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篇文章
老實說感覺房價會漲也不是沒道理
很多買家都甘願花錢卻沒作功課
網路與現實中總是有一堆房仲投資客在炒作護盤
有沒有人有實際跟銀行確認過估價的呢
看來少之又少
小弟認為
銀行估價往往很準風險低也合理
怎都沒聽有網友分享過呢
至少小弟個人的經驗是這樣啦
去年開始看屋時,對房價一點概念也沒,看了半年多了,大概知道區域/年份/社區與房價的關係!
但是那也只是買方的認知,只要賣方不賣又如何
前陣子忍不住跟同事小小埋怨竹北的房子好貴喔
5年左右的3房,都開價700,她也只是微笑的回應說:若是她的房子要賣,一定也是開這種價格,賣房子本來就是要錢的啊!

不過,針對目標案件,出價前可以與熟識的銀行探聽一下,該社區銀行鑑價行情,最好能多問幾家,心裏頭有個底,最高上限數字為何!不過還是那一句,只要房價沒達到屋主的理想價格,大概也是很難買到滴!
就如竹北,5年左右新建案,能夠買到14w/p以下的社區,有幾個呢?可能連15w/p都買不到
中古屋 殺價空間縮至1成
2010/04/14
【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房仲業者昨天表示,央行3月確定不升息後,中古屋市場轉為賣方市場。
4月上旬議價空間從去年第一季的18.1%縮小到10.4%,出現「屋主價格硬梆梆、買方追價苦哈哈」的現象,而現在是1年來買方最難殺價的時候。
住商不動產統計歷年買賣議價空間與去化(出售)天數,發現本月上旬是1年來議價空間最小、去化天數最長的一段時間,顯見買盤出現質變;而反映在成交量上,比3月上旬略減2.6%,但北市反而量縮,減幅約在5.4%,北縣由於有自住買盤撐場,微增2.1%。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央行3月底的理監事會決定不升息、不調升存準率後,3月底市場買氣立刻加溫,但不少買方擔心在寬鬆貨幣政策與將到來的ECFA後,將永遠與房屋絕緣,紛紛積極進場,讓中古屋市場一轉成為賣方市場;不過走到4月初,市場買氣漸現膠著,以大台北地區最為明顯。
反映在大台北的買賣上,賣方態度轉硬,4月上旬議價空間大幅從去年第1季的18.1%縮小到10.4%。
徐佳馨說,現在這段時間是一年來買方殺價難度最高的時候;但反觀台北以外,議價空間變化不大,以高雄為例,議價空間和上季差不到1%,市場相對穩定,現階段大台北市場價格「獨硬」趨勢越發明顯。
去化天數方面,因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過大,買方相對於過去更形躊躇,大台北地區去化天數突破63天,是近年來最長的一段時間。
SONY
才能給銀行估吧 ..
那時買房屋時 是先付出頭款
拿到資料後
去地政單位確認該房屋先前是否有抵押 ..
查清體地房屋 有沒有 2胎 ..
後來 給銀行貸款 .那時就知道可貸多少
不過我那時 銀行只給 6.5成 先前問過 ..所以頭款就跟別人借 .. 其實那時錢不多下
竹北 體育館 那邊550萬可以買新大樓 , 竟買不下來 ..
朋友到是買下來 還去參觀過
但是 我記得是前面 3成已經付出去了 ..
對方房屋要交到代書那邊 .
過戶後
銀行才可能貸下款來
中間其實有段空窗期 對雙方都不安全 ..
畢竟房屋沒過到自己下面前 ,銀行不可能貸下錢
那表示尾款也是未到賣家上 ..
我覺得離譜的是 竹北..現在薪水沒漲2倍
但是 竹北房屋 翻了 2倍 .
都是出在於~誰比較急???
買的人急 還是賣的人急~
當然買方不夠團結 不夠用功
也是一個原因~
常常聽仲介代銷吹捧房價多高 就信以為真!!
有的人以為多看房子 就是做功課
但是這些沒經驗的首購族
看的房子多了~
也總是聽多方(房仲 代銷)在講話
當然都是好話~
久了 也會認為這麼高的房價是合理的
一衝動就買下去~加入買高不願低賣的行列!!!
其實最真實的成交價
往往該建案管理員伯伯 跟銀行估價最清楚
可以問到真實成交價
現在利率低 賣方很容易撐住
要找急售的~比較有用
偏偏物件到了仲介手上
仲介又會為了不打壞行情
不願便宜賣!!
舉例:
我就聽過那種屋主願意賣600
仲介執意700才賣~
寧可房子放著~
可能仲介方本身在那邊也有房子~
房地產就是這樣炒上去的
要跌~大概要等投資客資金周轉有問題~才比較有勝算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