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共構大樓輕隔間居民------

轉貼----共構大樓輕隔間 居民飽受噪音苦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台北捷運景安站和還沒完工的新莊線先嗇宮站,都是共構建案,每坪高達40萬元,不過,每戶之間的隔音牆,竟然是室內裝潢用的輕隔間牆,隔音效果奇差無比,住戶提出抗議,建商則澄清表示,已經補強隔音措施。
輕隔間牆是用沙、水泥和保麗龍混合而成,隔音效果非常差,通常用於室內裝潢,而在台北捷運景安站和未完成的新莊線先嗇宮站,是共構建案,住戶之間的牆壁竟然也是使用輕隔音牆,有居民不堪噪音互相干擾,甚至有人需求助於精神門診。

每坪40萬元,將近300戶花了800多萬買房,但交屋2年下來飽受噪音困擾,居民為此向建商提出抗議。建商客服經理林鉅益表示,「在台灣並沒有清楚規範,隔音到底是要多少才是一個標準。」而目前已經提出將隔音牆補強加厚的計畫,或是每戶賠償2萬元,不過,由於隔音牆補強加厚可能會佔據室內空間,因此目前有32戶拒絕接受,近20戶準備提出訴訟,和建商在法庭解決。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394063&type=%E7%94%9F%E6%B4%BB


2016-04-25 11: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共構大樓 居民

linzu3312 wrote:
轉貼----共構大...(恕刪)



一般的輕隔間(沒加隔音泡棉) 本來就有隔音不好的問題
用在自家室內不錯 用再用在戶跟戶之間 就是用錯地方...不是本身輕隔間不好

馬鈴薯拿去油炸 變成薯條被說成垃圾食物
是油炸不對 不是馬鈴薯不好
linzu3312 wrote:
住戶之間的牆壁竟然也是使用輕隔音牆...(恕刪)


戶與戶之間的牆面?? 扯!
這種共構應該都是SC或是SRC, 會是因為是鋼骨建案, 隔間牆就乾脆從簡設計了???
不然看過的RC建案, 就算室內是輕隔間的, 戶與戶之間的牆面也都是RC牆
輕隔間隔音雖然沒紅磚好, 但對作息相似的一家人來說也夠用了, 更別說這幾年技術持續在進步
我輕隔間住了十幾年, 不曾是問題

不過這為什麼放在新竹縣版?? ,新竹建案還沒看過有戶與戶之間的牆面是輕隔間的
不過戶與戶之間牆面採用輕隔間牆, 我想的倒不是隔音問題, 而是安全問題
【買屋血淚史】新婚首購慘遇黑心建設!隔音奇差無比,鄰居雞犬相聞

在台南出生長大的沈小姐,高中畢業後,到台北讀大學,就一直在外租屋,學生時期,因預算考量,租房品質很差,沈小姐一直希望,自己畢業後能租個較好的房屋,無奈的是,為了住環境比較好、離上班地點近的房屋,沈小姐的薪水有一大半都貢獻給房東了。
【買屋血淚史】新婚首購慘遇黑心建設!隔音奇差無比,鄰居雞犬相聞
沈小姐表示,下回有機會再買房屋一定會更仔細評估。

花600萬買新家 不料建設公司偷工
8年前,沈小姐結婚之後,和老公兩人仍然是租屋族,但是他們開始計劃買個屬於自己的小窩,共同努力存錢存了3年,有一筆頭期款,便開始積極尋找夢想中的房屋,由於夫妻倆偏好住新房子,因此只要一到休假日,就騎著摩托車到處去看新建案。
【買屋血淚史】新婚首購慘遇黑心建設!隔音奇差無比,鄰居雞犬相聞
輕隔間材質多半使用在室內隔間,隔音效果不佳。

