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四年的努力嘗試之後,不受市民喜愛的世博館的營運終於告一段落了.
一切都得歸功於許前市長的好大喜功,缺乏審慎的規劃能力.
接下來換現任的市府團隊需要出來收拾殘局.
這件事情若處理得好,小弟認為林市長團隊的第二任就沒有問題.
反之,就得面臨嚴重的考驗.
希望在釐清各項權利關係和妥善處理結束營業後之問題.
這區域能以新的面貌,再度提供市民一個有用的環境空間.
------------------------------------------------
而我相信版上很多可能已經去過世博館了,雖然還沒有正式營運.
但基礎環境已經完成,有親自去走過的人對整體環境應該都有所了解.
在園區的大小和設施設計都確定的情況下,
接手營運的廠商能有什麼變化,實在令人難以期待.
世博館花了14億的預算,這不是筆小數字.尤其對財政困難的新竹市來說.
小弟將幾個預算規模相近的公共建築整理一下.
大家可以看看若有這樣的預算,
新竹市原本可以增加怎樣的公共建設.
可能是座文化中心或是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

此外提供2010遠見雜誌的調查資料給各位參考:

此圖可以看得出來在各縣市評比新竹市民是喜歡閱讀的.
但新竹市擁有全台最小的文化中心和市立圖書館.
且公共圖書提供的資源也是倒數的.
市民不該擁有更好的圖書館嗎?
或許有人會說,世博都蓋好了也要營運了.
再來比較這些有什麼用.當然已經是沒有用了.
希望營運後別再用市庫去補助得標廠商門票.
坦白說如果市民都不願意花錢進去看,
就別奢望會有陸客大老遠的花錢要來觀賞.
再看一次市府所說的"台灣館願景"
一、打造新竹市的「信義計畫區」
二、國際旅遊點
三、旅客必留之地
四、台灣旅遊新亮點
五、台灣之窗
我只能說真難為了寫這企劃案的人,目標二~五都是一樣的東西.
只有一個發光的燈就想要吸引這麼多遊客,這樣的信心和評估不知道麼麼來的.
小弟認為新竹市就是因為沒錢,所以更該評估仔細了解地方需求後才進行建設.
花錢投資天燈館期待潮水般的觀光客,
不如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