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認為以自住需求量+2倍自住需求量(1倍給投資者玩+1倍住宅緩衝)還無法代表整體需求泡沫爆點,認為有人如劉前部長買個n戶,還有一般平民非部長級的也要買個3,4戶來幾個賺錢的屋兒子;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為如果供出租的房子多,以供需法則來看必會壓低租金,到一定轉換點後,進而拉走想自己買房的自住需求,所以整體總合需求還是一樣,長期來看資金往最有效率的地方跑,投資客不會長期買房養蚊子(必定壓低租金或降價求售刺激需求),3倍總體需求量其實已是很大了.
有在仔細看,仔細想的讀者應該會想問自住想買房的demand要如何估算?
各位想一下一般人在何時想買自住房?
1.結婚(扣除外配,再婚)
2.未婚離家打拼,獨立一戶(如新竹有錢的單身貴族或靠爸媽寶)
據統計顯示,台灣民眾75%結婚會買房(新竹縣市算高一點90%)
另外近年外籍配偶很多,一般是娶進來一起住的,不會買房;離婚後再婚多也不會買房的(多已買).
另據人口統計顯示台灣獨立生活戶每年不斷增加,研究其最大原因是未婚,其次是喪偶和離婚.
依以上足可自己作功課估算出自住的需求了
建照核發和使用核發請上內政部營建署資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