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業不僅帶動新竹區域發展、產業蓬勃,也拉抬房市,新竹地區因為多年來的開發,都市計畫內的土地已趨於飽和,新竹地區過去每年平均預售屋待售量高點為1萬戶,低點大約是6千~7千戶,但目前竟只有約5,400戶待售量,屬於歷史相對低點。由此可知,新竹地區的預售屋供給已呈現不足,主要是都計內可開發土地減少,蛋黃區可開發素地稀缺,因此新竹的預售大樓可說毫無賣壓,且可說是供給不夠、供不應求,甚至這幾年不少都計外的案子都湧現了....大家怎麼看?
一萬戶的預售屋待售,每戶不用多,就算3個人就好,這一萬戶等於可以容納3萬人口。新竹市人口多少?才45萬。所以真實的情況:不是現在的五千戶預售屋太少,而是過去的一萬戶預售屋根本「多到爆炸」!再蓋啊再蓋啊預售屋根本已經是多到爆炸了,是因為台灣的低利率,所以建商才拼命蓋。這就是事實!套牢仔一天到晚在喊「啊我新竹幾年前買的 現在已經賺xx%了」你真的有賺那麼多???少來啦!什麼叫賺?「有買進有賣出」才叫賺啊。你現在去賣賣看,到底有沒有人要用你「想像」中的高價去買你的屋???大家都不必裝你去年底以前沒趁高價賣出的人,現在早就在後悔了。你只能不斷地用「啊我帳面上賺了xx%來安慰自己」但你心知肚明「幹...我現在不大降價,這房子根本賣不掉...」於是你只能繼續催眠自己「台灣過去30年來房價就是一路向上...」,給自己壯膽。我懂 我懂 這怪不得你誰不希望大賺一筆以後好好享受人生呢?時間還不晚你現在早別人一步大降價賣掉,還是有賺的。當然沒有你想像中賺那麼多,但至少你還是賺的!你撐越久,你越晚賣,你只會更加後悔。
有人繼續吹好了,有買有賣之後,才叫賺,笑死。賣房買了 4000 萬(還不知道房那來的,是不是吹的), 買了債券 4000 萬,這還可以得出手上仍有有 4000 萬現金去逍遙?這種買賣帳面上是怎麼算出來的 ?要不要解釋清楚來?
三不平 wrote:套牢仔一天到晚在喊「啊我新竹幾年前買的 現在已經賺xx%了」 你真的有賺那麼多???少來啦! 什麼叫賺?「有買進有賣出」才叫賺啊。 你現在去賣賣看,到底有沒有人要用你「想像」中的高價去買你的屋???...(恕刪) 隨手查了一下實登結果是:有欸⋯ 高價一直有在成交⋯
我知道的是,目前卡在4000萬。所以很多成交是 壓在4000萬內,但仲介的服務費給現金。所以實際付出的是高於4000萬。是我買不起,但還是有人買得起~tuan88 wrote:隨手查了一下實登結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