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論"富宇悠森學"投資價值


Utima wrote:
.坦白說 不是投資客就該罵 同樣有投資房子的網友 豐島大說的話 就很值得看 也讓人尊重..(恕刪)


不要提到我啦!?我是無辜的!我也是萬惡不赦的壞蛋啦!

不過不知道是建商還是代銷頭腦有問題?賣房子最不可以得罪的就是投資客,最難得罪的也是投資客,除非建商的建案好到不需要投資客捧場即可自行完售,這種建商目前在大新竹我暫時找不到(坤3,椰0,德*所謂新竹三大優質建商,哪個不靠投資客撐場?),投資客無論看屋,選地段,論格局,大多比一般購屋人來的精準,這案子還真有趣,連對投資客都玩這些技倆?

不過這案子強調的就是"學區",也的確具備了,多少還是會有點吸引力的,而"我們"最後放棄而割愛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爽那超級貴鬆鬆的車位
給個例子比較一下:
竹市市中心一X院建案,B2大車位為100W(絕對比此案大);光埔區惠X青雲B2大車位95W;興隆路水岸青X之上B2大車位110萬,以上建案無論規格或是定位都該比此案高,但此案B2大車位110W?還是105W?莫非停車場還有景觀噴水池?(信義之星停車場還真的有)否則何來此價之理?

我個人覺得B2的大車位應為90W算合理,買一個車位被貴20W,等同每坪被轉嫁5,000;買2個被貴40W,等同每坪被轉嫁1W;以為自己以20W/p買到的合理價格,實際上該是21W/p,只是把多的$$灌到車位去而已,表面看似價格合理,實際上未必如此!

一點個人意見啦,未必正確,參考即可!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是不是有太多時間在顧01....

還是職業投資在放熱門呢???

小弟我是認識不少類似的人...是不是也私下拉高行情呢?

不一定是銷售人員 也不一定是仲介 也不一定是投資客

但一定是有心讓大家討論投資價值的人...

呼呼呼
一張A士可以壓死很多人
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

糧草徵收人 wrote:
我想要的C3 還是A3 我忘記,只剩4樓 其他都沒有


這案子是不是有超過100戶?

代銷若私底下請這些投資客幫忙再衝10戶, 來達成過年前有30戶賣出的業績..
那表示現在根本賣不到兩成...

若賣不到兩成, 何以會有某棟只剩下四樓.
所以小弟個人猜測, 又是建商代銷的手段啦.
哪個建案不是一去就告訴你, 只剩下四樓呢?
除非你是他們熟悉的投資客群,才會先放好標第給你.
連那個地點濫到爆的太睿濬, 一開賣也只剩下低樓層, 史上最假的騙局.把園區的人都當低能兒在看.


糧草徵收人 wrote:
不管豐島大哥是圖有利...(恕刪)


不要害我啦~~~
我從不保證輸贏的,胡言亂語一堆,你不要自己被害了不甘心,也要拉著別人一起挫賽!!

呵呵呵...

買房咩,管你自住還是投資??那個不投資的??或多或少都有投資的成分在;你買房自住有誰會不介意日後房價漲還是跌??希望日後換屋時自己房價是跌的??那租就好幹麼買??

一堆口是心非的"自住客"!....切~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豐島 wrote:
不要提到我啦!?我是...(恕刪)


個人對於此建商調高停車位售價 變相漲單價也是相當的不爽
而且買兩個車位也沒比較便宜
如果你跟代銷說車位太貴 他會說用總價來看
等到真的談總價的時候 他又會推說每坪單價太低了 他們不肯賣
要買此建商的各位 建議把心中的底價減一萬下去算會比較合理
豐島 wrote:
不要害我啦~~~我從...(恕刪)



