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chenchung wrote:
S大計算合理,若有...(恕刪)
如果想買嘉興路中古屋應該有蠻多空間可以殺,因為以前那邊的地跟房子都非常便宜,加上東興路一段是福地。介意的人還是有,雖然房仲都很愛笑介意的人迷信,但那只是怕客戶不買的激將法。
竹北預售開價有下修了,雖然一些預售都很愛講賣很好,想要了解預售屋賣得怎樣,可以去查各社區的已購戶社團。把人數除以1.5,再扣掉一些建設公司臥底人數,大概就知道真正賣出幾戶!
今年2018是1988出生的龍年三十歲,這批人到三十五歲之間,可能還有一小批人會支撐竹北房價,龍年出生的人一向比較多,過了1988年這批出生的人之後,出生人口越來越少,沒有超過1988這批的。現在忍不住買下去的人,不要相信建商說以後可以保值、增值、轉手
此外,新竹科技業被大陸超越是遲早的事,雖然唱衰台灣不是很好,但台灣的公司文化造成轉型不易、交棒問題、離職員工洩密問題,確實讓科技業越來越難以成長,遑論繼續抬高竹北的房價了。
只是建設公司的開價,常常都是有考量,不能打壞區域行情,要營造房地產欣欣向榮,現在忍不住買的人要用力殺,不要不好意思、不要輕易簽約,建商的預售屋合約也變得越來越苛刻,一定要看清楚合約!
祝福大家都能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合適的房子
Zelia2016 wrote:
竹北各區域都有「緩跌...(恕刪)
還好你跟先生已經買下去了,否則這種只憑感覺、沒去探究數據,了解現狀事實的想法,恐怕讓更多想買的人等到天荒地老也看不到房價的下修...
首先你提到的竹北房價緩跌,從內政部公布的資料,不敢講說有漲,但跌是真的看不出來 =.=

另外少子化的部分,相信長期一定對房價會有重大的影響,問題是甚麼時候才會發酵呢?讓數字來說說話:
買房自住需求是結婚後才出現,台灣平均初婚年齡是31 32歲左右,這個年齡的新生兒數目對房市供需是重要指標。
目前31歲(民國76年出生)的人口大約是31萬,我們可以發現,從這之後的十一年間其實每年出生的人數並沒有看到減低,要一直到2018年往後看11年後,少子化的效應才會真的開始帶到房價上面,那時候台灣房市需求的崩盤將會十分顯著,問題是人生有幾個十一年能等?更何況竹北良好的就業環境還能用極高社會增加率把跌勢再延緩幾年。

最後回歸到就業面,大陸的競爭已經不是一兩年前才開始的事,看看這幾年的數據就能知道整體是往上還是往下。竹北的就業人口主要投入新竹縣市的公司,從就業人口以及整個縣市工商業的趨勢,銷售額4~5%穩定的成長幾乎都座落全台前段班!

買房與否是人生大事,建議可多花時間查查資料,政府單位都有做許多有意義的統計數據供參考,如此才不會人云亦云,被"聽說"與"感覺"牽著鼻子走,與現實脫節。
我們那時候的出生率你可以查,一年36萬-39萬人
我們這代的早就五子登科了
這才是支撐台灣房價十年最堅強的幫手
也是房價合理跟薪水還撐得住的年代
自己祖父母那一代生七八個
父親那一代至少生三個
開花結果支撐房價十幾年
台灣的房價都內需市場
不會有外國人跟大陸人來買的
台灣薪水太低,在台灣只能退休用而已
現在還有實質需求買屋的人民
都是我80年後有結婚需求比較多
買得起竹北六家重劃區的
第一.靠夫妻兩人在園區高薪
很多的全省各地來的
第二.靠有錢爸媽祖上積德資助買的
第三.田僑子分來的
第四.傳統在地做生意的
人口已經少子化慢慢開始了
現在很多小孩都可以繼承爸媽的屋的
不管是竹北還是新竹還是台北還是南部
我不相信五年後十年後竹北房價還是那麼好
只會持續緩跌而已現在.大樓透天隨便都可以住五十年以上
全省房價都在跌,在怎麼硬性需求的人也有選擇
不是非竹北六家不可
買屋推升房價的動力絕對是硬性需求,不是投資需求
新竹消費水準都跟台北市一樣,房價水準不到台北1/2
所以新竹人花錢都花得很爽快,因為貸款輕鬆多了
現在人都生一兩個
光培養到大學就要花1-2000萬以上
在怎麼有錢幾個人可以支撐小孩又要存退休金
台灣就是這樣不正常的社會
竹北六家可以拼命蓋阿,新竹其他的地方也是拼命蓋
人生不是非竹北不行

DANTELIU wrote:
我是在地人,1970...(恕刪)
在地人觀察跟參與竹北房市發展這麼久,卻不能看出端倪,很是可惜。
支撐房價的並不是換屋族,而是首購族,可從這兩者對供需的影響觀察出來:一個首購族是確確實實地製造出一個房市的新需求,而換屋族除了製造出一個需求,也同時產生一個供給,對總體需求拉升幫助有限。正如你說的早已數子登科,而從仲介業者對本地房市分析也可看出,1970-80的構成大多是以換屋為主:
https://tw.mobi.yahoo.com/finance/地產-台慶不動產統計-新竹縣今年1-5月交易量年增35-6-030941052.html
看我上篇附上的十一年間預期首購人數,皆在31-33萬間遊走,這樣緩慢的少子化進程是要如何穩定地製造未來的5-10年緩跌呢?空空只能期待11年後到16年後(2029-2034),每年首購1-2萬的急跌速度。
另外繼承的部分,竹北拿來跟台北、南部等相比也未免過於牽強=.= 台南高雄平均稅籍住宅屋齡31 30年,台北34年,竹北平均才17.5年是要等什麼繼承呢?大多屋主都還沒住幾年就要開始被空空咒了啊?
為什麼非得要選竹北?每年電資學士畢業18000人(下圖除4)跟碩士5500人(下圖除2)也只能以新竹地區為首選,南科內科南港軟體園區大多都無法提供較有競爭力的薪資,迫於現實嘛!不然誰願意給人當盤子削?

竹北豪宅湧現逃命潮?屋主斷尾慘賠千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