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鄉有溫泉, 懂地質的人一定知道溫泉的意義,
其實也代表尖石鄉下方地殼較薄, 可能相當接近岩漿,
如果從 Google 衛星圖看尖石山, 可發現像極了火山遺跡,
震央在火山口附近的潛表層的聚集性地震, 意味著地底下火山活動開始變的較活躍的徵兆,
當然不可能一夜之間噴出岩漿變成活火山, 但是因為該處地殼較薄 (所以地震型態為淺表層),
加上連接斷層延伸, 就有可能不斷引動斷層錯動, 加速斷層帶附近岩層張力能量堆積與震動,
而提高引發斷層附近大型地震的頻率.
值得注意的是, 竹北地區或是地理上廣泛的指頭前溪出口處,
是由淤沙堆積所成鬆軟地質, 南北兩側由壟起的斷層上盤所圍繞, 猶如兩端地質反射板,
若經歷震度較大而震央也只在稍遠處的地震 (如尖石) 發生時, 其它地方上也許尚感受不到劇烈破壞力,
但是其地質條件宛如一個彈簧床, 容易堆積能量形成強烈波動, 加上大樓林立有惡化震波趨勢,
亦即所謂的盆地效應, 相似的台北也是這樣的地形, 只是台北盆地區域較大, 盆地內反射波頻率較低!
墨西哥城早期也是一個由淤塞的湖所堆積成的盆地, 1985 年在 400 公里遠處的震央發生 8.1 的地震時,
震波傳到墨西哥即造成市區大樓嚴重傷害, 反而周圍城市破壞甚小.
所以建議縣府應於尖石鄉附近及早建立地震監測網,
委託有關單位審慎評估其地表下的地層活動狀況, 為通過竹北南方與新竹市的斷層帶及早做防備!!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