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關埔地區教育資源不足,是不是家長過分的要求!?

樓主還很年輕吧,事情都想得很簡單,看得也少,遇到的壞人也少
每次看一些人為了就近入學炒翻天,就覺得,唉,老師校長才是重點阿,影響小孩的人格學業之大呀!
關於樂於折返接送這點,本人三種經驗都有
先是就近入學,同學也羨慕小孩住得近,奈何遇到一個非常有問題的導師 ,有在吃精神藥的,觀察1~6年級的學生老師,決定非轉不可,而且公立學校代課老師比率又高...雖然操場大,校園大,上班順路,學生越來越多..
再來,轉至私校坐交通車,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趕交通車,學校變小了,老師超好的,簡直是從地獄到天堂,美中不足的是覺得小孩弱化了,原本的積極聰明,學習態度都退步了
然後又轉至另一間私校,自接,就是每天折返的這種,說痛苦嗎,要早起當然痛苦,但是,看小孩恢復正常學習與玩樂,這些辛苦是值得的,甜蜜的負擔
你說的,問過折返接送的朋友說很痛苦??那你怎麼沒問他就近入學就好??就像竹縣,即使學區不夠唸,也想跨區唸竹市的學校,為何不挑竹縣更近的他校??所以遠近是重點嗎??
再說,看過市區其他家長,也是跨區讀的不少,明明學區內就是明星小學了,也要辛苦的跨區接送,等你小孩真的上學了,你會真正的感受到,還有比就近入學更令你頭痛傷腦筋的事太多了,到時候,你會真正體會到,當初堅持的遠近問題是很.....
即使是鄉下地方一樣,跨區就讀也有 ,是跨另一間鄉下小學喔,非跨至市區喔,父母小孩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遠近已不是他們在意的事了
不是覺得樓主有什麼不對 ,只是樓主有些質疑的部份是太主觀了,某些狀況是其他縣市不管市區或鄉下每天都發生的


.
我國中每天花30+分鐘走路上學。
高中班上有同學每天從每天搭火車到新竹後火車站+走路上學,單趟就要將近1小時以上。
除了建議可以搭乘市區公車之外,
對於調整學區,
希望樓主能夠像我一樣有那個毅力能夠努力5年看看,
或許可以打破快50年的學區亂劃分問題.
希望在學區這件事上,5年後的你可以超越現在的我.

另外,還是要推銷一下竹東台泥重劃區跟杞林重劃區的房子,
現在中正里幾乎都是竹東國中學區了,
不用在擔心去員東國中那個偏校就讀了.








edwarddhliu wrote:
我國中每天花30+...(恕刪)


高中班上有同學每天從每天搭火車到新竹後火車站+走路上學,單趟就要將近1小時以上。"

高中拿來做比喻可能不太恰當,
而國中跟國小比較接近.
" 通學步道的部分,學區/容量規劃得當的話,人人能就近入學,並不需要通學步道。
是妥協後產生的需求,市府要不能唸龍山、關埔的孩子去關東科園,
卻無法給一條安全的路,家長、孩子不能用走的
,勢必要開車接送,
如我們實測的交通狀況,現在已經很不好了,之後只會更差。"




以前我的想法會是在學校附近置產,小孩走路上學近! 
但是我另外一伴後來有小孩後! 要求是陪小孩上學! 
也不是讓小孩單獨自己上小學!(或是社區有組團體上下學規劃),即是就在對面一條街.
所以近不近已經不是考量點了! 頂多是近的話陪小孩上學後!還可以會來補回籠覺,不用浪費在車/路程.

所以如果附近學區 已有解套方案的話! 市府為了讓附近國中小 資源平均,這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避免又重蹈當初廣開大學的後路!
明明鄰近這麼近的距離都有學校資源可以用!
何必強調一定只念那間國中小! 如果為了讓更多小孩入學特定學校而規劃增加老師資源! 
萬一以後小學人數少了! 老師又面臨超額問題要處理! 

(kenny6687)
在我的觀念看來國中騎腳踏車或坐公車上學很正常吧
人口密集或分散,學校配置、上學方式不同,走路上學/搭車上學都很正常。
但在人口密集區要大家搭車去遠方上學,正常嗎?
未來光武、新科、建功三校都會滿,
以下同為東區的這些國中,都有一段距離,
培英 (4.3Km)/建華 (4.5Km)/育賢 (6.0Km)/三民 (4.7Km)
說真的,以新竹的路況,連大人騎腳踏車都不一定安全,何況血氣方剛的國中生。
不增加國中,等同強迫人口密集區的學子搭車或父母接送上學

