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新竹市舉債空間少,是因為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舉債額度有差。有人認為新竹市養不起,所以新竹沒資格蓋捷運,而直轄市可以舉債比較多,政府補助也比較多,所以不用管他們養不養的起。

這種論點真是好笑,新竹市為何要繳稅幫那些直轄市養他們養不起的捷運?

是不是直轄市, 差很大 2

原本台中市的舉債額度只有五十幾億,一升格變成十倍,用這個來酸新竹市的舉債額度根本沒意義。新竹市的財政跟這些直轄市比起來還算是健全的。

這些直轄市舉債額度高有甚麼用,目前歲出比歲入還多:
2015 各縣市財政狀況評比 -- 融資需求-歲入歲出差短


這次前瞻計畫,這些直轄市的自行負擔金額是幾百億起跳的:
《前瞻計畫》預算不是 8800 億而是 1.5 兆—–光軌道建設經費就高達 9558 億元


目前這幾個直轄市的負債已經四個破千億了!加上這次前瞻的自行負擔金額,所有直轄市都將破千億。
各級政府105年12月份公共債務統計表 (初估決算數)
iepmis wrote:
新竹市舉債空間少,...(恕刪)


講很多次了

要嘛連合其他十五縣市立委與六都立委對戰要求把公債法縣市部份舉債上限拿掉, 還有財劃法拿掉對縣市補助款差異化, 要不就是有利直轄市這是現實

現行公債法對直轄市舉債額度是用百之0.5到百分之2.5, 舉債空間當然都比非直轄市高;

縣市舉債額度是共享百分之1.63, 換算後竹市平均只能有"千分之1.02"之名目國民生產毛額三年平均額的百分之五十舉債額度


現在連自籌款上哪生都有疑問, 養的錢更不用提, 機捷公司成立資本額三十億, 桃園市出資六成四, 新北市二成多, 台北市約一成, 要養一千多名員工編制

竹市? 不認為有那本錢

用舉債空間來講新竹市有沒有本錢蓋捷運,不代表那些直轄市真的養的起捷運,只不過現行的公債法與統籌分配款分配辦法保障了那些直轄市不至於因為舉債破千億而破產,不代表他們真的養的起捷運與還的起負債。

光看這幾個直轄市除了台南與台北之外,全部都是入不敷出,而台南的自籌財源比率只有四成左右,等於是大部分靠中央養,說實在,就算是目前的法律對直轄市極為優待,對一般縣市不公平,新竹市的財政表現仍是優於一些直轄市。
labbat wrote:
之前為了推動高架捷...(恕刪)


"二十年前沒有捷運的台北市,可以是二十年後沒有捷運的新竹市。結果咧?"

這部份大台北來看其實當時是已經路面上公共運輸已到一個壅塞瓶頸不得不蓋捷運啦, 大台北蓋捷運的遠因不是為了培養運量, 因為運量早就有

=====
早在民國56年,孫運璿任交通部長時就研究建台北捷運,後因經費龐大兼尚無迫切需求而擱置;之後因台北交通惡化,行政院在68年就要交通部儘速規劃台北捷運,待民國70年後,尖峰時期台北已是寸步難行,從國建會的與會學人、國內專家,到一般民眾,都要求儘速建捷運。當77年6月台北捷運第一個工程終於動工時,所有人都認為來得晚了.....

===

如有懷疑, 可以參考台北公車發展史, 在1970年代, 北市加當時的北縣整合公車開放超過一百多條公車路線, 因為有實際運量發展;


同時期新竹公車主要由新竹客運主導, 但路線不多也代表用量不高, 還不時撤線

台北市到了1980年代光忠孝西路上公車已經是車滿為患路面動彈不得, 到了後期實在無法不發展捷運

竹市在1980年升格為省轄市的光復路上就只有新竹客運在跑, 路面空盪盪, 當時連清大校園都還沒圍牆勒, 竹科也是在那時前後剛成立而已

基本上, 市區公共運輸運量起不來, 後面蓋下去任何軌道註定賠到破產


小客5509 wrote:
基本上, 市區公共運輸運量起不來, 後面蓋下去任何軌道註定賠到破產


這句話套在台北市之外的所有縣市都成立。所以除台北市之外,沒有縣市有那個屁股可以蓋捷運,所以也不用一直只講新竹市是養不起,而刻意不談其他縣市。

iepmis wrote:
這句話套在台北市之...(恕刪)


本版就是竹市版

講竹市養不起本來就事實, 又不住在其他縣市, 至於要說刻意不談其他縣市? 個人早就舉過高雄輕軌根本是自欺欺人要以此為惕, 搞到不行再來加稅撐營運? 你要我不要

===
資產移轉

自通車以來,高雄捷運公司平均年虧損約新台幣20億元[4],瀕臨破產。高雄市政府其後決定BOT合約,並於2013年6月4日獲高雄市議會審議同意[5],提前接收高雄捷運公司的機電設備,負擔每年銀行貸款利息2億多元[6],並免除高捷營運提撥折舊等年約18億元支出[7],並要求股東同時增資15億[8]。

高雄捷運公司修約後卻向修約人員發出1萬至10萬元不等的獎金,引發基層員工及社會不滿[9]。
====

竹市要玩這套?

