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何以不在建商推案時去買? 事後才在罵投資客無良

icyjellybean wrote:
這就無語問蒼天......(恕刪)


股市有個特點
就是往上能做往下也能做
資金可以是多頭,也可以是空頭
你看衰他,可以棒康喔!!
而股市也有個特點
只要這家公司真的上進,棒康只會幫多頭製造更佳買點
如果那家公司是個爛貨,你可以棒康到他下市,也算幫大家做好事
多頭可以幫公司得到更多資金挹注
但,空頭也是好人喔!!

股市這東西,好的很
作多,棒康都是正常的!!
請大家把錢流進股市,記得有賺錢要繳稅喔!!

還有一個市場,也是不用繳稅的
那就是"匯市"
那你會問,匯市會不會影響其他人的生計呢?
喔....在目前的說法
匯市的規模是全球最大的,甚至傾全國之力也難以直接影響
匯市的走向,往往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系統,個人的操作,無法影響匯市的走勢
是不是這樣,我也很難很肯定的說
不過提供給資金一個參考

rdcmd wrote:
別炮我喔! 我既非仲...(恕刪)


我有認識房仲!

有推地點不錯的新建案時!

他們4~5個人集資總共衝了80戶!

你說散戶買的到嗎!??

KCLin0423 wrote:
股市有個特點就是往上...(恕刪)


股市前綴「美國」兩個字,我就完全同意。台股,我這種市井小民碰不起啊

EmperorLord wrote:
一年半前我也看到這版...(恕刪)



對啊!祈禱吧!別說1年半前.就算半年前時機也不到!!!!!看下去吧
肯做功課,花點時間打聽,要先別人一步其實沒那麼困難。

之前台中惠宇澄品潛銷期,跑去他們辦公室了解,小姐很nice,沒有看我們年輕就趕人。

我沒什麼背景,更不認識建商

rdcmd wrote:
別炮我喔! 我既非仲...(恕刪)


我也有這樣的想法!!

並非所有投資客投資的房子品質,地段,所有的優點皆能具備^^

既然要自住 何不自己評估!!卻一面買一面罵...

房價的確高了些...但我也沒罵沒說成那樣...
以台中為例,
龍寶蓋的房子大家都知道好,
還在潛銷、未公布時就被舊客戶、協力廠商買光了,
扼腕嗎?
當然!
但台中只有龍寶在蓋房子嗎?
不是,
另外還有宏銓、由鉅、理和、長安等不錯的建商在蓋房子,
至不濟也還有一個惠宇可以看看,
其他的建商就看你的自己條件跟案子條件能不能契合,
投資客再有錢也不可能把這些比較好建商的案子全包了。

不要老想等成屋再決定,
下手越早越省錢。
來認真回答開版文、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最可怕的就是「風險」

記得陳由豪的東帝士嗎?

那就是一般人購買建案房產的最大夢饜

還有一些建案根本給散客的名額有限

又或者散客根本也買不到「便宜的建案房產」

因為「真正便宜」的、老早就被建商與地主、投資客先分配好

真正出售的已經是「價格加成」過的名額

另外、有網友說「可以期待奢侈稅的效果了」

別鬧了、奢侈稅根本無用、先不用成功課稅率有多高

最終不過是把奢侈稅轉換成售價、最後接手的人承擔而已

過手的投資客有沒有影響?根本沒有影響

hobuu wrote:
首先!!
這妳要道歉了
投資客的消息靈通得不得了
一有新建案推出
幾乎第一時間好的位子都被包走了
大多自用戶都是看到廣告或者路過時
才會進去看

小弟自己在做大樓物管業
大有大戶一次包下整層的人
這不是有門路管道第一時間下定買單
要買整層多難阿


為什麼他該道歉?

建商又不是政府,

先來的當然先選~

要買房子還等不經意路過才看,

只能挑剩的買貴的怪誰呀?

不要說投資客手腳快了,

同時間進售屋中心的兩個客人,

一個當下決定,

另一個考慮三天,

建商應該要等你考慮完三天再拿骰子給你們兩個比大小嗎?
rdcmd wrote:
別炮我喔! 我既非仲...(恕刪)


投資客知道一般人想要的地段和房子,就去搶那個地段的那種房子,後來出現想買屋自住的人,他們並沒有投資客那麼靈通的情報和資源,自然後來才看到這個地段這種房子。然後就越來越多人想買,房價就被炒高了,這跟通貨膨脹的背後因素很類似(一塊麵包大家搶就慢慢越來越貴,大家慢慢不搶就會越來越便宜)。

當然,如果今天真正要自住的人可以團結去買較低標準可以接受的房子,自然通貨膨脹因素消失,投資客也沒錢可賺。可是人都是比較自私的,總是希望別人這樣去做,自己可以不用參與,或者都想買到最滿意的房子(通常就是投資客先佔住的房子),看到時通常就趕快下手(因為怕別人搶走),房子有人買,自然價錢就下不來。

現在的社會中堅份子小家庭,能夠負擔的是兩房小坪數房子,所以投資客知道就去佔住這種房子(當然後面的共業結構跑不了某些建設公司、營建公司、仲介)(很多年前台灣經濟還不錯時,熱門的是三房兩廳,可是現在三房很難脫手,更不用說四房;再往前聽說在大安森林公園沒開放前幾年,最熱門的是套房,可是現在套房已非熱門物件)。

我也是希望呼籲大家欲望降低,如果自住,買個還可以接受的房子就好。但是我發現好像沒有什麼用!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扮演這種領導角色,把市場供需調整,訂的計畫要有未來十年的里程碑,多訂定一些公平規則,多蓋一些合宜住宅,只租不賣,政府更不應該自己常常製造對立的作法和言論(像打房這種字眼實在很爛,誰願意被打啊?) 讓大家找個窩自住選擇有更多,那投資客就很難搞爛市場,真的可以回歸到比較合理的房地產市場運作。

上次聯合報好像有過一系列國外社會住宅的報導,很多很不錯的內容,可惜政府相關單位的官員八成都在喝酒吃肉或者睡午覺,沒在參考吧!(猜測中...)。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