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chung wrote:
哈哈 我買的是便宜貨...(恕刪)
小弟是在版上問大家的意見...嘿嘿
不過看到David大說自己買的是"便宜貨"
我個人就忍不住想回一下
David大買的可是新竹地區公認最好建商的案子耶
如果這樣都說是便宜貨
那其他人的不都是山寨貨了...
David大還是別謙虛的好呢, 想當初我也很認真考慮你們家的案子呢
David大既然又提到宏觀大器
我又忍不住想談一下這個我做了最多功課的案子
八月David大去看時,應該還是跟舊代銷看的吧
現在新代銷據說就是當初賣"三上家天下"的同一批代銷
這個代銷接手之後, 價格應該有調漲不少
所以現在看宏觀只能用新價來談
至於大炁據我所知價格一向是和宏觀連動的
(不同時期看兩個案子, 資訊就會有點不夠準確)
因為我曾經在同一個周末跑了這兩個案子
大炁代銷還曾經跟我嗆了一句話
"我們不可能有20萬以下的, 如果宏觀能給你20萬以下的, 建議你趕快去買, 肯定賺大錢"
當時的確宏觀應該可以買在20萬以下, 當時沒入手, 也有些後悔就是~~~
因為我現在下訂的是2X萬(4<X<6)...預算破表, 所以也有點擔心自己會不會當最後一隻老鼠...
其時我發現大炁和宏觀的價差同樓層一直就抓在每坪2-3萬之間
這次宏觀調價,我就不清楚大炁有沒有跟著一起調了, 因為沒去問
大炁的最小坪數又差不多是宏觀大器的最大坪數
所以一來一回, 要買大炁是要比宏觀準備更多的銀子了
PS: 我在第一篇中有問一個問題, 還是希望有大大能幫忙解答一下
如果目前高鐵局的那塊地標出45萬/P, 那最有可能未來大樓一坪要賣多少呢
之前有一個代銷跟我說, 就是把45萬除以2就是建商要賣的價格了, 是這樣嗎?
且通常會跟一開始代銷跟你說的"底價" 又有一大段落差
有其是在景氣反轉之初 代銷通常都要對買方營造更大的恐慌 來嚇買方趕緊下單
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大幅拉高開價 然後再慢慢觀察你是否真的要買 真的要買的時候 才慢慢降
當她還沒覺得你真的要下單了 就先給高價 讓你在恐慌中 慢慢玩你
宏觀代銷 經常打電話來 感覺應該賣不好 之前去談的價錢 低於20不少啊
就算現在換代銷 不過換個銷售手段 買氣跟景氣 才是真正決定價錢的因素
其實也不只是豐藝啦 現在一堆建商都是這樣玩 反而是早期竹北的這些在地建商比較沒有這些手段
坤山 椰林 昌意 基本上 開價跟成交價 落差不大 會不會談 差沒多少
有些建案 不好好談 恐怕是賠好幾台進口車喔 若你是買大坪數的話
比如 豐X一第 開價40. 成交價折扣高到嚇人 若你以為談到七折很厲害 賺很大了 那你真的是被賺很大
那個英國百貨公司建案 小弟去談過一次 大概代銷覺得我去看好玩的 就算六成自備款 還要28/p
但朋友去 談到下單了 才24/p 還是看公園的高樓層 (>15F)
哈洛德若自住 可以考慮買 因為他的公設比較低 沒有雨遮坪數 所以主建物比例>66%
比起現在一般建案 主建物比例55%~60% (扣完工設 跟陽台 雨遮後的比例)
哈洛德你真正可以住的比例 同樣權狀下 至少比其他建案多十幾%
所以雖24/p偏高 但換算主建物單價 會發現比很多21~22/p的建案 還要划算
且這地點有不可取代性 長線置產 是很好的地點選擇
