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世博台灣館-2/21日落成啟用

人民生活相關條件...........都還沒有比以往更好...真是不知說啥好.才是..



感覺惡性循環..如法泡制...這就是我們的政府..叫人民百姓如何是好..



食衣住行...才會有育樂這兩個嘛...........


人民食衣住行都感覺不安穩....偏偏還要搞育樂這兩項...而且越搞越大..金額變天價..


已經知道完工後就是賠錢...就是硬要去蓋.......


真的對國家政府失望沒就了
johnlong_wang wrote:
真的對國家政府失望沒就了



什麼叫改進人民生活相關條件

有夠抽象

前市長也不知道弄了什麼就花了192億..新竹市負債這麼多

到底負了什麼..花去那??問號

不過其中應該, 光是發錢就發掉一半


我想這個發錢,應該夠合乎叫做改善人民生活相關條件了吧!

老實說
比起發錢給人民,蓋這個反而比較實在..

suan2289 wrote:
前市長也不知道弄了什麼就花了192億(恕刪)

公道五第二期工程,將斷頭路打通到武陵與東大路,接天府路則直通南寮,這個如何?
這可是前前市長碰都不碰的東西,跨鐵路的高架橋又是超花錢,還是在他黨中央執政顯遭冷眼對待的情況下做出來的


至於發錢,這事真的有,不過我參加的義工團體讓我有親身的經驗,他是把本來就會補助,編好的預算,用紅包的型式發出來.你說他愛作秀塑造個人形象等等都不算偏頗,不過說會發到透支預算負債,是不是太那個了一點
ualayy wrote:
公道五第二期工程


這個花了192億?
小而美,結果好像都亂花......

不管如何
請問你,可以不可說明一下到底最後的192負債,是如何來???
那一個建設呢? 才能讓新竹市在7年負債148億
是17 18 19 還是 20


回到原來的話題
新竹市真的還有一些重大建設比較好....比錢被市長到處灑做人脈來的強...

雖然社會福利做的比人更好是不錯啦,但收入也要夠呀..

反正新竹市的財政在林市長做完之後就達舉債上限..
台灣館弄完之後,在中央沒有金援的前題,新竹市未來也難有什麼重大建設...

真的拿未來的錢在建設了..

suan2289 wrote:
這個花了192億?小...(恕刪)


這我得做個功課才能回應

不過很多巷道是林市長任內打通的
哪可得花很多徵收款和工程款
這一點到是真的
好像連愛買旁那個新源街和水源路也是他做的
所以
帶我查一查到底錢怎麼花的再補充
今天市長講了:世博在新竹 每年商機上看23億

不知道這麼樂觀的看法
會不會實現阿...

-----
這應該比這裡看好的房仲,投資者們
更樂觀吧...23e,真是快樂的數字
dgame wrote:
今天市長講了:世博在新竹 每年商機上看23億
不知道這麼樂觀的看法
會不會實現阿.


十七公里也有一個建設基金, 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www.audit.gov.tw/Public/Doc/458/20100809111539Oojc.pdf

2.以自償性基金性質名義,規避公共債務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建設基金於 92 年度成立,其設置宗旨為推動新竹市沿海十七公
里觀光帶建設業務,原匡列建設總經費 15 億元,分 3 年執行,除爭取補助款外,將採以 BOT 及收取門票方式籌措財源

該基金設立迄今已歷時 6 年餘,基金來源主要係以債務收入及政府撥入收入為主,自有收入未達 1%。

另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14/today-north15.htm
另十七公里自行車自償基金積欠銀行的款項也有10億6000多萬元,但十七公里自行車沿線風景區每年的收入只有1000多萬(包括停車費、館舍出租費及咖啡車營運租金收入等),根本沒錢還款,財政處已列出還款計畫表,預定分20年攤還,並回函給審計處及監察院。




所以
靠刺激觀光經濟,增加地方稅收的理由是政客的最愛

但是通常新竹比較重視每個月三千元有沒有拿到,以及紅白帖要常跑

建議大家看開一點

至少台灣館比南寮離高速公道近....

反正下一屆的市長會負責..
dgame wrote:
今天市長講了:世博在新竹 每年商機上看23億...(恕刪)

請注意關鍵字"上看"。
市府的算法應該是
國人旅遊平均每日花費(1252)*每日入園數(5000)*365天=23億.
但事實上國人旅遊平均每日花費是包含外宿的費用,
北部遊客未來逛世博,幾乎都是當日來回,
每個人飯錢+油錢+門票費不太可能花到上千塊的。
另外每日入園數5000人,一年要吸引182.5萬人來參觀?
以公營觀光區中遊客人數最多的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來看,
該館去年共吸引157萬人參觀,而其佔地19.16公頃(世博4.19),建築面積20,756平方公尺( 世博10,742)
樓地板面積114,355平方公尺(世博10,499)
光是以規模來比較,科工館就完勝了。
而新竹世博館入園數要超越科工館我想真的是很拼。
好佳在新竹還有個內灣在(去年遊客數218萬),
市政府其實可以好好利用這點把2個綁在一起做行銷。
例如推高鐵(台鐵)+世博+內灣線 1 DAY PASS之類的,
相信某種程度上可以帶動整個新竹縣市的觀光產值。


Canon IXUS 870IS, SYM X'Pro 125, GBA, http://I.am.a.poor.man.com.tw
wenhoya wrote:
..市府的算法應該是, 國人旅遊平均每日花費(1252)*每日入園數(5000)*365天=23億...(恕刪)

這種算法跟台北花博如出一轍, 為了讓帳面好看, 包山包海加進來灌水用的啦!
官員都嘛是這樣, 看看就好別當真...

dgame wrote:
但十七公里自行車沿線風景區每年的收入只有1000多萬(包括停車費、館舍出租費及咖啡車營運租金收入等),根本沒錢還款,財政處已列出還款計畫表,預定分20年攤還,並回函給審計處及監察院..(恕刪)

這個怪怪的 如果一年只有一千多萬 20 年也只有兩億多....
這樣借款還的完嗎....

另外 結合內灣?
感覺上內灣跟世博園區沒順路吧...

-----
說不定世博也是這樣營運模式
到時候 會不會賺的不夠付利息勒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