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竹尖石再震, 新竹斷層即將活動的前兆?


ludi01 wrote:
6/13 兩次淺層地...(恕刪)


看了後續那麼多網友的查證,真的發現最先 PO 文的人是危恐天下不亂,來亂的。
竹北人真該死,房子多到讓我看得礙眼.本來想用尖石的地震震垮你們竹北的房子,但沒用.現在看我用新竹的斷層來解決你們...這招就是傳說中的"隔山打牛".
新竹斷層在芎林與新層斷層連結, 過去資訊以經過竹北接關埔區與新竹市的 9 公里分支為新竹斷層, 但其真正源頭在尖石鄉附近, 與 1953 年關刀山大地震有關!

=============================================================
聯合報 2010-09-23

【聯合報 2010/09/22 】學校下方斷層「蓄勢待發」是什麼感覺?全世界或許清華大學學生最冷靜。

大名鼎鼎的「新竹斷層」將屆能量釋放周期,清華大學教授王俊秀說,近期新竹地區可能發生大地震;但地震沒辦法預防,只能發展「七十二小時黃金自救包」。

這條蟄伏地底、橫跨新竹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十多所學校的「新竹斷層」,正是造成一九五三年「關山刀大地震」的元兇,這場地震的死亡人數是九二一大地震人數的一倍半,規模北至新竹、南至台中。

王俊秀昨日參加立法院一場公聽會時解釋,所謂「自救包」其實是因應地震的「七十二小時黃金自救期」發展而來,災後七十二小時內必須靠有計畫地苦撐,等待救援。

順應眼前可能無法避免的地震,清大以課程引導各系所學生發展「七十二小時黃金自救包」的內容物,如危急時方便攜帶的飲水、食物、照明、求救工具等,中文系學生還發展出供七十二小時裡聽的激勵求生意志話語,以及可預錄遺囑的錄音筆。
===============================================================


ludi01 wrote:
6/13 兩次淺層地...(恕刪)


不要講外行話
你有列入座標看圖嗎?
尖石那一帶不是新竹斷層..
只是一些小斷層跟溫泉露頭...

三天六起
只有第一起不是在鳥嘴山..
其他的都是在鳥嘴山附近


土城加藤鷹

isohera wrote:
不要講外行話你有列入...(恕刪)


你指的是在座標上 3~5 公里左右的差距嗎?
地質上這個差距算是在同一區內.
基本上,地震是很難預估的,不管用什麼資料,要做到微地形的地震預測,是不可能的。

不管你拿再多的資料,要判斷地震斷層發生的"高峰期",都一樣不可能。

在台灣這種一年三千多次地震,一天10次以上輕微有感地震的地方,隨便拿個飛鏢射一下,都可能射中地震發生,所以要有意義的預估地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寫說"進入活動區間",基本上這個詞在地震學上沒有啥意義,命中的機率跟妳吃飯時吃到蟑螂的機率差不多,純粹是人品問題。

此外,寫這個文章的意義何在?地震非但無法用統計學推測好發性,更沒有預估性,斷層地區好發狀況多是沒錯,但不等於斷層地區的地震危險性就比較高,歷史上,許多沒有斷層的地區曾經發生過驚天動地的大地震。

台灣是地震帶上,地震多是事實,但也因為地震多,應該預防的動作在於建築物興建、以及逃生準備上,而不是在這邊寫一些沒有根據的猜測。
這樣房價會跌嗎?

來個臺北盆地地底有千年沼氣,於2112、11、11將大量洩出,人民將無一倖免!


ludi01 wrote : 6/13 兩次淺層地震, 震央都在新竹縣尖石, 各是 4.X
這裡是位於新竹斷層的源頭,
新竹斷層沿頭前溪經竹北高鐵橋往新竹市通過光復中學進入十八尖山,
新竹斷層在靠近新竹高鐵站中正橋芎林出口處連接另一條新城斷層,
新城斷層在中正橋附近跨過頭前溪經過工研院往寶山延伸...

以地質特性而言, 新城斷層較新竹斷層不穩定, 但是新竹斷層橫跨區域較廣,
其中斷層上盤處在南 (科學園區), 下盤處在北 (竹北二三期與高鐵區),
竹北地區地勢低窪其實驗證新竹斷層過去活動的存在, 因其所在位置過去即為斷層底部,
再經由河床淤沙沖積而成, 地質較為鬆軟... 此處高樓建築應該要妥善評估.
而頭前溪以南包括頭重埔,寶山,十八尖山等地勢較高應為逆斷層壟起處.

根據歷史推估, 新竹斷層的確在近期將進入再次活動的頻率區間...

...(恕刪)
adatuwu0826 wrote :

ludi01 wrote:
6/13 兩次淺層地...(恕刪)



看了後續那麼多網友的查證,真的發現最先 PO 文的人是危恐天下不亂,來亂的。...(恕刪)

我比較擔心都不怎麼震的桃園台北
明明就有斷層卻沒什麼釋放能量
這樣才恐怖
台灣老闆認為設計師不值錢,所以他們產品設計就不值錢

tdbigman wrote:
基本上,地震是很難預...(恕刪)


世界各國都投入大量資源作為地震預測, 請勿亂下斷言! 地震預測不是不可能,
否則各國地震研究中心都要裁撤?
地震預測是地理學上重要問題, 怎可斷言是人品問題?

大區域地震可能有其週期性, 這是統計結果, 雖然無法精準算出精確日期,
但是有跡可循, 跟地底熱力, 岩石張力的震盪, 與釋放能量大小有關,
看過 gyser 嗎? 相信你應該沒親眼看過, 所以不相信大自然的週期性!
許多 gyser 的噴發時間還能被精準掌握到分鐘等級.

人們除了服從大自然所給的畏懼外,當然要盡可能去掌握蛛絲馬跡, 方能趨吉避凶,
科學重要發現的第一步往往要先從有根據的"猜測"開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