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不但有紡纖廠持續不斷的嚴重空污,
這兩年車流量也大增, 路口及橋上不但危險, 而且馬路上空氣品質非常惡劣,
路過那邊搖下車窗都可以感受非常明顯難以忍受的汽機車排放的廢氣,
原因也是因地理位置的風向關係,竹北空氣污染較為聚集,不易散去...
有關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危害, 可以看下面的報導!!
------------------------------------------------
每天騎腳踏車上班 肺部黑碳變2倍
2011-09-28 新聞速報 台灣醒報/鍾禎祥
騎腳踏車上班可能不如想像中健康,據英國研究調查,每天騎腳踏車通勤的人,其肺部所含的黑碳粒子竟是走路上班者的2倍之多。因為騎腳踏車上班的人離廢氣源(汽、機車)較近,且呼吸頻率較快,所以會吸入更多空氣中的有害微粒。倫敦大學臨床研究員沃庫羅建議,喜歡騎腳踏車上班的人應規劃路線。
煤煙微粒是石油或碳燃燒不完全的產物,又稱黑碳粒子。據過去動物實驗顯示,吸入過量黑碳粒子對呼吸系統有害,且會增加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機率。
英國研究人員找來10名每天通勤上下班的受試者,其中一半騎腳踏車上班,另一半步行上班,全部受試者都是不抽菸,18到40歲的健康民眾。研究人員對他們肺部氣管採樣後發現,騎腳踏車上班的人,肺中所含的黑碳粒子是步行者的2.3倍。
「騎腳踏車的人呼吸更深、更急。」研究人員沃庫羅在聲明中表示,騎腳踏車者的呼吸方式增加他們吸入空氣中懸浮微粒的量,「我們的研究結果強烈建議,可能曝露在汙染空氣下的人們,應考慮騎腳踏車的路線。」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200萬餘人因空氣汙染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昨日指出,全球許多城市的空氣品質標準低下,主因是發電廠和汽機車等排放的氣體,導致空氣中所含懸浮微粒日益增加。
這份騎腳踏車通勤可能對肺部有害的研究,公布於英國阿姆斯特丹舉行的歐洲呼吸學會年會中。
看來我們聞到味道是活該囉?
我們每次聞到味道再請環保局人員來採樣,
都已經拖了快一小時,
當然濃度很低阿。
以下是我寫給新竹縣環保局長的信:
----------------------------------------------------------------------------
Dear 新竹縣環保局長,
所以我們聞到味道身體不舒服是活該?
這些廢氣會不會有累積性的傷害? 請據實回答。
另外,貴局量測時間與報案時間,如何對得到?
如何採信?
再者, “依據「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乙醛之規範濃度為100000ppb,「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工廠周界外乙醛之規範濃度為2000ppb,測得乙醛濃度11.4ppb遠低於法規標準。”
以上陳述的規範,從字面上來看 為 “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的定義,似乎是對於 “勞工的作業環境”
那 “住宅區”採集到乙醛的規範濃度 規範為何?
住宅區 不是 工業區,
請解釋清楚。
以上
----------------------------------------------------------------
以下為新竹縣環保局的回應
----------------------------------------------------------------
您好,有關您9月29日您寄至局長信箱的陳情案件,本局辦理情形為您說明如下:
1. 依據「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乙醛之規範濃度為100000ppb。「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工廠周界外乙醛之規範濃度為2000ppb(不論屬住宅區或工業區)。住宅區屬於工廠周界外範圍,故住宅區乙醛規範濃度為2000ppb,本局測得乙醛濃度11.4ppb低於法規標準。
2. 本局於100年8月15日針對遠東新世紀周界外下風處(文山路亞東段249號旁空地)進行採樣,採樣時於採樣點有發現遠東新世紀逸散之異味即進行採樣,該點距工廠僅約400公尺,測得乙醛濃度11.4ppb(乙醛最低可聞到味道之濃度為2.8ppb)。大自然社區距離遠東新世紀約2公里,推估乙醛濃度不致於超出法規標準(2000ppb)。
3. 為保護勞工免於工作環境中過度暴露於有害物,並考量各項化學物質之毒性、累積性,行政院勞委會訂定「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作為規範勞工作業環境有害物之濃度上限,為勞工每天工作八小時,一般勞工重複暴露此濃度以下,不致有不良反應者。另行政院環保署訂定之「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乙醛周界外之排放標準更較「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嚴格50倍,如該公司周界外檢測超過法規排放標準,本局必定依法嚴懲,絕不寬貸。
本局將持續追蹤遠東新世紀改善進度,感謝您的指教,若發現污染情事請撥打陳情專線:5530060,本局24小時皆有專人為您服務。
新竹縣環境保護局 敬上 100.10.04.
對於工廠的空氣汙染,
請不要客氣地向環保局(tel:035530060)和環保署(tel:0800066666)檢舉,
就算環保局無能,
我們還是得用正式管道向他們檢舉,
他們處理的不好,
就會積蓄人民的怨氣,
最後就是大家大爆炸,
不知道最後會怎樣。
汽機車的空氣汙染,
講難聽點,
連大陸人都看不起我們,
我一次去參加在台南成大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
遇到在國外認識的大陸學者,
我問他對於台灣的印象如何時,
原本期待有正面的回答,
沒想到他對我說:
你們台灣的車子都看起來破破的,
很多車子烏煙瘴氣的,
車子聲音聽起來是車況很糟,
路上機車亂竄、烏煙亂噴,
公共交通設備不方便,
沒甚麼公車,去玩都不方便。
當下聽完,
覺得很丟臉,
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生活環境,
太多政策有問題,
台灣對於空氣汙染沒有花很多心力在上面,
對於公共交通建設的投資缺乏通盤規劃,
對於汽機車的數量沒有控管,
對於汽機車空汙檢測似乎很鬆散,
最後造成,沒有公共交通建設以至於大家都買便宜的機車和較造成空汙的二手汽車,
這就是惡性循環,
常常看到政治人物去參加甚麼電動車展示會等等的活動(前陣子竹北就有),
不禁讓人有一種困惑混淆的感覺,
我們台灣引以為傲的"高科技" vs "極糟的空氣品質",這兩個東西照理來說是衝突的,
但,我們的生活環境一直充斥著這樣的衝突感,
再看看,竹北地區所謂的"綠能園區"、高鐵附近的"空氣淨化區"(有很多棒球場那裏),
混搭著"新埔遠東新世紀化纖廠"的異味,
可以看得出來,
說的、寫的比做得好聽,
一個地方越缺乏甚麼,有些人就會巧立名目來打亮口號,
最後就只剩一堆荒煙蔓草、斑駁生鏽的舊廣告,其他甚麼都沒改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