只是在尋找的過程中,價格和品質常難以兩全,讓沈小姐和老公很灰心,好不容易看了快一年的房子之後,兩人在新北市離尚未開通的捷運站5分鐘車程的地點,看中一個預售屋,經過審慎評估,頗覺划算,最後以總價600萬元買下。在建蓋過程中,沈小姐和老公經常到工地附近逛逛看看,兩人滿心期待房屋儘快完工。沒想到,原本預計兩年完工的預售屋,竟然以超前進度完工交屋,夫妻倆喜出望外,還認為建設公司效率超高,開開心心搬進新家,不料,卻從此陷入痛苦深淵。
【買屋血淚史】新婚首購慘遇黑心建設!隔音奇差無比,鄰居雞犬相聞
房屋建材品質相當重要。

隔音差 樓上手機響都聽的到
沈小姐和老公是住戶之中很早搬進去的,隔了一段時間,鄰居陸續住進來之後,他們發現,新家的隔音簡直奇差無比,兩人無論在客廳或在房間,都可以清楚聽到樓上及隔壁鄰居的許多聲音,諸如看電視的聲音、聊天嬉笑的聲音、關門聲;在夜深人靜時,他們甚至聽得到樓上手機在響、扳動電燈開關的嗶剝聲、洗澡水聲、沖馬桶聲、小孩的哭鬧聲….
【買屋血淚史】新婚首購慘遇黑心建設!隔音奇差無比,鄰居雞犬相聞
購買預售屋時,需注意建材施工品質。

惡鄰先告狀 反控聲音吵
夫妻倆為了這些聲音,嚴重干擾生活作息,原本想敦親睦鄰隱忍,但有一天實在覺得受不了了,正在討論是否要去跟保全投訴或直接找鄰居溝通時,沒想到,隔壁鄰居和樓下鄰居不約而同來按他們家門鈴,說他們上廁所沖馬桶、走路聲、看電視、手機響的聲音都吵得他們不能睡覺,大家討論起來,才發現所有住戶都有這個問題,簡直傻眼。
【買屋血淚史】新婚首購慘遇黑心建設!隔音奇差無比,鄰居雞犬相聞
氣密窗或隔音窗對隔音效果也大有不同。

傻眼!大樓貼公告 11點後不準洗澡
幾天後,就看到管委會在佈告欄張貼公告,要住戶說話輕聲細語,走路腳步輕盈、11點以後不準洗澡、看電視聽音樂要把音量降到最小,同時也建議住戶最好能自費更換靜音馬桶,以免半夜馬桶沖水聲擾人。看到公告內容,沈小姐和老公都傻眼了,詢問之下,才知道管委會接到太多住戶投訴,整棟大樓根本是雞犬相聞,有住戶在家裡甚至不敢放屁,還怕屁聲也給鄰居給聽到了。
住在這樣的房子,沈小姐表示,簡直跟坐牢沒什麼兩樣,由於很多住戶看到管委會公告,都認為不合情理,紛紛向管委會抗議,後來,召開住戶大會,有人建議應該向建商反映住戶所遇到的問題,但是建商卻以住戶自己生活習慣不佳或住戶神經質太怕吵為理由推托,拒絕面對處理。
建材進行檢查 輕質灌漿牆打混
後來,在住戶建議之下,管委會自行找有公信力的建築公司針對大樓的建材進行檢測評估,查看建商是否偷工減料,果然,建築公司前來勘察檢測之後,發現建商竟然使用“輕質灌漿牆”做為戶與戶之間的隔牆,這種材質通常是做為室內自行隔間的材質,隔音效果差,另外樓地板厚度也嫌不足。
打官司兩年 管委會敗訴
為此,管委會代表住戶控告建商,但官司訴訟期很冗長,打官司期間,沈小姐說,她和老公都快得躁鬱症了,比以前租房子還痛苦,而鄰居們狀況也都很糟。官司打了兩年多,期間經歷一審及二審,管委會不服再上訴,直到最後的判決結果,都讓住戶們感到晴天霹靂,因為建商都勝訴,原因是,房屋合約並無載明隔間材質,而建商認為“輕質權漿牆”是最新科技材質同时也被廣泛運在隔絕空間,並無違法。
管委會告上法院還敗訴,住戶求償無門,沈小姐和老公忍受了兩年多,換來精神受創,最後只能自己花一大筆錢,把整間房子都重新補強隔音,才終於解決問題。
血淚建議:針對隔音問題,包括樓地板的建材及厚度、對外與對內隔間的建材及厚度、隔音氣密窗的品質等等,必要時加註在合約書中,屆時才有保障。
住在家裡,圖的就是安靜放鬆,如果連上個廁所、沖個馬桶,都擔心吵到鄰居,那真是苦不堪言。隔音好對於住家來說,真的非常重要,但國內許多建商卻完全忽略隔音重要性。在購買房子時,建議特別針對隔音問題,仔細詢問建商,必要時應加註在合約書中,屆時才有保障。

