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購屋者的心態


喜歡有客變的快感+不想給投資課賺,所以我應該會選B案吧

但如果都不能客變了其他客觀條件也差不多,沒理由不選便宜一點的A案。


豐島 wrote:
Dear All ,...(恕刪)


豐島兄:

在下考慮的點有三個:
1、第一優先選較有未來發展性的
2、第二優先選主觀較喜歡的
3、第三優先選建商口碑較好的

若以上三項皆平手,就選較便宜的
我不會管錢被誰賺走,被投客賺跟建商賺都一樣

豐島 wrote:
Dear All ,...(恕刪)


理性決策才是成年人該有氣度

為了不爽某個人而偏偏要跟他做對

造成自己多付出不必要的成本....

他是小學生嗎?

太幼稚了吧
我想豐島大提出的問題的點在於是否「寧可買貴也不要給投資客賺」

不過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
同一建案,有投資客比較早期買的,當時建商還在銷~
結果投資客就一口咬定建商的價錢至少要多少,就請房仲來跟我談
但他可能沒想到建商也可能故意跟他說了一個比較高的價格(建商OS:我怎麼可能讓你搶走我的客戶)
一直到我把建商給我的價格亮出來給房仲看才比較鬆口

我也大概可以推測出投資客的成本,最後我開了一個他的成本價和建商開給我的可成交價(註)的中間值去談
這個價錢當然跟投資客的"理想"差很遠(大概是八折多一點),投資客不放..

中間過程我就跳過,最後是沒交易成,我把斡旋金拿回來之後跟房仲說了一個數字
我說"超過這個數字我寧可跟建商買",但是我相信賣方不會接受這個價格

因為不會有兩個物件是完全的一樣的,就算是條件完全一樣,跟投資客買和直接和建商買,貸款條件恐怕也不會一樣,買第二手一般貸款就要自己找?跟建商買多半可以和配合的銀行貸款,條件上一般來說會比較好。另外不曉得像是預售屋用換約的方式買,貸款的條件是否會受到前一手買方的影響?

另外因為該投資客的物件雖說已經是我鎖定的建案,但條件上還是有我比較不喜歡的點,也因為這個點,也會影響我的出價。

基本上是不會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啦,但還是有其他條件要一起考量就是了。

(註)因為物件只有一個,所謂建商的可成交價是參考一個條件更優(樓層更高)的物件然後用建商的"價格公式"推算的

1、我會考慮預售可不可以設變的問題。>挑新建案
2、當然也考慮可以看到房屋現況(但是在建設的過程與狀況卻來不及看了),所以還是偏向可以看到建造過程的新預售建案。>挑新建案
3、即使是兩個很接近的物件,總還是有一些方位小細節的地方,如果新的預售建案有這些可以挑選的話。>挑新建案
4、在撐一下,說不定明年房市就下來,所以先下訂,待總統大選的結果,如果房市大跌,就退訂。>挑新建案
根據版主的假定, 問題癥結在於 "不爽給投資客賺"

這是個值得認真討論的好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
(1)代銷不也是投資客? => 只是因為臺灣的房屋銷售型態,所以大部份人認為代銷不是投資客
(2)投資也是一種專業 => "只是提供換約服務" 此言差已!最基本的投資客就比你 "有專業" 及 "有遠 見",懂得先行買進標的物.不同意?那想想你的薪水為什麼應該年年調升?比別人早入公司,代表你早 "投資",然後做一樣的事,一年過了,視調薪為理所當然,理由是 "你變更專業了"

買東西,當然那邊便宜那邊買(如果都一樣),幹什麼管是不是投資課.因為知道底價,所以寧願買貴,這是個奇怪的邏輯
如條件都如您所述

我會選B

原因如下

1.B案至少比A案晚一年交屋,但現在的價格只與A案差一萬多,以現在這瘋狂的市道,到時候隨便都比A案多個十萬八萬的....

2.現在如跟A案的投客購買是為換約,我是不怕被投資客賺啦,但換約價差的部分都要付現金,40坪就要120萬了,120萬用來買B案可以撐好一陣子了說...

就醬~
喜歡跟錢過不去 我沒什麼意見

建商跟投資客其實沒啥兩樣...XD
w220789 wrote:
如條件都如您所述我會...(恕刪)



想問W大(w220789), 為何是40坪就120萬, 轉手平均是每坪賺三萬嗎? X D


sorry,現在看到案例是跟當初投資者買的差三萬了

剛沒看到

thank you.


我的選擇很簡單,便宜的就是了~
如果各方條件都一樣~

因為我不想變成房價疊高的幫兇,投資客跟建商都一樣,都為了賺錢~
如果投資客發現建商開的新案比他高都還賣得掉,除非他有週轉資金的需求,沒理由他不墊高價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