誰不是把手上的閑錢做投資用?
只是口袋有深有淺
每個人投資的標的物不同而已
我不相信現在還有人把全部的閑錢放銀行定存吃利息的
我也很感謝豐島大, 他的文章讓我改變不少想法
尤其是不要再說"自住沒差"這種話
回頭印證一下身邊不少朋友
有些人還真是自住下去, 幾年後就"差"很大了
有個朋友, 當初就為了自住沒差這個想法, 選了新竹市某建案
五年多來, 他們社區現在還有空屋在賣.....
如果他現在想脫手換好一點的房子
沒差嗎? 差很大......
想脫手脫不掉, 想貸款貸不高
一大筆資產就這樣卡在那裡......
別的朋友的房子, 仲介打電話發名片慫恿要賣
那個朋友就從沒接過仲介電話
隔壁有一篇討論, 新竹的房子是不是供過於求了?
供過於求有兩種
一是供應大於資金的需求
一是供應大於自住的需求
到底現在是不是供過於求, 或是哪種供過於求,
晚上去高鐵區, 那堆新建案附近逛逛就知道
去看過你就知道, 現在的房價, 肯定已經有點泡沫了
這是資金造成的房價上漲, 而不是自住需求造成的
尤其這兩年, 為了彌補次貸風暴, 各國都實施貨幣寬鬆, 以及低利率政策
這一大筆多出來的資金, 原本希望會跑到金融體系, 然後跑到產業界, 然後產業投資增加, 就業增加, 消費增加...balabala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 這些資金卻流向兩個地方, 股市與房市
股市與房市領先產業起漲
但是泡沫會不會破,
取決於, 央行的貨幣政策, 與銀行(投資人)財務槓桿有多大
在這當下, 沒有一家央行敢採取劇烈的貨幣緊縮政策
就算中國, 貨幣緊縮也只敢偷偷的做, 不動聲色的做
深怕一出重手, 毀了"經濟成長"的幼苗
如果以財務槓桿來看
當初美國次貸風暴, 各銀行的房貸財務槓桿破百倍
台灣的銀行房貸市場, 原本就不是槓桿很大的操作 (至少不會再包裝成衍生性金融商品出售)
而且在這當頭, 央行也會找銀行主管去喝咖啡, 聊房貸
所以一但有不好的狀況出現, 銀行的房貸體系, 不至於有大規模的違約, 及流動性危機出現
回頭看看大新竹房市的投資人(就是你自己啦)
大部分人的槓桿的部分, 都是基於可靠擔保品(自有資產, 未來穩定收入, ........)為來源
而不是槓桿裡的槓桿
所以, 要引起連鎖泡沫爆破並不容易, 頂多持平或是小幅下跌罷了
適度回檔不是壞事, 會讓建案回歸真正價值
好建案有出頭天, 差的建案也不必唬爛, 市場機制會決定一切


打了一大堆, 發現我好像應該貼到隔壁樓去才是
Utima wrote:
M大真有趣啊 PO文明顯的在炒熱建案 被不只一個網友吐槽過了
被酸了 就只會回復普羅投資客最愛講的話 "就算跌價 你也不敢買"

看好這建案就是在炒熱建案?真是服了你的自以為是!那我還真有本事自己看好就算是炒熱了建案阿!
就算你說的對好了,難道在01上只能看空?不能看多阿?還是都不能發表看法?
那得等你做了皇帝說了算...
大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對事就好不需要對到人....

Utima wrote:
真不好意思 小弟已經買了 單價也不便宜
對了 當初也是買預售屋啦 我重來不覺得買預售屋有啥好問人懂不懂流程的啊
買預售屋很困難懂? 流程很複雜?


那先恭喜你!U大既然有買過預售屋,知道流程,怎麼還會這樣亂寫?還是你加油添醋的功力太強?
怎麼別人沒寫過的內容,你都可以亂寫亂加,然後自以為是的認為別人就是這個意思,真是服了你!
是怎樣,在01上亂寫亂改是不用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是不是?

Utima wrote:
買了某建案預售屋 就代表啥? 可以拿來當作網路上PO文來炒建案的附身符?
小弟買的建案 單價也不便宜 不管我是擔心自己建案跌價 或是我想去投資其他建案
還不至於到上網PO這種煽動的文章 然後之後推得一乾二淨 只會說自己看好這建案...


阿,你看你又開始亂寫了,我什麼時候說過我有買了"富宇悠森學"這建案?
請你仔細去查我之前發過的文,拿出證據讓人信服,不要在自以為是的亂寫誤導,
我從頭到尾只說很看好這建案,即使現在也是如此,也還沒買,
誰規定很看好就一定得要買,沒買就是推的一乾二淨?
我之前不是問過 U大了嗎 ?而且我問的問題U大也是"推的一乾二淨",都沒回答?
再問一次,那請問U大你有看好新竹哪些地點的房子?你都有買了嗎??

Utima wrote:
真看好這建案 想買入 那就安靜的去行動吧 這樣才少競爭
大聲攘攘的說訂購人潮真多 還很多電話刷卡
除了製造買方的恐慌外 對你想買入(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 有何幫助嗎?
這樣的動作 不讓人聯想到投資客的操作也難吧


你可以這樣做阿,有需要也要求別人跟你一樣這樣做阿?
你是我老闆付我薪水?還是你是我的誰?真是服了你的自以為是!
至少我坦然明白的看好,我何需在這發表打壓看空文章,沒提供任何有用資訊,然後自己又偷偷摸摸的底下去訂一戶?
最近去看這個建案,不知道這個時間點,10樓每坪20•x萬,可以下手嗎?
他的隔壁似乎有建案要動工,不知開価為何?奢侈稅理當對建商有利,新成屋投資客需要被鎖二年。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