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kao wrote:建商,設計圖,這些因為都是家父多年好友了...(恕刪) 講真的,若錢不是問題,該給人家賺的就讓人家賺,這也是個好方法囉!當初幫我老爸弄設計圖的建設公司也是我老爸的同學,但最後我老爸不讓他蓋,因為他就老實講他公司一定得要有20~25%的利潤,所以他們雖負責"專案管理=大包",所以專案管理就由我老爸自己做,才搞得那麼累,但結果也還令人滿意就是了.
ctkao wrote:但各位所提到的建商,設計圖,這些因為都是家父多年好友了.所以這部份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交給專業的去處裡就是.(恕刪) 請恕我直言~!朋友不一定就沒問題.如果你多爬文的話,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建議不要找熟人做!!因為做到翻臉的大有人在!
買地自建若只是想省錢,除非自己是專業,否則絕對是大失所望。畢竟現在的建築師事務所只會畫建築圖,機電圖及結構圖都是送審查用,根本不會幫你檢討。一般的營造廠根本也不畫施工檢討圖。想蓋好絕對是要自己親力而為,況且還有採購發包的事項,每項都有專業的,不是隨便找個人就可以的。否則你看像台北的福助營造、台中的龍寶建設,幫人蓋房子的管理費都是非常高但還是很多人找他們。不過買地自建,若是要築自己理想住家的夢,倒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付出相當的心力與時間的。
就以01比較熱門討論的竹北區段徵收住宅用地為例,縣府一期,二期的建蔽率&容積率為60%-180%高鐵重劃區的建蔽率&容積率為60%-200%這三個重劃區算是低密度開發為主,所以晚期較後面開發的二期以及高鐵就有所謂的建築線退縮的構思產生,退縮範圍以路寬為標準,最少退縮為4.5公尺..6公尺,也就是說路越寬建築線退縮越深...另外今天討論的議題兩項小面積的竹北重劃土地,本來在這裡頭的比例原本就不多,當初分配土地除了所謂的提前配地的拆遷戶佔比較多,(所謂的拆遷戶就是當初尚未徵收前有地上物且有實際居住之事實的人,因急迫度關係為了施工順暢以及人道的考量之下,所以提早配給每戶面積較小的土地.)另外本人三年前也曾在高鐵有過自建實際案例,等有空再上來跟大家分享.
建築業不是高科技,細節很容易懂,只要你敢問。如果怕麻煩又不敢問,只好買現成的,理論上和實際上自建會比較省錢。如果有懂的人幫助,一定會比較好。我朋友921後在台北市信義區自地自建一棟七層樓大樓,就是認識鄰居是建築師,再加上敢問,品質好又省很多錢。一般人也多少要了解建築相關事物,否則社會是很險惡的。我們家大安區公寓談自行改建,其中一戶是有建築背景的,他以為大家都好騙,給兩張4開的文字稿,就要求大家簽約了。大安區造價估16萬一坪(不含其他設計、証照、信託、貸款費用),而且以後蓋好要統一給他賣(他說這樣價格才會好)。
感謝諸位大大的分享,受用不盡.再問個問題,既然有臨地退縮的問題,那是否所有的路段,建蔽率都相同呢?感覺上應該不是如此,又似乎是如此,買地自建,似乎真的是自找麻煩的一件事.為了心中的一個夢,而若夢能成真,心中的爽度真的得非過來人能體會的.相信板上有許多的大哥大姐都有過此一感想.另外關於農地農舍的問題,小弟也有稍微的了解一下,最少需要750坪地,只可建1/10,也就是75坪.想請問的是,竹北高鐵附近有農地嗎(應該有,我猜),價位大約在多少呢?是否有人有經驗能一起分享?潛水很久,很怕如此的發言造成互批,希望這樣的情景不會發生.
WonderDragon wrote:建築業不是高科技,細節很容易懂,只要你敢問。 說的很好.去年在建築師事務所幫忙有這種體會,蓋房子只是應用問就對了.只是有沒有可以介紹新竹的建築師.收費合理...六家高鐵一帶建蔽率很像50%,有認識的人要賣是這麼說,成交價20-25是行情吧? 當然地點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