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仲介業真的會倒店千家以上嗎??

剛才看新聞
看到~看到我房子的真價值~廣告的老板說
仲介業會倒千店

放到新竹來看~~
有這種情況嗎??

就我自己的觀察
新竹591的賣屋
去年差不多都在500左右
一直往上升
目前來到831..
己經超過台南市了

原本沒聯絡的仲介
這陣子也找上門了
還會一直傳簡訊.....
2011-03-25 21: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仲介業

kempshous wrote:
剛才看新聞看到~看到...(恕刪)


業配新聞

整件事就是唱戲..


領完年終就倒店..
馬英九都還在化妝等上台,配角就自己死了...

這戲怎麼演

整齣就是爛戲,亂唱戲,拆馬英九的台..

放話而已
不用太在意

話說回來,掮客少賺點,掮客店倒掉一些
對全民是好事啊

掮客店三步五步就一家
年輕人爭相跑去當掮客
才是社會之病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奢侈稅 恐爆4大副作用
2011/03/10
更新日期:2011/03/10 02:54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財政部奢侈稅草案預計今(10)日報行政院核定、3月底送立法院審議。房地產業者大膽預測,依照財政部版本,整體房市可能出現:資金外流、市場閉鎖效應、房價租金下滑及房地產業裁員關店等4大副作用。

原本昨(9)日要公開標售的台北市4件優質住宅標售案,包括:天頌、書香大廈、天母六偕、信義18,已宣布撒標,市場研判應與奢侈稅風暴罩頂的影響有關。

仲量聯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今日財政部送行政院的奢侈稅草案內容,為左右房市的「關鍵報告」;接下來,將可觀察今(10)日登場、堅持闖關的首都銀行大樓標售案,能否順利脫標。

不過,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他同意針對投機短炒客課徵奢侈稅,大多數民意好像也都認同;但是,奢侈稅這震撼彈一丟出來,短期內可能會產生資金外流、市場閉鎖效應、房價租金下滑及房地產業的失業率上升等,至少4大副作用。

張欣民建議,政府在新制正式上路之前,最好先做好相關的預應及配套措施,避免顧此失彼。

張欣民也直指,財政部版本的奢侈稅,存在4大爭議,其一是抓小放大,抓所有短期炒作投機客,但可能打到的只是財力較有限的小咖投機客,真正的口袋深的投機客、甚至是財團、壽險業,財力要撐過兩、三年都沒問題,根本課不到奢侈稅。

其次,奢侈稅是「正打投機客歪著房產業者」,正派經營的建商房仲已受到衝擊、非短線進出的置產客也不敢再有動作,市場一片冷清,反而投機客正趁機悄悄倒貨,出場避風頭。

另外張欣民也認為,奢侈稅最大的殺傷力在於流刺網效應,即大魚小魚全部一網打盡,未符合稅賦公平。第四,奢侈稅是莊家政府穩賺不賠,不管賺賠都繳課奢侈稅。

張欣民認為,奢侈稅最讓業界擔心的是市場閉鎖效應,因為不但投機客、置產客會因此暫時退出市場,連自住客源也會期待房價下跌而觀望。最近,預售屋工地出現退訂潮、或延遲簽約,都是這種預期心理。「不過一旦閉鎖效應持續發酵,房地產業者只能喝西北風了。」原本計劃大舉招兵買馬的公司,若市場萎縮,難免就得裁員關店。
--------------------------------
今天工商時報也有出來,寫得很好,提供大家增長見聞!

Razavi2020 wrote:
奢侈稅 恐爆4大副作用
2011/03/10
更新日期:2011/03/10 02:54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財政部奢侈稅草案預計今(10)日報行政院核定、3月底送立法院審議。房地產業者大膽預測,依照財政部版本,整體房市可能出現:資金外流、市場閉鎖效應、房價租金下滑及房地產業裁員關店等4大副作用。...(恕刪)


資金外流 => 流入股市 , 股票大漲

市場閉鎖效應 => 房價回歸合理 , 只會買賣更多 .. 降低貧富不均

房價租金下滑 => 店租下滑 很多以前嫌店租貴關店 , 全都
開更多店不是更繁榮

房地產業裁員關店 => 人力釋出到其他行業 其他行業可以找到更多人 .

這是大利多阿 .

工商時報記者怎會如此扭曲 ?

工商時報記者怎會如此扭曲 ?

資金外流 => 資金流出國外, 國內投資意願降低

市場閉鎖效應 => 房市交易清淡,民眾不願花錢消費

房價租金下滑 => 房租下滑,房東無力償還房貸,銀行呆帳增加. 就算店租貴便宜 ,民眾仍不願花錢消費

房地產業裁員關店 => 房仲近幾年來只猛K不動產經濟執照,沒有其他專長,轉職困難.

這是潛在利空,需要事前防範,不要等政黨輪替了再來後悔.

工商時報是國內一流大報, 不要小看人家的專業......
房地產業除非泡沫化造成金融危機之外,對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以北部現在的房價,就是應該趁著泡沫還沒有高到不能收拾趕快壓下去

再放任下去,只要國外經濟復甦,外資把熱錢收回去,銀行房貸資金一轉不過來

台灣的經濟立刻垮台

現在很多人只會喊: 趕快壓下去,壓下去,
至於怎麼壓卻從來都不管.

前幾天工商時報說現在的作法形同「通殺」,有「流刺網」效應.
舉例來說,
也許有一般的購屋族(不是專業投資客)為了自住考量於去年底買了預售屋,
但後來為了創業、家人開刀.....等因素急於變現,
「變現」是一般民眾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人家早2年買的現在變成屋都可以變現,
但有人運氣不好, 比別人晚一年買結果不能變現,
一方面不公平, 另一方面有「流刺網」效應, 影響一般民眾「變現」的自由.

Razavi2020 wrote:
也許有一般的購屋族(不是專業投資客)為了自住考量於去年底買了預售屋,
但後來為了創業、家人開刀.....等因素急於變現,
「變現」是一般民眾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R大是屬於這種情況嗎?如果不是就不要老是拿這些東西出來說嘴!

如果不是市場被投資客搞爛政府需要打房嗎?如果不是投資客買棟房子甚麼事也不做就等著錢從天上掉下來,政府需要打房嗎?投資客搞亂金融秩序之後再出來哭說社會的弱勢團體經不起打房?

那些投資客的嘴臉只能用"貓哭號子假慈悲"來形容...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