Anyway, 只是想提醒 景氣下滑且國際經濟狀況不好 熱錢退出台灣 已經是事實
大陸炒房最兇的溫州幫都快垮了 大陸現在的狀況 台商在大陸很多也是受傷不少
前幾天新聞 連英業達的葉國一前進房市 都套牢兩百億了
很多人說 台灣人口袋深不見底的有錢人很多 都不怕套的 我想比葉國一有錢的也沒多少個吧
他都會被套到快嘎不過來 那些半桶水的投資客 建商 也好不到哪
這種氛圍下 建商現在只想拼最後一波 拼命拉高開價是慣用手法
成交價殺低低也是最後結果 別自己嚇自己 沒好好談就中了建商圈套了
P.S. 保加 劉金 也是開高高 成交價<20, 頂多8x坪面帶狀公園的>20
海德公園 新業XX 也是開高高約30 成交往20這端靠
德鑫A+7 也不惶多讓
僅供參考 現在去談價錢 除非遇到佛心的業務 否則沒去大戰幾回 怎麼會亮出底牌呢
更別讓自己當盤子 然後讓代銷從你身上有些盈餘挪給更會談價錢的人唷
最近碰到一個建商在整合土地,原來有個幾百坪,但因容積率的關係不能蓋那麼高,要找旁邊的再來湊坪數,沒想到地主獅子大開口要70萬,所以建商能賣多少呢?
板上的言論多是要建商仲介快快倒,賠錢殺出,少子化,竹科的潘子一堆.....等等,其實不是只有竹科有潘子,台元也有潘子,也有台北來的,或原地土賣地突然來的七八千萬甚至上億的,那他也不知道要怎麼花,所以又去買你所謂的潘子價25w/p來著了,這個地區會不會跌,跟竹科景氣也沒太大的關係,誰要賠錢賣,會看1500萬以上的房子,難道真只有100萬的頭期款嗎?等資遣被法拍嗎? 姑且不要論手上有千萬的有多少,但是會去看這80坪以上,25w/p的,不會是你我這種等房價掉下來的人.我在竹北住了20年,也樂見竹北漸漸起來的工作機會,竹北慢慢的也不會只有靠竹科撐,綠能園區,生醫園區,印度村,台元,飛利浦已規劃到重劃10區,所以各位也可以慢慢在拉回一期甚至竹北以西的華興地方,原飛利浦廠,那遲早會開發的.我認為生醫其實有在動了,現在附近可進場,等到生醫真的全動了,那又輪不到你了.
有千萬現金的人比比皆是,但薪資不到3w/月的人也很多,不管十年來薪水有沒有漲,但現實是錢變小了也無力了,一千元出門一下就花光了,我全家四人到台北動物園玩一趟加訪友買個水果,花了2000多元,但我四人沒開車坐火車,更好笑的是我不是在竹北搭自強號,更不是高鐵,我搭的是電聯車,四個人車票就花了800多,捷運來來去去的,錢真的是好小又難賺,小到隨便一間房要上七百萬了.爾後假日還是多睡覺不要到處跑.
不用期待少子化,縱使少子化也是有錢人好幾間,等大家的小孩長大出門工作,也通通都是人手一間,我也是打算自己留一間,兩個女兒一人給一間,你不是這樣嗎? 現在一家有四部車的家庭多的是,以後就是一家有兩三棟房子.不會有人嫌房子車子太多要便宜賣的,也不用去擔心少子化,裕隆福特豐田每年做這麼多車子要賣給誰,都是因為利息太低,車商撐住不降價,所以害我買不便宜的車嗎?
結論,不一定要去買高鐵區,一期及西區也不錯的,方便價錢也合理,當我星期五晚上十點到火車站晃晃時,我發現10點了才一堆科技新貴珊珊來遲的從台元園區走來要搭火車回台北,他們在候車室也會彼此碰到同事打招呼,女生也不怕太晚會危險,隨著火車站的改建,後站會有改善的,外來工作的也愈來愈多,那塊飛利浦的開發也是早晚的,只是政治人物還不想炒那塊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