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新竹縣政府回復: 3條科學園區至竹北公車,預計三月通車

鄉下人家 wrote:
如果大眾運輸系統是在完備的情況下,或是道路,橋樑非明顯不足承載交通運量的情況下,若要徵塞車稅我個人認為可以考慮只針對竹北至竹科的相關從業人員課徵,但是成功機會應該很小,因為無徵收的條件與理由.


是的,你提到重點了,
今天如果竹北從新竹段大眾運輸系統是在完備的情況下,
有多少人會使用呢??
依竹科人的生活習慣,
真的都會去撘大眾運輸工具嗎??
依我認識的竹科人,
大部份都開車,
原因不是為了方便,
而是還要接小孩子上下學,
所以大眾運輸工具在完備的情形下,
使用率會有多少,
或許會出現第二條高捷~
foxlink888 wrote:
嗯~我想我不是說誰差要向誰看齊,
而是樓主將"塞車"算入隱性經濟損失,
是不合理的,
那台灣如果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或公司要求必需派駐大陸,
可以算成--政府未提合適工作環境,
而造成夫妻需分隔兩地,
那老公損失陪家庭的時間
及老婆身兼父職的代價,
也可以列入隱性經濟損失嗎??

(恕刪)

我覺得f大所說的,不管是不是經濟損失,都是一種損失。塞車就是增加時間浪費在交通上面,這對經濟沒有影響嗎??當初台灣的經濟奇蹟,最基本的功勞之一就是十大建設,裡頭交通建設居大多數,所以交通對經濟沒有影響嗎??所以我還是認為,表面上,上下班塞車只是影響個人,但最後還是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


foxlink888 wrote:
是的,你提到重點了,
今天如果竹北從新竹段大眾運輸系統是在完備的情況下,
有多少人會使用呢??
依竹科人的生活習慣,
真的都會去撘大眾運輸工具嗎??
依我認識的竹科人,
大部份都開車,
原因不是為了方便,
而是還要接小孩子上下學,
所以大眾運輸工具在完備的情形下,
使用率會有多少,
或許會出現第二條高捷~(恕刪)

大眾運輸工具不必然就是要"捷運".若大眾運輸系統已經是在完備的情況下但使用率仍低,或許您之前的提的"塞車稅"的可以考慮課徵了,以提高使用率.
-----------------------------------------------------------------------------------
不好意思我暫時不再討論"塞車的經濟損失"了!似乎會模糊樓主的原本美意,樓主熱心且拿出行動幫忙呈情,不管表達方式或呈情管道是否事宜?統計的數據是否精確?有無效用?至少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需質疑.

鄉下人家 wrote:
大眾運輸工具不必然就是要"捷運".若大眾運輸系統已經是在完備的情況下但使用率仍低,或許您之前的提的"塞車稅"的可以考慮課徵了,以提高使用率.
-----------------------------------------------------------------------------------
不好意思我暫時不再討論"塞車的經濟損失"了!似乎會模糊樓主的原本美意,樓主熱心且拿出行動幫忙呈情,不管表達方式或呈情管道是否事宜?統計的數據是否精確?有無效用?至少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需質疑.(恕刪)


正解!!!管他對經濟有沒有幫助,我們選總統就是要希望對未來的生活有好處,不然選他幹嗎??眼前擺明大家塞車塞的要命,眼前明明就是還有改善的空間,眼前就是眼睜睜地看著官僚不作事,樓主主動發聲就應該給予掌聲,我們要的就是要改變現狀,經濟???那是上位者,大老闆跟學者的事情...
台灣人還真多自私的..
看到自己家裏塞就要政府給方便...基本上竹北已經很方便了..
連園區也有不同走法...本來竹北就是過度發展
現在卻又要政府多蓋幾條高速公路?或是開放路肩?
那你當初買在竹北時怎麼不想想這個問題?
每個人都這樣想,交通只會更混亂,乾脆園區蓋條六通道的大路,直通竹北1,2期,高鐵區, 還有直通新竹市東,北,香山區如何?
這樣最爽大家都直接標到公司門口...
看到這種發言還真無言....

neilccc wrote:
正解!!!管他對經濟有沒有幫助,我們選總統就是要希望對未來的生活有好處,不然選他幹嗎??眼前擺明大家塞車塞的要命,眼前明明就是還有改善的空間,眼前就是眼睜睜地看著官僚不作事,樓主主動發聲就應該給予掌聲,我們要的就是要改變現狀,經濟???那是上位者,大老闆跟學者的事情...


