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也奇怪。
不過,三年前我看房子,那時的5g戰場,到讓我吸到不少的知識,
尤其是建築相關,忘了是哪位了。
從鋼筋、灌漿、結構...
5g是意見多元且不負責任的口水戰場,
還是自己過濾一下較好!
lhchuv wrote:
我之前(兩年前)也是...(恕刪)
你還少想其中一個因素...
竹北這幾期因徵地的暴發戶很多...有上千人...
其中億元以上資產的...還不少人...
大部分土地持有人在部分特定家族...甚至有人年繳上億稅金...
這些人同時也支撐住竹北房價...他們買的大部分是透天...店面...
甚至一次付清...雖然有下修可能...但精華地段要大跌很難...
這些人口袋之深不是園區那些人可比的...
為什麼我知道這些...因為我親戚就是其中一些人...
最近建案會少...還有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地主的開價比之前高太多了...
有些地段早就有建商買好...只是目前不願意蓋...
從竹北一期、二期、六家高鐵區...你可以看出...
二期蓋的方式幾乎都是口字型,一期就還好...(一、二期公寓坪數不會差距太大)
但六家高鐵區...大坪數的佔多數...甚至百坪公寓還不少...
我覺得買房子是一件很個人的事, 每個人的主觀需求都不同, 不過大略可以粗分成投資型與自住型兩類.
投資型我不懂, 未來的事也沒人能保證誰對誰錯, 所有專家也都只敢做無責任評論.
自住型像我自己, 主要考量工作地點, 子女教育, 生活機能等因素, 去年買在縣政一期. 今年考慮到將來會常搭高鐵往返台北而不要自己開車(免除疲勞打瞌睡出意外或塞車在高速公路上等狀況), 前一陣子訂了一戶竹北三期高鐵區的預售屋, 走路幾分鐘就到高鐵站. 當然現在高鐵區的房價很貴, 我也因此背了一大筆房貸, 不過想想房子好的話一住就會住很多年, 也就勇敢的買了.
問我會不會擔心買在高點, 房價跌下來之後感到後悔? 就像我前面說的, 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 住的很快樂的話, 就活在當下不要去煩惱那麼多了,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挑個適合自己及全家住的房子比較重要吧.
純粹個人想法, 僅供參考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