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0521 wrote:不曉得傳說中的鑽石型交流道有無任何進展 選舉快到了 ~ 邱縣長一定會把它納入"未來"政見裡面的 ~ 哈哈han888 wrote:當初想買竹北就該考慮到交通問題 沒錯 ~ 這應該是大家都可以預知的事 ~竹南地產王 wrote:竹北沒甚麼好? 高鐵一年做幾次?大家忽略到重劃區整齊道路規畫的優勢了~ 這就是竹北的優勢,新竹市的市容太老舊、擁擠了 ~ 人行道很不友善 ~
原因很簡單, 過去一年竹北人口的遷入數目持續大量增加2013年一月人口統計竹北市戶數是 52551, 總人口是 153069隔了一年 2014年一月的人口統計人口增加了 6249, 變成159318, 另外戶數則增加了2836戶變成55387戶
交通建設的確趕不上人口成長, 但是人口的成長也會帶動產業聚集,像是有幾個隱藏在高鐵區附近的中型辦公大樓出租率也都不錯, 意味著開始有些科技公司也選擇在竹北落戶, 之前因為居住的需求大於商務辦公, 所以建商拿商用地蓋住宅, 最近這種狀況也開始改變, 現在有的建商或者地主對於土地的開發開始選擇蓋商辦而非住宅, 這樣的發展對竹北來說是好的, 因為如果單純住宅對於生活機能相關的提供誘因不大, 像是開餐廳就會擔心白天的客源數量, 如果住宅和商辦都在該地, 這樣商家也比較有意願設點, 像是我剛提到的隱藏在巷弄間的辦公大樓, 光是樓下那家咖啡蛋糕店, 感覺應該是竹北除了星巴克以外生意最好的...同樣的, 當商業起來了, 有了新的風向球, 又帶動新的產業聚集, 隨著在竹北工作的人也開始增加, 文興路上的小塊空地幾乎有動起來的跡象, 當相關機能更便利後, 就會有更多的公司考量進駐, 其實當初高鐵附近購地的公司不少, 像是O2Micro, 偉銓, 華邦, 但是只有華邦口袋夠深, 所以沒在金融海嘯的時候被洗下車, 2006年購入那塊約1500坪的土地, 土地的價值現在應該翻倍了, 也難怪威達電公司賺了錢現在也會想要當個資產階級現在竹北往新竹的交通是單向塞車 (竹北往新竹上班塞車, 新竹往竹北下班塞車), 如果沒有新增道路, 可能很快的竹北新竹過個幾年會變成雙向塞車, 當然是希望可以發展更便利的交通, 讓竹北和新竹雖然隔著頭前溪但可以形成環抱型態的共同繁榮BALABOM wrote:人口持續增加,交通建...(恕刪)
Nelson5 wrote:交通建設的確趕不上人.. 現在竹北往新竹的交通是單向塞車 (竹北往新竹上班塞車, 新竹往竹北下班塞車),(恕刪) 警廣最常說的是南下湖口服務區到新竹,北上新竹到竹北,雙向道路雍塞,時速40公里以下,有時還會說北上頭份到楊梅道路擁塞,呼籲改道行駛,或者說要有耐心,解決新竹國道的擁塞情形,應該算是國家大事吧!
新竹-竹北塞, 對高公局來說, 最簡單的只要閘道控管, 15秒或20秒放一次, 就搞定了但這樣平面道路就掛了, 他們只要做過測試, 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大部分車流都是進入園區上班等高鐵下的新橋吧, 到時後只要簡單一兩個方法應該就可以看到外地走中山高要下新竹的車多還是竹北上中山高下新竹的車多了整天想蓋橋, 橋也不蓋好, 蓋了廢橋跟沒蓋一樣糟, 天天塞, 不是橋上塞就是上橋前塞
我來新竹10年,看過比較像樣的交通建設大概就是把68湳雅高架延伸到中正路吧..其他的喔..我覺得不用不期待了...看看以下例子公道五地下道,當初花了8XX的日子,還做LED看板每天倒數..結果不但沒有幫助改善慈雲路南北向車流(或許本來就沒打算改善)只給少部分住竹中二重的人爽到,竹北人飽受兩年多的爛交通,到最後還是沒幫到他們各位知道我現在有經過竹北到園區早就不走慈雲路了,改走下面還比較快咧...就算未來延伸段周邊開發後,那個地下道也絕對不敷使用..最後也是塞回平面道路..至於高鐵橋下道路,未來也只是換地方塞而已...沒多久就會看到有人抱怨竹中口大塞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