小客5509 wrote:
講竹市養不起本來就事實...(恕刪)


這句話只是閣下自己的認定,是不是事實尚未可知。

為何要拿其他縣市來一起講,因為只講新竹市的財政不能讓大家了解全貌。

閣下只提高雄,卻未說明桃園、台中、台南的捷運是否養得起,反而只說新竹沒有他們的本錢來養,最近的講法是他們的本錢是可以舉債很多,新竹可以舉債少,所以養不起。

這種偏頗的說法竟變成閣下所說的事實?

事實是甚麼?

事實就是這幾個直轄市負債有四個已經破千億,加上前瞻計畫將全部破千億,而新竹市目前負債只有一百多億。

事實就是這幾個直轄市2015年只有台南與台北歲入大於歲出,其餘直轄市歲出大於歲入,2015年之前則台南也是入不敷出,但新竹市近幾年都是歲入大於歲出。

事實就是新竹市的自籌財源比率54%,比台中、高雄、台南還高,尤其是台南只有42%。

事實就是新竹市捷運目前規劃的路線運量隨便估算都可以超過每日五千人次的最低需求。


如果台中、桃園、台南的捷運可以養得起,新竹市相比之下更是沒有養不起的問題。所以不是因為在新竹板就不能談其他地方的捷運,而是這樣比較才能更確定新竹市根本沒有養不起的問題,如果台中、桃園、台南的捷運可以養得起的話。

iepmis wrote:
這句話只是閣下自己...(恕刪)



之所以舉出高雄輕軌是已開始營運, 你要個人全部都舉? 沒空幫你做功課, 其他直轄市軌道連個營運都沒發生, 是要舉個什麼?  閣下會不會太好笑了? 營運實況為何連個起頭都沒有要如何去印證? 還是閣下覺得用唬爛的運量就可以搞了? 只能說高雄有可能就是日後的波多黎各,

小客5509 wrote:
"二十年前沒有捷運...(恕刪)


還有某些惟軌道最棒論者以為波士頓最早輕軌兼具地鐵的綠線是為了培養公共運輸運量? 但跟大台北捷運發展是相同的即便相隔了八十年, 都是因為重點市區路面上horsecar車滿為患, 要有其他方案處理啦

一百多年前麻州波士頓是除紐約外東北部最重要老牌的通商口岸, 都市化也發展到一個境地, 但當時運輸上動力來源最高技術為蒸汽連個內燃機都沒有, 但市區一般道路誰在用蒸氣火車? 也不是每個市民打開大門就有自己的私人馬車=私家車四處跑, 仰賴的就是streetcar, 二匹馬為一單位拉著公共車箱四處載客, 不過當時這種以動物當動力的公共輸具平均動物壽命只有二年, 挺殘忍的, 到了1880年代,


====
By the 1880's, Boston's Tremont Street had become so clogged with streetcars that the wags of the day retorted that it would be much quicker for a passenger to climb onto the roof of their trolley and walk over roof tops of stalled vehicles to reach their destination. ….

http://www.mbta.com/about_the_mbta/history/?id=962

剩下的有興趣自己看, 簡單說
Tremont Street的街車(如下照片)日常算是塞爆路面, 可見運量發生有多高, 當局隨後花了一年時間調查並提供解決方案報告決定後續作法, 服務當時八十幾萬人, 後面才有首條正式路面輕軌暨地鐵線

還是同樣狀況, 市區運量有到一定程度後, 衍生的解決方案才有發展空間



小客5509 wrote:
之所以舉出高雄輕軌是已開始營運, 你要個人全部都舉? 沒空幫你做功課, 其他直轄市軌道連個營運都沒發生, 是要舉個什麼?  閣下會不會太好笑了? 營運實況為何連個起頭都沒有要如何去印證? 還是閣下覺得用唬爛的運量就可以搞了? 只能說高雄有可能就是日後的波多黎各,


新竹的軌道也還沒營運,甚至還沒興建,要如何去印證?請問閣下在此版講那麼多是在講甚麼?
  • 1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