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新竹前瞻軌道建設報告書

新竹輕軌議題持續發燒, 最近大家開始熱烈討論路線圖, 但這中間誤會可大了~

首先乾脆把前瞻基礎建設 - 軌道建設報告書放在這裡一次讓大家看個夠:
http://event.motc.gov.tw/home.jsp?id=1658&parentpath=0,1649&mcustomize=&websiteid=201705040001

喔喔, 找到了, 在這裡! D10新竹環線輕軌(資料來源:新竹市政府提供)

其實這根本是許明財2014年的版本, 在這之前就已經有過四版新竹輕軌捷運規劃書了。
從童正男到許明財, 每個市長都曾出過當朝的版本, 只是20年來一次次被中央打回票。

所以現任林智堅很有可能會推出自己的第六版規劃, 也就是真正的環狀輕軌。 只是因為新版規劃書尚未出爐, 所以可以先用目前已經發行的最新版呈報中央, 表示可行性評估已完成。也就是2014年這個版本, 事實上連這版本也還在期中報告的階段(2016年6月)而已。

先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的新竹捷運們都長什麼樣子好了:
初版: 民國86 年1 月「新竹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規劃」

新竹前瞻軌道建設報告書

二版: 民國90 年1 月「新竹市輕軌運輸系統規劃及建設執行計畫」

新竹前瞻軌道建設報告書

三版: 民國96 年「竹竹苗輕軌運輸系統可行性研究」

新竹前瞻軌道建設報告書

四版: 民國101 年 新竹地區輕軌系統建設計畫申請書

新竹前瞻軌道建設報告書

五版: 民國103 年 新竹地區輕軌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可行性研究, 也就是這次呈報中央前瞻計畫的版本~

新竹前瞻軌道建設報告書

好的, 既然將來林智堅會推出自己的版本, 路線規劃和站點設置很可能就會依循之前公布的環狀線示意圖連結新竹舊市區, 科學園區, 新竹高鐵站和竹北市區了!

新竹值不值得輕軌建設? 家戶年所得全台前三名新竹市和新竹縣包辦兩名, 僅次於台北市。 擁有百萬都會人口, 新竹科學園區可說是台灣半導體支柱, 還是全台唯二人口高度正成長的都市。

連淡海安坑輕軌都獲核定動工了, 新竹的主客觀條件應該更優才對!

蓋輕軌要300億, 看起來新竹市已經下定決心要推動, 但新竹縣因為經費問題還在猶豫。無論如何規劃應該要做到最好讓輕軌可以真正發揮功能, 等了二十年的輕軌若是再錯過恐怕中央也沒錢再蓋軌道建設了~~


2017-06-13 19:50 發佈
jfu wrote:
新竹輕軌議題持續發...(恕刪)


那不要給半套

要就中央全額負擔, 不是留個四成以上要地方出資

還有為蓋而蓋, 後面會是災難

這只最終上繳報告中運量也很敢掰


在看運量之前, 下面是有輕軌與沒輕軌的差異比較表, 看來挺符合市長認知: 市區公車是種不方便沒效率的運輸工具! 因為目標主力是想要把公共輸運的人次移轉到輕軌上, 移轉開車跟騎車改搭輕軌少的可以[最後一里輸運從輕軌站出來後是要大家改騎u-bike還是滑板車上下?]

國外就舉個史特拉斯堡市城中區禁汽車與其他私人機動載具, 鼓勵路面電車跟軌道搭配, 竹市卻是要削減軌道以外的公共輸具運能????

就以竹市科-竹科走廊該列來說, 沒輕軌前搭公車與其他公共輸具的一天就有4.5萬人 , 而有了輕軌後3.1萬人將由公車等輸具自然改搭輕軌, 而其他騎機車的降減一萬人改搭輕軌, 開車的降減八千人改搭輕軌, 這樣七輳八輳的搭輕軌就有五萬人起,

一人一四輪量還是很大呀, 還有8.4萬人開車, 這樣要如何減輕竹科塞車問題? 更何況這只輕軌是以平面為主, 與公車跟汽機車爭道耶



更別提其他竹科-竹北, 新竹-竹北走廊有輕軌後由其他輸具自然轉換改搭輕軌的更是少的可憐


呈報用這版本,那要怎麼相信小堅市長將來會推自己新的版本?

jfu wrote:
五版: 民國103 年 新竹地區輕軌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可行性研究, 也就是這次呈報中央前瞻計畫的版本~...(恕刪)
jfu wrote:
新竹輕軌議題持續發燒...(恕刪)


一版,三版最優,最不繞路,是吧。

jfu wrote:
新竹輕軌議題持續發...(恕刪)
第一版,是最直覺的版本,再繞進或加個園區分線就不錯了
當政客挾行政資源以運量不足否絕新竹提案,當政客以"軌道建設不能只計算赚錢與否"來支持自身及選票利益時,新竹人自覺養不起而可能的經費轉移剛好可以成就政客之肖想, 新竹人真是以德報怨啊。
下雨天,觀察新竹需不需要大眾運輸的好天氣。到底是雨下越大,從冒雨騎機車轉移到公車亭待避搭公車的通勤族多,還是涉水搭公車轉移到雨裝加拖鞋騎機車的通勤族多。

ywang724 wrote:
自駕車量產 通用領...(恕刪)


不要忘了輕軌也可以是某種形式的自駕車, 營運將近20年的文湖線就是, 而且有專用路權更準時更安全。
其實蓋輕軌正反意見都有, 歸納起來還是錢的問題, 這就要看中央能支持到什麼程度。

現在行政院覺得大新竹環線輕軌對地方是好的, 所以鼓勵去做。但新竹縣另外提出的清單被打槍, 所以變成想要的政府沒給, 不想要的被硬塞。很像小時候段考得高分想要超合金玩具結果被帶去書店買兩本故事書回家這樣...

其實新竹環線輕軌還是要看路線規劃是否合理, 這影響到運量和自償性問題。另外新竹縣市也真的對國庫貢獻良多, 行政院總不能讓人有以人口(選票)來衡量補助款的觀感!
很多人的意見都是說
先使用先導公車測試運量
但往往卻忘了民眾不愛坐公車的原因
公車的致命問題就是與一般車輛共用道路
導致公車與所謂的先導公車無法"準點"
讓搭車的乘客興趣缺缺
若要提高搭車人數與意願
就是要公車轉用路權與優先號誌
就會變成BRT了
看到BRT就會變成謾罵、爭執


但要確實掌握乘車人數
最好的方法真的是BRT測試
並且班次要密集,轉用車道、優先路權
雖然道路使用車道會縮減
但這也是未來輕軌完成後的車道數量
也能提前反應未來可能塞車的窘況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