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新竹市區鐵路不能地下化?

中年奶爸 wrote:
哇嗚…在立體化線路未...(恕刪)


本來就可以預留,只要計算平均高架橋高度就可以完成路堤高架化。至於地下化早就說過幾乎不可能了,你去看看台灣有哪個地方不是直轄市還能地下化的,連台中這個直轄市都沒有地下化,你覺得新竹有可能成為第一個?

除了台北之外直轄市能地下化也只有都心帶,像新營、瑞芳非都心帶要申請高架化都有難度。省轄市喊高架化還比較能成功,如果一定要偏執於地下化就是現在新竹這樣。

就事論事,湖口有人喊地下化有成功嗎?你們真的該去查查全台立體化資料,沒有一個非直轄市的地段喊地下化有成功過。這就是現實,不是想就能成真。

如果新竹有當年松山虎平街平交道、員林靜修路平交道、南港昆陽街平交道、現在的台南青年路平交道等拿出七個八個高架化不是夢,但地下化還是很難因為是省轄市非直轄市。這點過去到現在都是如此,是早有根據並非毫無依據說地下化不可行。

新竹市就是省轄市,即使跟新竹縣合併也不足升格直轄市需求,這就是現實。要拿新竹市去比台南市、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去地下化就是不實際也難以過交通部審核。當然也早就說了,要鐵路立體化審核和經費都是中央並非新竹市的誰想要即可,這點無論高架化或地下化都是如此。

如果你還是堅持能開獎出地下化,請你舉證出哪個台灣非直轄市還能申請地下化成功的案例說來聽聽?不要光會質疑別人,你自己也要能舉證地下化過去案例哪個是非直轄市。

順帶一提,板橋過去能弄是因為台北市四專案之一的萬板專案,算是直轄市台北萬華區地下化延伸到台北縣板橋市。
中年奶爸
中年奶爸 樓主

六家支線不太能停!只能拉好新路線銜接新莊站再拆原軌…只是冰見哥都說我癡人說夢話 [大哭][大哭][大哭]

2025-01-16 23:44
冰見友樹

你提的工法都是要停止一陣子,拉新路線不是說拉就拉還能迅速銜接,你真的以為你提的工法可行嗎?

2025-01-17 0:34
冰見友樹 wrote: 本來就可以預留,只要計算平均高架橋高度就可以完成路堤高架化。
...(恕刪)


哇嗚…越來越神奇了!
請問哥是要算哪幾座高架橋的平均
就可以預留未來立體化的高架路堤?
算來看看算來看看
讓我們學習學習…
冰見友樹

我不想跟你討論了,你的討論一再附帶挑釁語氣

2025-01-17 0:35
中年奶爸
中年奶爸 樓主

奶爸我可是很重視您說大車站可以跟立體化相容這件事情,才這麼想搞清楚該怎麼先蓋車站再搞路線的工法啊! 怎麼這會兒說走就走呢? [大哭][大哭]

2025-01-17 1:19
Jacklin60 wrote:
以桃園、中壢車站為例,桃園車站一出站就一棟建物擋在那,周圍路小就算了,還只有雙線道
中壢車站則是人潮非常多,路又小條,造成人流車流高度混雜,交通不便
另外這二站除了人次都很多外,桃園-中壢這段也有不少平交道
為了交通安全,改地下化我覺得很合理

桃園當年如果不要亂搞什麼地下化,改線走未開發地段,採用高架,老早就通車了


cinnamon coffee wrote:
桃園當年如果不要亂搞什麼地下化,改線走未開發地段,採用高架,老早就通車了


還好桃園當年沒有亂搞高架化,現在才能得到地下化的機會。

現在大新竹都會區應該是縱貫線中尚未有立體化計畫的最大都會區,又是全國人口成長最快,全國家戶所得最高的區域,再加上從頭前溪到新竹市區之間在縱貫線兩側又可預期將有大規模農地將會透過都市計畫變成人口密集區,鐵道兩側區域的連接性又極差,全國現在已沒有一個區域比大新竹都會區還更需要進行縱貫線地下化了。
delenatii

再等20年,看會不會有~ [微笑]

2025-03-11 17:24
jetblue

查了一下, 桃園鐵路地下化通車2034年,整整蓋20年,但也知現在預測十年後完工, 肯定要延要追加可觀預算. 如果台灣人可接受時間和錢這樣花,中央直接主導全台地下化就省事了, 我們孫子來享受來還債.