政治的事不在此篇討論範圍內,
依此主題就事論事,
反正樓主建議政府改善交通我樂觀其成,
但硬要把塞車跟經濟損失連結一起,
我是覺得有點over了~
多弄一條橋吧. 這樣高速公路的負載應該可以減輕很多.(沒錯,橋已經蓋好快一年了,但是沒有引道)
新竹和竹北的規劃大約就以頭前溪當作中心界線,在兩邊做對稱的發展, 以一般的公路交通來看, 短時間會增加高鐵橋道路和園區連接, 加上原來的經國大橋, 在這兩條交通道路的兩個端點, 新竹這邊是科學園區, 在竹北這邊是璞玉園區和生技園區, 兩個園區之間, 新竹這邊是關埔住宅區, 在竹北這邊是高鐵住宅區和竹北二期, 這是產業和上班交通的連接, 設計的規劃就是讓住宅在中間, 然後在兩端發展產業

等到新竹市的台肥園區, 世博館, 甚至市政府遷移確定之後, 竹北縣政二路的延伸工程也會開始進行, 所應對的就是新竹縣市政府行政區域的聯絡和溝通, 整個縣政二路延伸剛好把所有公共行政機關連成一氣, 從新竹市政府, 世博館, 過了橋之後, 到了新竹地方法院, 檢察署, 行政執行處, 水利署, 再連結到新竹縣政府, 巧的是, 縣政二路延伸新竹道路的兩邊, 新竹這邊有德安科技園區, 台肥科技商務園區, 在竹北這段則有綠能園區和台元園區



ricklai55 wrote:
多弄一條橋吧. 這樣...(恕刪)
Nelson5 wrote:
整個縣政二路延伸剛好把所有公共行政機關連成一氣,


這應該10 or 20 年後的事了..

希望園區還能旺二十年....

不過竟然要打高空,談縣政二路延伸
不如也把紅捷運線來談談..這樣子才能打的夠高, 當然還有特二路, 埔頂路拓寬....等

竹竹苗輕軌捷運路線圖

紅線捷運有通過光復路
綠線經過光明六路..
這樓好像歪掉了。請大家幫忙扶正。

事情的本質是很單純的,但是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立場,我當然不會介意。 但是,我會試著過濾出有用與正面意義的想法。繼續走下去。 我熟悉的只有我的上班路徑,所以我只提光明六路到新安路之間的問題。或許其他人有看到其他的問題。或許其他人對其他的塞車路段,可以繼續找出低成本/大效益的想法。

我在私人企業工作,私人企業最重視的就是產能極大化以及投資效益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產能極大化的問題: 假如有一間工廠擁有30K/月晶圓的產能,但是碼頭只能出貨20K/月,所有的貨都卡在碼頭,所以這工廠的產能降為20K/月。
縣政府花了很多錢建設漂亮的光明六路,交通部建設了昂貴的高速公路,但是所有的車流堵在新安路出口,之後的園區二路與新安路的車流並未完全地填滿。這種狀況縣政府,交通部與園區的道路投資就是一種浪費。 問題在哪裡呢? 不是經費不足,而是官僚系統各自為政,無法整合?

投資效益: 我之前有做一個很粗略的估算關於經濟損失以及油耗浪費,(或許真正的專家們可以精算出正確的數字) 我們就可以計算解開交通瓶頸所需的投資,以及攤提所需要的時間。 我提的方案很多都是觀念的改善,並無需要經費(例如: 北上路肩開放時間延長,所需成本為一場會議)。 其他的如新安路高架橋(約30M)或許需要經費為3000萬, 就算塞車時間成本不算不算,15個月下來,浪費的油耗就可以把那座高架道路建設起來了! 那為何不做呢? 這關係到選票嗎? 這關係到政治嗎? (若以私人企業的觀點,這早就發包執行了)

我其實不是想在這邊取暖的或是來找人吵架的。我是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多激發出一些有創意的解決方式, 我們的生活品質不應該由僵化官僚系統所定義。

或許有人選擇認命,然後以為政府單位就是這樣無能。而我選擇提供建議想法,並盡力說服公部門補足我們需求,讓公部門的資源能夠與居民的需求結合。這跟打電話給私人企業客服部門要求他們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提供最好服務是一樣意思。畢竟我是納稅人與選民。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