重劃區在規劃時對於公有綠地、教育機構這些項目
都有固定的規範在,至少其他縣市不像新竹先讓人住進去了,
再來看狀況蓋學校...甚至…還在評估。
--------------------------------------------------------------------------------
(lifegogo)
從頭到尾看完感覺你只是希望政府能符合你的需求
整個關埔地區早在七八年前甚至更久前就已經有人入住了
以前沒有關埔國小這個選項
現在出現關埔國小,又被某些家長要求就近入學
當你們提出以「步行距離600公尺」為原則的要求
請問你個人認為公平嗎?
關埔地區七八年前沒有甚麼人煙
關埔今天會有錯誤的容量,調以前的公文來看,
也是教育處拿前六年關埔地區人口”出生最高峰”當作容量計算基礎
而且..我們從來沒有提過600m這個訴求,您的資訊有誤。
訴求:徹底滿足教育資源需求,共好才有可能都好。


在你孩子入學的同時還要求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注所以該增班該增聘教師
增班必須追加預算延長施工期
再者,因此增加的校舍未來該如何處理?
竹北市面臨相同問題的學校也是透過增加班級人數處理
因為預算和未來多餘的校舍都是政府的問題
你的孩子畢業後這些都和你沒有關係
少子化究竟是我們不能爭取學校的因,抑或就學不便會加重少子化這個果?
新竹市規定每班28人已經十年左右了,每班30人的正常編制,並不是要求得到過度的關注。

我從沒說過十幾二十年後竹科會沒落喔
現在入住的人正值生育年齡
但十幾二十年後這些人會遷出嗎?
以後這區的人平均年齡是四五十歲
請問未來入學人數是...?
 人口是會流動的,就業機會在這裡,生養孩子的人就會在這,何況以現在還有建案在興建的狀況下,人口的增加是可預期的。爭取校地、建校是恢復原有的配置。

看看facebook袋鼠媽媽日記 ⎯ 新竹市護苗協會的熱絡程度
https://www.facebook.com/hcfight.for.children/?fref=tag
或許你可以說大家工作忙沒時間表達意見只能逆來順受
但也可以解釋為其實沒有這麼多需求
這個部分您質疑的很對,的確看的人多,努力的人少。
也有那種排候補時怒氣沖沖找我們協助寫訴願,一抽到實驗國小秒退群組的人。
不過...有沒有需求是看數據的,數據明確顯示有問題。

而你們願意就讀其他學校時提出的通學步道
要縮減道路或是編列預算徵收土地,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可以參考一下台北市的綠色漆面人行道,只能期待新竹市府先願意面對問題。

對了,我本身也住在關埔區,未來也會面臨孩子就學問題
新竹市民雖然繳了很多稅金分配到的預算卻不多
我希望這些錢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建設,不是著墨在此
您有這樣的胸襟真的很了不起,不知道您細看新竹市的預算使用,會不會覺得火大?
新竹教育的預算一直都不足,預算都放在”看得到”的地方。
但不認同教育的建設、能夠避免交通惡化的建設,是沒有意義的。
----------------------------------------------------------------------------------------------
(merry go round)
老師校長才是重點阿,影響小孩的人格學業之大呀!
三種經驗:就近入學,遇到有問題的導師/轉至私校坐交通車,原本積極聰明,學習態度退步/轉至另一間私校,辛苦是值得的,甜蜜的負擔。
所以遠近是重點嗎??樓主有些質疑的部份太主觀了,某些狀況是其他縣市不管市區或鄉下每天都發生的。
很感謝您認真地分享您的心路歷程,但這個結論參雜太多變因了啦
會遇到怎麼樣的老師是不可控制的,但大概能體會您好心相勸的意思,
為人父母要時刻察覺孩子的變化,找到適合他的環境。不過現在是在不考慮這些不可控制的變因前,
爭取基本條件的滿足,不是說就近入學有可能遇到壞的老師,就不用去爭取。
P.S.您對孩子的用心,是讓人尊敬學習的榜樣
-----------------------------------------------------------------------------------------
(MFI-iAP2)
所以如果附近學區 已有解套方案的話! 市府為了讓附近國中小 資源平均,這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避免又重蹈當初廣開大學的後路! 
明明鄰近這麼近的距離都有學校資源可以用!
何必強調一定只念那間國中小! 如果為了讓更多小孩入學特定學校而規劃增加老師資源! 萬一以後小學人數少了! 老師又面臨超額問題要處理! 
附近學區的解套方案是指? 沒有解套唷,龍山/關埔每年每班都會擠35人,
不管國中小,真的很期待能做到資源平均,大家哪間都能沒差,
現在新科招不到新生,萎縮,砍資源,更加招不到新生,形成惡性循環,希望市府能重視這塊。
新科辦起來,問題會改善很多。


這段時間,越推這個議題,越想問問:
為什麼蓋學校前沒有做好人口評估?
為什麼議員們沒有發現這區的狀況?
為什麼民眾做公務員該做的事,還要被那些失職的人討厭?
為什麼有的候選人還沒選上就封鎖陳情的我們?
為什麼市府只有在對市長形象造成威脅時才有動作?
(民意信箱能搞定的話,誰要去上街抗議)

