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限制型股票, 竹科人回到十年前的黃金時期的機會!

這是今天的新聞, 分享與各位, "限制型股票" 辦法約在3月底前公佈, 看看這個有沒有機會讓竹科人的收入回到十年前的榮景, 這樣大家就不必吵來吵去, 收入不購買房了
如果有機會讓收入回到十年前的榮景, 我想這是近5年來的德政啊!! 期待中!!

限制型股票新聞
2012-01-03 11:50 發佈
大家不要再砲我過度樂觀, 只是有感而發, 可以交流交流互換心得, 比起年收入120萬以上的新跪, 我是窮人, 我沒有悲觀的權利, 只有樂觀看待一切, 只能盲從老闆說的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說真的
我覺得年收120萬 真的不算新貴~
尤其是在背了房貸 有了小孩之後..

另外這個政策
對工程師來說 不一定是利多~
有的人反而愛領現金..

我覺得發股票
還要掛在網站盯股價 反而累~

而且綁股票 股票是會跌的
眼睜睜看著跌 又不能賣的話..囧!

有的員工 領的還是員工自己也要付少部分錢的股票
萬一要是2-3年後 跌破了的話~那就虧錢囉!


這和員工認股有甚麼不同啊?

是沒有分紅費用化和按照市值課稅的限制嗎?

影像 wrote:
這是今天的新聞, 分...(恕刪)


從整體來看.
現在的問題是整體需求不振.加上電子產業部分公司的毛利嚴重下滑.
不管薪資分配方式怎麼改.要再重回當年.為一方法就是產業結構改變升級.

idftw2000 wrote:
從整體來看.現在的問...(恕刪)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四十年前的紡織業是高科技, 單月單薪, 雙月雙薪, 三十年前是營建業, 業務開車後行李箱打開滿滿現金, 二十年前是電子業延續十年, 中間穿插了資訊業, 未來十年?? 雲端, 餐飲or手持互動裝置, 不知? 但總會有產業冒出來, 因為台灣人就是敢拼, 會變, 大時代的巨輪部會壓倒台灣人的創意與努力, 只是我們是否能跟到巨輪的腳步, 還是留在望穿秋水的鞋後!!

rom0011 wrote:
這和員工認股有甚麼不...(恕刪)


目前資訊還不多, 要多找找看看有哪些有利條件, 科技人or資訊人 最大的資產在於知識or資訊的搜尋與擷取能力, 有多些資訊就比較容易判斷這個消息是利多還是平平!!

影像 wrote: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恕刪)


大家都搞錯了吧?限制型股的意義在

"限制員工在一定期間不得轉賣,避免拿到配股就離職。"

這個法令是因應之前有員工告公司鎖住的股票不給他,政府才制定的法令

這個法令是讓企業"鎖股合法"

對員工根本不是好事情 ..
其實這個政策 還沒落實之前~
早就有很多科技業 要簽約綁股票了

比如:
今年的分紅股票
有1/2 1/3 ~要留著明年才能執行
離職就沒了

不過我還不清楚 兩者之間有無差異?
不用期待了,以目前的現況根本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榮景
現在的電子業有幾間還有從前十年的盛況?
況且也不知道是免費送你?還是讓你認購
與其被所兩年,還不如小賺就出場吧
現在大部分的公司對於分紅是越來越小氣了
就算是營收創新高,也就讓你認購股票賺個幾十萬
小弟不認為日後還有科技新貴這檔事情了
科技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不是像十年前
把自己的思想回歸正常吧
股票分紅化才是主因,不是綁股票


過去政府為了鼓勵產業發展,在財稅制度上特別優惠科技產業,依照現行會計原則,員工分紅屬於稅後支出,不需要列在損益表中作為減項。這樣一來,無論企業發多少紅利給員工,該企業的盈餘都不會因此減少

不將員工分紅列為企業支出費用,導致有些帳面上看來賺錢,實際若將員工分紅算入成本後,呈現虧損狀態,形成「肥了員工,瘦了股東」。為了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政府發布了39號公報,將於2009年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

http://jeddah.pixnet.net/blog/post/9658207-%E4%BB%80%E9%BA%BC%E6%98%AF%E8%82%A1%E7%A5%A8%E5%88%86%E7%B4%85%E8%B2%BB%E7%94%A8%E5%8C%96%EF%BC%9F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