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魯蛇看了房市一段時間了!
為什麼新竹市的房價感覺就是很撐⋯⋯?
比起2014,有一些新房,建商是有略降10-15%,但整體來說還是貴,而且都是大坪數的在降,小坪數的反而沒啥跌。 (個人觀察)。
朋友說: 新竹老市區沒土地,建案少,沒大型重劃區!加上新竹平均所得高,造就現在這狀況!
本魯最近很關心唯一的重劃區「金雅」,發現很奇妙,鴻柏的3房開案沒2個月,3房賣光⋯!
它旁邊的建案比它便宜2-5萬/坪,竟然賣不完?
(要是我的資訊有錯誤,歡迎糾正)
別鬧了,鴻柏這建案抓25萬成交的話,少說總價都在1100以上!這價格可2個月內完銷,新竹人買房是看建商,不看錢的膩⋯?
有沒有人對新竹市房價漲跌或有哪個建案有想法,歡迎討論一下阿!
雙薪小家庭年收入150w存一半75w來算,5年就有約400w頭期款、也能負擔1000w-20年的5w以下房貸還綽綽有餘。
所以基本上只要地點ok、品質ok別說1500w,甚至2000w以下的都很好賣。
所以罵歸罵,只要大家有買房需求,房價就是不會降,這是供需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
我真的超帥 wrote:
別鬧了,鴻柏這建案抓25萬成交的話,少說總價都在1100以上!這價格可2個月內完銷,新竹人買房是看建商,不看錢的膩⋯?
有沒有人對新竹市房價漲跌或有哪個建案有想法,歡迎討論一下阿!(恕刪)
樓主南部人厚~~
新竹有一種很特別的文化
就是很多人會去搶比較有口碑建商的三房產品
新竹工作機會多 有著很強的新鮮肝群聚效應
這些新鮮的肝往往工作個三五年成家後 小家庭買房的實體需求就一一浮現
衍生出新竹建案的搶紅單文化 特別是低總價的三房產品
這在早些年六七年級出社會 那個房子隨便買隨便賺的年代(一年出生40萬的年代)
這些都是可用很少的資金賺一大筆 還不用繳稅的管道
打房這幾年來 租稅漸漸轉型把漏洞補起來了 房地產也就開始冷清了
但新竹地區仍然有這些實際的需求存在
因此房價相對其他地區有撐 但撐也是撐在低總價的三四房產品而已
目前高總價的豪宅其實已經修正的一蹋糊塗了
放眼未來 隨著八九年級出生數的下降 全台房地產勢必還要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可以預期的這波修正行情, 未來也會從高總價的豪宅慢慢蔓延到一些主流的房型
看看日本的經驗就可以一窺未來台灣的趨勢了
唯有新竹在需求的支撐下 三房的產品特別有撐
套一句房仲常講的一句話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價格修正到一定程度 往往就會有需求浮現
所以三房低總價的房子在新竹賣很好不用太意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