繳稅第一名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多的是拿工作上的高壓、家庭關係失衡、身體健康去換的。
現在連日常孩子就學、上班交通這些基本的事,都無法受到保障。
還要說服自己,這一切很正常,其他縣市也是這樣、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

教育要有進步性,新竹身為最年輕的城市,更該妥善處理教育相關需求。如何訂立更加嚴謹的相關法規,如何讓事情能回歸單純化,不再人治。

新竹相比其它縣市,有各種不足,體制內的教育法規,體制外黑箱沒有參考基準,連特教都很有問題,以上都有實例,再找時間分享。
黃敏甄 wrote:
(kenny6687...(恕刪)


你的解釋在看來只有一半有可讀性, 就前面來看

為何"但在人口密集區要大家搭車去遠方上學,正常嗎?" 有這種看法? 這話的立論基礎是啥? 背後有任何支撐這樣的說法?

小學一年級起就開始搭公車去上課, 中學騎腳踏車去上學也偶有為之, 一週騎過二天, 當年新北的中永和人口不會比東區來的少, 那年搭公車通勤距離3-5公里, 人口密集區公運本來就該扮演重要角色, 但新竹市公運只能說不怎樣, 背後當然有資源與習慣養成問題

若指的包括怕交通事故安全問題, 你可能太多慮, 在光復路上還是有看到學生騎腳踏車的, 大白天的安全還可以因為看的到, 中學生還要四處接送? 是沒有不可以問題, 但學習讓青春期孩子自立阿連搭車都不願意? 遠方是多遠?










上面圖表跟說明竹市交通事故裏還沒有因為"走路"發生事故, 連自行車在105年度尚無任何事故或者其他年度事故最低, 最常發生事故的載具種類正是機車跟自小客車 先講到這








黃敏甄 wrote:
未來光武、新科、建功三校都會滿,...(恕刪)


光武,建功因為附近的建案多會滿不意外,
新科國中會滿的數據跟推理何在?
之前就提出說明過這個學區的學生數不會增加甚至會減少.
另外,有空到竹東頭重里看看國中生上下學的情況,
不少竹東頭重附近的國中生都是念新科.
關埔地區七八年前沒有甚麼人煙
我七八年前買房,關埔已經入住很多人了
關長區有北歐三小國、新竹一號、六本木、原創、太謙、敦峰、有容
光埔區慈雲路左側已經有多少社區了你知道嗎?
再者,整個關埔所剩的地也不多
依照你的說法,我想關埔地區需要另一個新小學
甚至還需要一所新國中、一所新高中

人口是會流動的,就業機會在這裡,生養孩子的人就會在這,何況以現在還有建案在興建的狀況下,人口的增加是可預期的。爭取校地、建校是恢復原有的配置。
過了生育年齡的人難道就會搬走?
你覺得以現在的物價和退休制度,幾歲可以退休?
50歲退休?然後把房子讓出來給正值生育年齡的新鮮的肝?
我目前可是沒有搬離這一區的計畫

新竹教育的預算一直都不足,預算都放在”看得到”的地方
其實你當是個執政者看得到的地方才能吸引大多數民眾的目光(選票)
關埔國小不過是新竹市眾多國小中的一個而已

我國小走路上下學,國中沒有就讀戶籍地學區已經開始搭公車上學
高中也是搭公車上下學
到底有多不安全?
未來你的子女念高中時你也要求市府在關埔區蓋一所高中嗎?
還是要求市區把新竹高中、新竹女中搬遷至關埔?

教育重在身教言教
和樓主沒有交集
此議題不再回覆樓主

黃敏甄 wrote:
(kenny6687...(恕刪)



開版主就是所謂"護苗協會"成員之一(40個家庭為班底), 當初四五月抗議加找媒體弄版面作訴求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892-%E6%96%B0%E7%AB%B9%E9%97%9C%E5%9F%94%E9%87%8D%E5%8A%83%E5%8D%80%E5%B0%8F%E4%B8%80%E5%85%A5%E5%AD%B8%E4%BE%9B%E4%B8%8D%E6%87%89%E6%B1%82%EF%BC%8C%E5%AE%B6%E9%95%B7%E4%B8%8A%E8%A1%97%E7%88%AD%E6%AC%8A%E7%9B%8A/

在個人看來, 說穿就是新的關埔國小新生開班評估不足只有八班, 恐造成後續新生擠不進去, 連帶影響其他原有附近國小擴班納編導致衍生總量管制等等問題, 扯到國中怎樣都嫌多餘,

搞訴求但要是擴大恐懼跨大其詞就顯得有些離譜, 光關東國小新生一年級預計召開十八班那也只是最大量來看, 剛好親友小孩七月底轉學入關東, 註冊組提到目前新生一年級十三班, 一班控制在30人以內, 這個區塊小一新生確實有增加, 但也該沒誇張到會搞出好幾百個流浪一年級學生無法在重劃區附近入學等這種情事產生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