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layy wrote:
公道五第二期工程
這個花了192億?
小而美,結果好像都亂花......
不管如何
請問你,可以不可說明一下到底最後的192負債,是如何來???
那一個建設呢? 才能讓新竹市在7年負債148億
是17 18 19 還是 20
回到原來的話題
新竹市真的還有一些重大建設比較好....比錢被市長到處灑做人脈來的強...
雖然社會福利做的比人更好是不錯啦,但收入也要夠呀..
反正新竹市的財政在林市長做完之後就達舉債上限..
台灣館弄完之後,在中央沒有金援的前題,新竹市未來也難有什麼重大建設...
真的拿未來的錢在建設了..
dgame wrote:
今天市長講了:世博在新竹 每年商機上看23億
不知道這麼樂觀的看法
會不會實現阿.
十七公里也有一個建設基金, 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www.audit.gov.tw/Public/Doc/458/20100809111539Oojc.pdf
2.以自償性基金性質名義,規避公共債務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建設基金於 92 年度成立,其設置宗旨為推動新竹市沿海十七公
里觀光帶建設業務,原匡列建設總經費 15 億元,分 3 年執行,除爭取補助款外,將採以 BOT 及收取門票方式籌措財源。
該基金設立迄今已歷時 6 年餘,基金來源主要係以債務收入及政府撥入收入為主,自有收入未達 1%。
另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14/today-north15.htm
另十七公里自行車自償基金積欠銀行的款項也有10億6000多萬元,但十七公里自行車沿線風景區每年的收入只有1000多萬(包括停車費、館舍出租費及咖啡車營運租金收入等),根本沒錢還款,財政處已列出還款計畫表,預定分20年攤還,並回函給審計處及監察院。
所以
靠刺激觀光經濟,增加地方稅收的理由是政客的最愛
但是通常新竹比較重視每個月三千元有沒有拿到,以及紅白帖要常跑
建議大家看開一點
至少台灣館比南寮離高速公道近....
反正下一屆的市長會負責..
dgame wrote:
今天市長講了:世博在新竹 每年商機上看23億...(恕刪)
請注意關鍵字"上看"。
市府的算法應該是
國人旅遊平均每日花費(1252)*每日入園數(5000)*365天=23億.
但事實上國人旅遊平均每日花費是包含外宿的費用,
北部遊客未來逛世博,幾乎都是當日來回,
每個人飯錢+油錢+門票費不太可能花到上千塊的。
另外每日入園數5000人,一年要吸引182.5萬人來參觀?
以公營觀光區中遊客人數最多的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來看,
該館去年共吸引157萬人參觀,而其佔地19.16公頃(世博4.19),建築面積20,756平方公尺( 世博10,742)
樓地板面積114,355平方公尺(世博10,499)
光是以規模來比較,科工館就完勝了。
而新竹世博館入園數要超越科工館我想真的是很拼。
好佳在新竹還有個內灣在(去年遊客數218萬),
市政府其實可以好好利用這點把2個綁在一起做行銷。
例如推高鐵(台鐵)+世博+內灣線 1 DAY PASS之類的,
相信某種程度上可以帶動整個新竹縣市的觀光產值。
Canon IXUS 870IS, SYM X'Pro 125, GBA, http://I.am.a.poor.man.com.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