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竹科交通噩夢 誰的藥方好?

chiashin wrote:
1.我自己的經驗,...(恕刪)


五揚延伸到頭份對於上下班時間竹科的交通不會有多大改善
主要的改善是整體北部高速公路交通系統的問題
如果有常在開新竹到桃園這段路,你就知道五楊開通之後整個交通瓶頸就卡在新竹,竹北,湖口
延伸之後主要改善的是這個問題....
kegabu wrote:
先說在前,無關政治...(恕刪)




個人意見:

一,建新竹捷運,參考 桃園機場捷運工程建設總經費約1138.5億元, 約50公里長.
二,經費來源 新竹市,新竹縣,新竹科學園區三地 上市/上櫃/興櫃 公司 依年營業額課徵 1% 新竹捷運稅,專款專用.
台積電去年營收營收達7628億元,一年只課徵76億元捷運稅,
聯發科去年營收營收達2000億元,一年只課徵20億元捷運稅,
還沒算其他小公司,這樣一年就有96億元以上的捷運稅收入,專款專用,
十二年就有超過一千兩百億經費, 相當於機場捷運總經費了.


沒有版權,歡迎轉發.
新竹先蓋自己的高架, 從園區交流道連接新竹交流道到竹北交流道來, 甚至通到湖口工業區的交流道更好
竹科上班人口大致橫跨桃園,新竹縣市,苗栗北部,最好還是由這4個縣市加中央補助共同打造捷運輕軌串聯這些地區上班人口搭捷運並在園區設youbike及腳踏車專用道,統計園區內員工較多的公司平均設捷運站點,如此可一次解決國道塞車及園區塞車市區塞車之苦還有園區捷運以後可以連接桃園機場捷運讓桃園機場交通更順暢更便於園區國內外人員出國
慈雲路先砍掉重練,接著整合好會經過園區的快捷巴士、公路客運和園區巡迴車系統,強化接駁能力,或許可以幫到一點忙。
其實我覺得怎麼規劃都沒用,園區腹地就是那麼小,車子就是那麼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限制減少車輛(汽車+機車)

在可以進園區的路口設路障,本週限定車牌末碼單數可進,下週換雙數

少一半不夠?

那就1470 258 369 分三組,少三分之二

沒有在該組的當天進去就收費(汽車收個2K~5K吧)

配套措施就是廣設接駁巴士(把車輛阻絕於園區週圍)

例如新竹市,以經國路為起點沿各大路口接人

公道五路口,東大路口,西大路口,中華路口分別發車進園區,外加新竹車站及關新路區

竹北的話,科大、自強路與光明六路口、高鐵站

竹東方向則是朝陽路跟長春路口開始發車

就類似燈會的概念尋找外圍的大型停車場將車流隔絕在園區週圍

那進園區其實也很簡單,我覺得三條路線就夠了

A.園區一路+新安路+力行二路

B.園區二路+力行三路+篤行路+篤行路到介壽路之間的力行路+介壽路

C.園區三路+力行三路+繞力行路一圈

有不同方向的車子來就不太綴述路線問題了,大概的概念說一說就好

這三條主線上有公車在各大路口停車我想不管公司在哪裡下車應該都可以十分鐘內走到公司吧

利用這種軟硬兼施的方法,以達到車流量減少

至少比要多開幾條路實際的多


kidd wrote:
ABC一起做最好啊...(恕刪)
怎麼不把園區圍牆都拆了,更有效
就不會只塞在入口了
再不然最簡單的,就是園區路邊停車格收費,管理局還有錢收

JUNE83 wrote:
其實我覺得怎麼規劃...(恕刪)

JUNE83 wrote:
配套措施就是廣設接駁巴士(把車輛阻絕於園區週圍)
例如新竹市,以經國路為起點沿各大路口接人
公道五路口,東大路口,西大路口,中華路口分別發車進園區,外加新竹車站及關新路區
竹北的話,科大、自強路與光明六路口、高鐵站
竹東方向則是朝陽路跟長春路口開始發車
就類似燈會的概念尋找外圍的大型停車場將車流隔絕在園區週圍
那進園區其實也很簡單,我覺得三條路線就夠了
A.園區一路+新安路+力行二路
B.園區二路+力行三路+篤行路+篤行路到介壽路之間的力行路+介壽路
C.園區三路+力行三路+繞力行路一圈

mobile3803 wrote:
再不然最簡單的,就是園區路邊停車格收費,管理局還有錢收
這些都是園區管理局可以做的


停車收費應該有用,即使轉嫁給公司,至少可以收到錢來改善交通如接駁車


目前園區接駁車有五條路線,兩條清大附近,兩條高鐵站,一條竹南

是可以再增加一些,比如,湖口新豐方向到園區,竹東方向到園區等
有人提到問題重點了!
因為竹竹苗很多就業人口都在竹科,但整個大新竹區的大眾運輸系統,是以新竹火車站為中心的。結果就是,這些路線,對於竹科人來說幾乎用不到。除了園區接駁車、快捷巴士和一些班次不太多的免費公車外,只剩下走外圍光復路的公車 ... 但那距離實在太遠。而走寶山路的好像沒有進園區?31路到的科園社區好像離竹科近了點,但實際上那個社區的道路系統根本通不到竹科。至於明湖路和寶山方向,好像沒大眾運輸路線可以選擇。
結果就導致竹科人,幾乎都要自行騎車或開車上下班,不然只能靠公司交通車,加上園區進出路線很少,一堆路有到附近就是沒和聯外的道路連通自成一格,加上中間卡一個大學校地,園區就很容易塞車了!

有人提到拉鐵路或捷運過去,不過鐵路有震動問題,光是南科旁邊一個高鐵通過,就讓廠商抗議導致降速行駛了!所以這方案可行性或許不高。

根本之道還是要改變目前以火車站為中心的大眾運輸系統規劃,讓竹科也有個副的轉運站,至少要把目前獨立四散的大眾運輸系統(園區接駁巴士、國道客運、新竹縣快捷巴士、新竹市公車)集結起來,讓它有一定的規模和方便性,去降低自小客的運用。而這轉運站最好要有You bike,另外附近的新莊、竹中車站(最好六家和千甲站也有)也要有,就能透過鐵路形成一個接駁網,讓竹科人降低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的頻率。

最後就是版主提到的,延伸竹科的接駁路網,不要讓大量車流進園區,配合上述那樣轉運規劃,或許才能解園區塞車問題吧!

否則靠現在三腳貓的大眾運輸?唉 ... 騎(開)車吧!那就大家一起塞了!

JUNE83 wrote:
其實我覺得怎麼規劃...(恕刪)
管理局對自己園區內的社區很好
園區一路有些路段本來可以進出社區
現在正在施工,讓進出的路變少了
社區會更安靜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