2025-03-13 10:53
cinnamon coffee wrote:
桃園當年如果不要亂搞...(恕刪)


很難,你知道樹林搬遷立體化光是當地反對和南樹林直接廢站一事新北市三次談不成只能放棄的事情嗎?你要桃園這樣搬我看早就雞飛狗跳了。

鶯歌也是如此,有了板橋舊站之鑑,北部人哪有那麼好談。

就像某些立體派把搬遷說的那麼輕鬆,我差點以為在談對面的工法。確實只要有對面大量資金跟強制手段是很容易啦。但台灣要這樣,又是北部,除了某個姓黃的敢得罪大量文化資產派拆中華商場等弄台北捷運誰敢這樣搞啊?
冰見友樹

你去啊,跟我說幹嘛,桃園地下化正在進行比這邊一堆紙上談兵就像提新竹鐵路地下化實際

2025-04-09 3:30
冰見友樹

新竹連直轄市都不是就異想天開想要仿效台北、桃園、台南地下化,誰給的勇氣?你們說了算?

2025-04-14 17:21
因為支線那邊已經高架化了,在市區內又搞地下化很莫名,雖然也不是不可行,但我不支持地下化。在地底下的運營成本加上空調的需求,會有點貴。

大新竹車站我亦不贊成,因為中華路沒有改變,還是這麼窄…只是讓行人能夠通過前後站效益並不高,就只是個商圈開發的概念,對於交通究竟有沒有助益,我是抱持著疑問的。

高架化應該是比較可行的方案,也支持後續可以陸陸續續把陸橋拆了。雖然交通黑暗期很長…但我必須無奈表示,現在的新竹每天都是黑暗期。

無論是高架或者地下化,都可以讓車站本來只有鐵軌的兩端平行道路可以靠近變成井字型,四個方向都能夠靠近車站,對於動線的規劃會有幫助的。
只是,執行上可能困難重重
冰見友樹

關於你的留言大車站就會像新左營那樣在上方的空間設計,而且先不說是否最有效益,但目前最可行且最能減少徵收疑慮又避免交通黑暗期過久真的就是大車站方案。至於道路設計,要改善問題還是會出現在徵收。

2025-03-15 20:41
冰見友樹

大車站有興趣可以前往新左營、新烏日、花蓮等站看看,車站沒有前後站之分。且就實行難度已經屬於目前新竹最有可能實行的方案,相對立體化,也較不用面對徵收和交通影響,立體化影響六家聯絡高鐵,改線也是會影響

2025-03-15 20:48
岑寂夜空 wrote:
因為支線那邊已經高架...(恕刪)


以前內灣線還沒改建前就有給機會高架化,想要地下化的市長堅持要地下化最後談不攏。現在高架化都很難,光是徵收問題和內灣、六家線路線切換要停擺加上交通黑暗期也不能怪林智堅會想出大車站。因為大車站相對立體化徵收、完成難度較低也不影響六家線。

你可以去新竹市中心鐵路沿線看看有幾個平交道,想要跟中央唱反調要立體化中央會給過?屆時就是吃交通部效益太低否決。更何況,徵收問題只會比以前更難所以執行面完全不看好。

大車站平台對道路幾乎立體化的新竹市有幫助的,反而立體化只會讓原本立體道路回到平面,不但讓中華路更容易塞車而且紅綠燈變多也沒比現在好到哪。
冰見友樹

平面化之後道路要拓寬又是徵收問題,跟鐵路一樣,沒有到可以說服人的地步抗爭不會少,這不是這邊討論區那些異想天開說了就可以,更別說新竹鐵路兩側還有新型大樓,裡面多少住戶,要拆遷可沒那麼容易

2025-04-14 17:17
冰見友樹

另外我舉的樹林就是很典型當地居民反對導致新北市政府擱置的最佳例子,新北市直轄市位階比新竹市高經費也多,市區內也有瓶頸處平交道符合立體化,然而當地居民反對搬遷立體化導致計畫擱置卻也是事實

2025-04-14 17:19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