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另一篇,心有戚戚焉
我是新竹人,原本跟父母同住,最近由於小孩大了,有購屋需求,開始看房
兩夫妻雙薪家庭,非園區,2個小孩,合計年薪約150~200,沒有富爸爸,一切只能靠自己
對於住新竹的朋友們,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多少人的心聲:買不起房!!買不起房!!
我父母原本居住區域位於竹光路延平路一帶
這一陣子研究房子的心得是:
新屋搶翻天,蓋好馬上漲翻天,投資客把房子當作商品丟來丟去,每丟一次就漲個幾十一百萬來著
二手屋表面上成交熱絡,但是真正的好物件一出馬上消失
放在那邊乏人問津的,就是一堆小問題小瑕疵
附近大樓不就這幾棟:賣不完的美學院,小瑕疵的21系列,開始淪為租屋的彩舍新世界和百達斐麗,各有各的優點跟問題。有打算賣的價格開高高放在那邊,也買不下手。
(原本相中同事要賣的二手屋,後來同事知道我有興趣之後,把我拉到一旁說:自己人就明說,該大樓有租屋客吸毒,毒會沿著浴室通風管到處亂竄,報過警也沒輒,警察說人家是關著門也不能破門而入。住在那兒等於每天都在吸毒,沿著經國路的大樓似乎都逃不開這樣的命運......)
我知道講完這些會被炮,但是我只是想要找一個看起來可以安居的窩而已。
進入新建案的接待中心,銷售人員聽到我們夫妻的職業、想購屋自住之後,
馬上從笑臉轉變成面無表情:
「
新竹市區的建案都這個價格,你們看看啦,自住可能比較不建議,投資也許會有增值空間.......
有興趣的話再談囉.....
」
然後就不太理我們,走到一旁去了.....XD
每次看完新建案都被羞辱一次,只好從二手開始看起
看到房仲都開口說:
「
大樓住戶就是勞工階級,不可能都是園區的啦......
」
天阿,我並沒有要求住戶要園區的阿,我實在有點想揍這位房仲....
新建案至少1200起跳,舊的二手也至少700起跳
我真的想問,新竹市這些動輒7百8百1000的房子,到底是誰在買?
我記得民國80年左右,還有無殼蝸牛的團體出來怒吼
現在?反對黨呢?
不然值森園也可呀~~當初美人聚這透天也號稱750萬起呀~
連當初開賣的鴻硯也不到20萬呀~~ 怎會買不起~
家庭年薪達150~200萬~~就以180萬來看~~絕對足夠了呀~
妳達到100年新竹市平均家庭所得148萬以上耶~~
我覺得是你理財觀念還在跟以前一樣~~以為無債~還完全部貸款~跟以領死薪水有關~
房子也是資產一部份~負債管理要多學著些~~電視上那些有錢人~每個都有負債~
雖說淨資產他們仍是正的很多~~不過~時代再變~經濟行為也再變~房子本就是商品的一環~
從古至今從內到外~都是這樣~~~ 但妳負擔的起的絕對還有~~
如果妳都這樣~那台北人怎辦~別忘了~台北房價是新竹的三四倍~賺得也只比我們多一點而已~
說是交通方便~商業繁榮~ 但妳看一天在台北的交通費就多少了~光出家門捷運來回一趟就40了~
40換成在新竹騎摩托車~可以騎多久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