情形:每學期2分,最多12分。這個控制在我,假設12分可得。(我個人國中也沒請假過,雖然現在跟以前不能比)
(**)3)功過相抵後之獎勵:大功每次4.5分;小功每次1.5分;嘉獎每次0.5分。最高採計20分。
個人認為這一項在比序時至為關鍵。
4)服務學習:參加校內外服務,每一學期每滿3個小時1分,每學期最多2分,5個學期最多10分。
如果要硬做,我認為這個項目可以得滿分,但當然家長要叮一下。10分。

綜合 1.在均衡發展 及 2.多元學習 的部分,總分70分,我想大部分的孩子如果沒有記功,要拿到62分其實很容易,如果真的有記功,則會超過62分,雖然記功只有8分的空間,但這8分恐怕至為關鍵,所以記功的部分在這兩項評比裡佔了很大的決定性因素,

至於怎樣才能記功??? 這裡面就充滿玩味~~

最後,大家一定會猛拚教育會考

3.教育會考:精熟每科6分,基礎每科4分,待加強每科2分。共5科,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會考其實分的級數也太粗糙,會造成同分的很多。只分三個級數,表示考試前 1/3 的孩子都可以拿6分,另外中間 1/3 拿4分,最後 1/3 拿2 分,我只能說,最後考試結果,拚升學的要拿滿分其實不是難事。


============================

假設當接近 1/3 的孩子在教育會考都拿到滿分 (30分)(請原諒我比較粗糙的估算,因為我的假設在孩子是要去搶前三志願的學校 成績理論上應該有一定水平),要去搶可能不到 5% 的前三志願時,我們回到 2.多元學習裡的 記功 的分數,就凸顯多麼重要,但要怎樣才能記功? 學校要怎樣才能給孩子舞台表現使孩子可以記功? 這裡頭到時會充滿玩味。

===========================

最後 私立國中會大家搶著念,只要你接受他的學費。公立國中裡,由於學校差異性很大,有的學校可能會給孩子舞台去做服務,有的學校可能不會;有的學校縱使有服務的供給,但大家搶的情況下,家長變得要時時注意;有的學校可能會給孩子有記功的機會,但大部分學校則不會~家長要自己培養孩子的技能去參加比賽~

但我想的是,這些關鍵分數,很有可能變成私立國中的價值,因為這個不用考試,可能透過安排舞台給孩子,就可以幫孩子得到不少分數了,~

免試升學的超額比序對比較傾向升學的孩子(成績比較好的)屆時一定會有些亂象出來,但特色招生可能最終才是孩子該拚的。

==========================

有些地方沒有深思過,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來補強
以下是SmileStone對於竹東地區以及竹東高中在12年國教下的分析.
===================================================================
在不考慮特色招生之下

1.12年國教的規則下,竹東高中沒有義務也沒有權力優先收附近地區的孩子。
大家還是依據比序來分發。

2.為甚麼我會說,未來期望看到更多比較優秀的學生留在竹東呢?

1)在以前聯招或是基測的制度下,成績好的一定是到竹中 竹女 竹北高中等
竹東高中可能列在第三 或第四志願 依據成績分發(抱歉 我沒列實驗)

2)但在12年國教之下,大家依據比序分發,比序滿分都還不能保證上第一志願
(當然您必須去整個了解比序分數怎麼來)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在竹東人很多人的看法裡 其實竹北高中跟竹東高中差不多
(但新竹高中或竹女比竹東高中好是事實),在這樣的看法下,在考量車程
在以前制度下可能會去竹中、竹女、竹北高中念的孩子將有部分的比例會在竹東
高中,這是我所樂見的,另外,由於竹東高中在未來以繁星計畫升學時,
也比竹女、新竹高中有優勢,所以更能有吸引力讓當地孩子入學。
再加上其實近幾年竹東高中真的有在用心辦學,我才比較樂觀看待
我比較擔心的是高中教育資源的不足

至於你會不會說 成績好的學生不能到最好的高中會不會到時被影響帶壞或是成績進步?
我認為這便是教育部要打破的現象,也是後續要做的重要工程,但竹東高中我近幾年觀
察,還不錯。當然,循環需要時間,我寧願去期待好的循環出現

3)至於您說的家庭背景這些因素,我可以坦白告訴您,其實您想太多,真正會這樣
的家長不能說沒有,但其實極少數,其實您也不要小看竹東人,園區滿多公司的
背後金主都在竹東,竹東的人口是滿多樣性但融合性很高。真正會想太多的人家
幼稚園或國小就遷出了,不會等到高中

4)很多人反對12年國教,尤其是那些升學名校;還有更多人反對12年國教是因為不了解。
包括我個人,畢竟這個變革有點打破原本升學模式下的型態,但我想的是既成的事實,
如果規則是這樣玩,我們就在這個規則之下去選擇我們自己認為有利的那的部分。當
整個去了解熟悉然後再把升大學管道併進來看的時候,或許反對的力量就不會那麼大。

5)我對12年國教的看法是,久了以後未來的高中可能都會變成區域高中,而且可能都會
是大型的高中,而職校可能被高中合併,當政府又要發展升學以及職業技術兼顧的情
型下,可能原本升學主導的高中,最後會劃分另一條朝職業訓練的系統
例如,到高二再去細分學生的志願一次,是要升學還是就業。當然你會問 要就業的為
甚麼不要一開始就選職業學校就好了,我認為在國中升高中的情況下,會主動去選
職校的機會其實相對低(不可能那麼快覺悟),但當高中一年過去,再去選填一次 要
他再去選填志願其實相對的覺悟的機會會比較高。當然 這是我一廂情願的看法
==================================================================

您也分析過12年國教的分數計算,
在竹竹苗這麼多學生的兢爭之下,分數並不是0~100分.
至少會是20~100分甚至30~100分去排序這些學生.
超額排序又以均衡發展總分最高勝出,均衡發展同分時,又會以扶助弱勢5分勝出.
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下,對於橫山 北埔 峨嵋 尖石 五峰 這些鄉的國中較為有利.
但剛才的新聞有說到政院傾向12年國教高中部分排富,但高職部分不排富.
這或許又增加了一些變數.我的看法是在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之下,
這些較為弱勢的學生或許會選擇高職而沒有選擇高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