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新竹市人行道原則 : "原本就有人行道的地方永遠會有新的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地方永遠也不會有人行道"

Adeee wrote:
16米做三車道+人行道、公車彎是可行的,政府願不願意做而已。

單向三車道當然沒問題,
光復路許多路段都已是雙向三車道外加人行道..........
edwarddhliu wrote:
是否可以畫線,禁止機(恕刪)

何妨先搞定被佔用的人行道......
cckm wrote:
何妨先搞定被佔用的人行道....

是在光復路一段沒人行道的地方畫線,禁止機車停超出線外。以免造成馬路上的車輛、行人的困擾。
edwarddhliu

常見的是卸貨、外帶,抓不完。

2022-03-15 7:27
小小鈞鈞

嗯,對啊,所以也常造成行人與機車騎士的困擾啊,一台車違停的佔用面積遠大於一台機車的危害

2022-03-15 23:19
00ff55aa wrote:
不清楚其他縣市做法,新竹市目前做法是取得住戶共識才會推動。像光復路一段都店家為主,很難有共識啦!國泰醫院附近標線人行道推得成,除了醫院願意配合,周遭收費停車場對路邊不能停車也會比較有意願,才比較容易推。
-------------------
交通處也說明,近年在轄內施作人行道以實體人行道為先,除非是道路寬度有限或是騎樓或馬路地勢較高等道路狀況,才會考慮施作與路面齊平的標線型人行道,也會衡量住戶停車需求,取得共識才會推動。


確實是這樣,我想全台灣的縣市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
人行道是城市基礎建設,也就是構成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設施。
但是在車本國-台灣的人民眼中,這個設施還必須放在停車需求之後。
其實以16米寬左右的光復路來說,只要拿掉萬用路肩、縮減車道寬度到正常國家的寬度,是有足夠空間可以規劃停車彎加人行道的,也就是說停車需求跟行人安全不應該是二擇一,而是可以兼顧的。
cckm wrote:
單向三車道當然沒問題(恕刪)


單向三車道是指一個方向就有三個車道;雙向三車道才是雙向總共三個車道,後者的規劃才是光復路這個路幅應該有的配置。
至於光復路的車道配置:
我貼的照片就是光復路一段的樣子,車道數過寬、過多,行人沒有人行道。
光復路二段,一樣有車道過寬、過多的問題。即便有人行道,也是凹凸不平,而且要與機車停車格共用空間。
目前我是沒看到有哪一段是雙向共用三車道,搭配正常寬度的人行道規劃。

這兩個路段都還是需要把車道數跟寬度合理化,然後把多出來的空間拿來規劃公車彎或停車彎以及人行道。
Adeee wrote:
實在不知道為什麼老是...(恕刪)

感謝提供照片
展示光復路一段無人行道的慘樣
就是這三桶瓦斯大喇喇站在行人穿越道口
到底有沒有法可管理呢?
Adeee wrote:
雙向三車道才是雙向總共三個車道,後者的規劃才是光復路這個路幅應該有的配置。

總共三車道,中間當調撥?
所有機車和汽車單向同時擠在一個車道?
嫌光復路不夠塞就可以這樣規劃,
行人本身也得開車騎車,也得搭公車
光復路要是搞個人行道比車道還寬,
絕對是整死自己............
cckm wrote:
總共三車道,中間當調撥?
所有機車和汽車單向同時擠在一個車道?
嫌光復路不夠塞就可以這樣規劃,
行人本身也得開車騎車,也得搭公車
光復路要是搞個人行道比車道還寬,
絕對是整死自己............


中間當然是用槽化線分流做轉彎車道,讓直行車不用閃轉彎車


路會塞不是行人的問題,為什麼行人必須要犧牲自己的安全來讓路給汽機車?
道路資源本來就是所有道路使用者共有,包含汽機車、腳踏車、行人、輪椅、代步車等等
以光復路的現況,無論是一段還是二段,資源分配都明顯歧視汽機車以外的使用者
優先考量汽機車塞不塞,然後無視大量的孩童上下學的安全,有這種思維就是我認為最應該感到羞愧的族群。

京都市下京區,人口密度12193人/平方公里,人家17米路幅的道路都知道要配置2+1車道加兩側人行道
新竹市東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六千餘人,相同的條件為什麼不能做?

Little Tako wrote:
感謝提供照片展示光復(恕刪)


新竹市民信箱有個路霸排除,可以試試看,我用過一次,確實有用。
Adeee wrote:
為什麼行人必須要犧牲自己的安全來讓路給汽機車?

不過光復路一段是園區兩個大門、交流道、工研院、竹東的主要道路,雙向交通很多,感覺用調撥車道好像不適合。

看能不能用租稅…鼓勵都市更新,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我自己是避免在沒人行道的店面消費,鼓勵房東改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