https://tw.house.yahoo.com/news/%E3%80%90-%E8%B2%B7%E5%B1%8B%E8%A1%80%E6%B7%9A%E5%8F%B2-%E3%80%91-%E6%96%B0%E5%A9%9A%E9%A6%96%E8%B3%BC%E6%85%98%E9%81%87%E9%BB%91%E5%BF%83%E5%BB%BA%E8%A8%AD-%E9%9A%94%E9%9F%B3%E5%A5%87%E5%B7%AE%E7%84%A1%E6%AF%94-190816145.html
不知道為什麼不是新竹縣的case , 就不要po ?
難道新竹縣的建商比較有良心 ?哈哈哈!
linzu3312 wrote:
後來,在住戶建議之下,管委會自行找有公信力的建築公司針對大樓的建材進行檢測評估,查看建商是否偷工減料,果然,建築公司前來勘察檢測之後,發現建商竟然使用“輕質灌漿牆”做為戶與戶之間的隔牆,這種材質通常是做為室內自行隔間的材質,隔音效果差,另外樓地板厚度也嫌不足。...(恕刪)





linzu3312 wrote:
難道新竹縣的建商比較有良心 ?哈哈哈!...(恕刪)


不清楚建商有沒有良心, 但以新聞來看, 用比較的來看, 新竹縣的建商在隔音的設計與建材上的確比你的案例來得有良心
我也有經歷過. 搬進新租屋, 白天還沒感覺, 晚上夜深人靜要睡覺時, 居然可以很清楚地聽到隔壁在 "打呼" 的聲音!? 真的是太誇張了, 我猜我的床和隔壁戶的床很有可能是平行放著, 中間只夾著一道牆. 牆壁居然會薄到連打呼的聲音都擋不住, 唉...........

ryanku wrote:
不清楚建商有沒有良...(恕刪)



哈哈哈,好建商都在新竹,
2010-08-03 共構大樓輕隔間 居民飽受噪音苦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台北捷運景安站和還沒完工的新莊線先嗇宮站,都是共構建案,每坪高達40萬元,不過,每戶之間的隔音牆,竟然是室內裝潢用的輕隔間牆,隔音效果奇差無比,住戶提出抗議,建商則澄清表示,已經補強隔音措施。
  輕隔間牆是用沙、水泥和保麗龍混合而成,隔音效果非常差,通常用於室內裝潢,而在台北捷運景安站和未完成的新莊線先嗇宮站,是共構建案,住戶之間的牆壁竟然也是使用輕隔音牆,有居民不堪噪音互相干擾,甚至有人需求助於精神門診。

  每坪40萬元,將近300戶花了800多萬買房,但交屋2年下來飽受噪音困擾,居民為此向建商提出抗議。建商客服經理林鉅益表示,「在台灣並沒有清楚規範,隔音到底是要多少才是一個標準。」而目前已經提出將隔音牆補強加厚的計畫,或是每戶賠償2萬元,不過,由於隔音牆補強加厚可能會佔據室內空間,因此目前有32戶拒絕接受,近20戶準備提出訴訟,和建商在法庭解決。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