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煙囪可以躲過921地震沒倒也是奇蹟......
位在新竹市建美路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大煙囪前天傳出有失蹤人口死在廠房內的意外,市議員張祖琰及豐功里長翁秀瓊今天說,日本海軍燃料廠既已被列為歷史建築,文化局就應好好整頓維護,不要讓此處成為垃圾髒亂點及吸毒者窩藏處,呼籲市府及國防部派人整理,不要成為市區毒瘤。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的管理單位是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文化局為保全文化資產,已在該區設置圍籬,並在巷道裝設8支監視器全天錄影監控,並與國防部達成協議,該區住戶只要出具「完成點交證明書」即可不用拆屋就可領取國防部核發的自拆獎金。不過,目前還有2戶未完成點交程序,才會留出入口,方便住戶搬家。
文化局已請國防部通知住戶儘快完成點交作業,未來會在巷口設圍籬工程,且已爭取經費進行調查研究,未來也會進行大煙囪結構體修復補強工程,打造結合戰爭、教育、文化等特色的眷村文化園區。
對於在海燃廠區內發生的不幸事件為個案,警方已調查出死者是石姓失蹤人口,經檢察官查驗無明顯外傷,現場也無藥物,純屬意外。
新竹市前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俗稱大煙囪)昨天被文史工作者發現一具早已發黑的遺體,經確認身份為58歲石姓男子,當地居民聞訊怒轟「文史工作者說這裡是文化古蹟,卻又讓這裡雜草叢生、變成社區最黑暗的角落」,盼能將這些建築全部拆除。
針對全區保全,新竹市文化局已請國防部通知住戶儘快完成點交作業,並取得國防部同意,將於近日完成建美路24巷口圍籬工程,以圍籬保全全區。
豐功里長翁秀瓊說,8日有文史工作者踏進大煙囪旁保留建築履勘,聞到臭味、循線才找到坐在角落、失蹤多時已死亡58歲石姓男子。家屬指出,1月就不見石男蹤影,1月14日已向警方報案失蹤,疑似他走至此處突然發病,死在平時渺無人煙的大煙囪裡。
翁秀瓊說,大煙囪與俗稱「寡婦樓」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一號廠房相距約150公尺,都是日治時代留下的建築,民國四〇年代作為國軍眷舍使用、而「屋中屋」是在民國六〇年代才出現。
「建築要留就一定要派人管理啊,不然一定出問題!」她怒轟,文史工作者主張這裡是文史遺跡,卻又棄置建築物被荒煙蔓草埋沒,欠缺整理、管理的結果,反而成為宵小、毒蟲的聚集地,當地居民根本不趕靠近,成為社區最黑暗的角落,真的沒有古蹟價值,呼籲「全部打掉吧」,請文史工作者聽聽居民的心聲。
市議員鍾淑英指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到底是不是古蹟?文化局審查委員會要等到本月12日、中原大學教授趙家麟研究報告出爐才能進一步鑑定,但說是文化重地卻又不加以維護、管理,才讓這裡會成為治安死角。
文化局表示,「忠貞新村-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眷村文化保存計畫案」在103年獲得國防部「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計畫」競爭型補助3400萬,另也正同步進行「海燃廠大煙囪結構體修復補強工程」,期能將本區打造為結合戰爭、教育、文化等特色的眷村文化園區
石姓男子經檢察官相驗無明顯外傷,現場也無藥物,研判是突發疾病死亡,純屬意外事件。
2016-03-09 19:47 聯合報 記者蔡昕穎╱即時報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