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libaby wrote:53坪?樓中樓?所以...(恕刪) 樓中樓...二層,不是夾層...有一個專用的露台~~~也因為露台這隱藏的空間,所以才賣到這價錢所以前面算的故意打折用16萬算也是這個原因...:)
2ya wrote:我知道版上很多台積的人, 一畢業就在台積上班, 普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長的怎樣.(因為跟台積的人聊天, 都發現對於買新房,吃好料,培養下班後的各種興趣,騎重機, 開飲料店, 開餐廳等等行為是理所當然的.)...(恕刪) 真的多數都這種感覺難怪代銷都會說買我們房子的很多都是在台積電、聯發科上班講得好像這些人買房都不殺價不做功課的傻乎乎就買了
太多類似以下論點....我一年也才1xx萬,我還是買得起房子阿只要這個也不要花那個也不要花,一年存個一百,十年就繳完了真的不知道該說這說法是好天真還是好傻還曾經有個代銷人員跟我說只要少喝點飲料就可以買得起就算一杯奶茶30,20年也才30*365*20 = 21萬9這連裝個系統櫃的錢都不夠,我實在是不懂這樣是有什麼差別其實房價支出應該佔薪水比重多少,還有到底犧牲多少生活才值得這都因人而異,但是除非你是不貸款用現金買不然做好風險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就像你股票也不會梭哈外加融資到頂一樣再來就是利息的部份多數人都沒考慮到,即便是900萬的房子貸8成20年,外加低利率1.9%還20年不升息20年後你還是會被銀行賺走150萬利息所以你的總支出並非900W而是1050W
spwspw wrote:看完另一篇,心有戚戚...(恕刪) 一名非園區的朋友工作約十年,未婚,薪資一般,<100,在竹北高鐵區30米路旁買大樓的店面投資,又在新竹市買戶電梯小華廈出租,又買一戶新竹縣的電梯華廈自住,當然有貸款,每年都自費出國當義工,現在準備再買一戶花東透天開民宿.
kcam603 wrote:太多類似以下論點.....(恕刪) 省錢買房付貸款的人, 不見得會覺得生活品質被犧牲,覺得生活品質會被犧牲的人, 就不會打算省錢買房,今天我買房, 不需要裝系統櫃, 有其它方式以更便宜又實惠的價格做到一樣的規格!!今天我除了不想喝珍奶外, 我也不需要每個年都出國去玩,因為台灣我也還沒走透透~~所以幾個問題得先明白, 不需要把自己的思考邏輯搞的這麼單純一言堂化,1. 並非所有人對於生活品質的定義都是一樣的!!2. 買間房子自己住, 不一定非得要住20年!!3. 買一間1000W的房子, 不代表你一定得在20年內擁有1000W+利息才能買房.4. 買房與住房在人生的這20年裡, 你的資產部位不會只有此單一事件的變化.5. 不見得非得以工作是否能夠保障20年來決定買房子與否, 因為如果個人無法保證有能力做到20年不斷炊的話,那基本上不只是買房,連結婚/生子與否都不應該做了,因為沒了工作,你怎養小孩,怎麼養父母咧?簡言之, 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 需求也不同, 也都對!就看你對於你自己的資產和人生是做怎樣的規劃罷了~~做而言, 不如起而行, 這才是解套的唯一方法!大陸劇"蝸居"這部片就有答案了! 還不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