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過新竹市北門街.....看到有一些工人在施工以為終於要好好保護這些古蹟......原來是這樣保護法.......國外不用多說修護對待古蹟的方法.... 當官員有錢出國考察辦活動卻說沒經費維護這些古蹟時, 我只感到汗顏......
bbJohnny wrote:今天路過新竹市北門街...(恕刪) 不然你覺得呢? 該把裡面的人請出來, 然後對它塗塗抹抹施工, 然後開放參觀?裡面還有人住, 它仍是民宅, 屬於私人財產看過太多大陸所謂的修護古蹟的方式, 幾乎是等於重建了...但至少這個是先能維持原狀, 不至於因風雨而損壞...
mrtuv wrote:不然你覺得呢? 該...(恕刪) 應該是說: 尊重原有住戶提供補助或協助修護,誰說修好一定就要進去裡面看? 除非原住戶希望開放供大眾參觀, 不然可以在外面觀賞古宅的美(別像台南那樣造成住戶困擾)修護美術品不是把它破壞完再造,而是該維護時就要作...我寧可不要政府辦煙火等等活動而把這些先人所建的藝術品好好保留到後世...孔廟也變得如此,看這些維護方式就知道主事者心態....
bbJohnny wrote:應該是說: 尊重原有...(恕刪) 這個爭議已經很久了, 到底是政府還是社會大眾不尊重古蹟? 或許是家族後代吧?拖延古蹟的崩壞時間, 讓更有智慧的人來解決...已經是"不是辦法的辦法"了..才前一陣子, 附近的一棟古厝也拆了, 低調地蓋了大樓豪宅.它拆下的建材都標上編號, 或許會再另覓地點重建吧
其實這樣的保護有意義嗎?在一堆水泥建築中,故意保存一間古厝,有何價值?難看畢了。國外保護古蹟是一整個街區或是一整個城市。像那時去巴黎或是一些法國的古城參觀。人家市區大多數都保留百年前的模樣。不管你內部如何現代化。外面都要保持的一樣。就算建材已經不同,只要看起來樣式和顏色相近即可。所以整個市區的外觀都跟明信片一樣。大家願意花飛機票錢去參觀一整個百年前的外觀。台灣的保護古蹟不是,整個都要留下來。百年前留下來的設計早就不符現在需求。裡面要改成現代化,不行,那怎麼住人?相對的後代子孫不願意住在古厝裡面。當然也就任由它崩壞了。旁邊都是四層樓的水泥透天。只有你一棟是矮透天。還是木瓦片和木材蓋得。都快蛀光了。
scott9282001 wrote:其實這樣的保護有意義...(恕刪) 我有親人定居日本京都..前幾年表弟花了很長時間溝通終於在古老的京都四條大宮,一堆古房子中買了一戶也獲得當地政府同意整修,外部整理得古色古香回復古貌, 內部則是現代化, 開放式空間跟可加熱式地板等等...... 我想說的是,政府對於這些百年老宅的看法與作法也會影響這些老宅古蹟住民的作法...當然都更變大樓賺很大....但是這些古宅代表的是先人的努力(或太會作生意?? haha) 如果就這樣不見了.根都不見了又要如何要人認同? 有沒有意義當然留給這些後人評定. 只是如果古蹟都不見只剩大樓林立,剩下的會是 ?? 希望這真的是政府要維修前的保護措施..... Hope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