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

新竹大車站計畫 規劃圖希望能確實執行

cckm wrote:
新竹拒絕鐵路立體化,...(恕刪)

行人最辛苦的其實並非前後站隔斷問題!
真正該重視的是長年來人行道騎樓汽機車違停,店家植栽與商品路霸問題。
行人行走閃避障礙物須走到大馬路上與車爭道險相環生。
孕婦嬰兒推車老人輪椅行走不便的老人家與車争道情況更是令人心疼。這樣的情況如果現在你我都不重視,等我們年老後最後苦的還是你我。
新竹火車站有地下道可走,怎會被隔開
路真正隔開的不是行人,而是汽機車
畢竟人也只會走住家附近而已
要去較遠處,就會用到汽機車
總不能住南寮要去巨城,用走的吧


cckm wrote:
鐵路真正隔開的不是汽機車,而是行人
mobile3803 wrote:
新竹火車站有地下道可(恕刪)

不只是新竹站的問題,
北新竹未設站前,大潤發那邊要去中華路就得爬上更高的東光路天橋,
只不過是要到相隔幾條軌道距離的地方而已.
這類事情足以讓行人卻步,轉向更方便的汽機車..........
keweiren wrote:
這樣的情況如果現在你我都不重視,等我們年老後最後苦的還是你我。

處理這種事看的是主政者的決心,
只要不怕得罪人,要處理起來不難,
也花不了太多時間.
有些事情不是沒辦法做或是需要花長時間執行,
而是不願意做............
mobile3803 wrote:
中華路是省道,車流量大
一堆車要從中華路到後站方向
都要繞到小路再轉地下道或高架橋
不是增加這些小路的負擔嗎?

立體化後,這些車還是要繞到這些地下道或高架橋啊!
只是紅綠燈變多而己!
若是覺得鐵路兩旁那條路打通很重要,那條路就高架或做地下道就好。
其實01討論這個己經太多了,有參與的也都知道各方意見表達。
高架除了噪音問題,光復高架、東光橋、公道五高架...他們不是只有接通鐵道左右道路而己,而是有立體分流作用,打掉這些高架通道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你都知道中華路車流大,把這些高架上跑的車子放回到中華路交义路平面對衝,對交通有幫忙嗎?想要高架的網友常對這問題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對小看其對交通的衝擊。
新竹鐵路要立體化就要就地下化,高架不要也罷。
Ace.H wrote:
高架除了噪音問題,光復高架、東光橋、公道五高架...他們不是只有接通鐵道左右道路而己,而是有立體分流作用,

東光橋真的沒有啥分流做用,
唯一分流設計的就是東大高架道,
公道五或許也可以算.
西大路和四維路就只是因為要跨過鐵道而無法直通中華路而已.

立體化後,這些車還是要繞到這些地下道或高架橋啊!

光是中正路可以直通南大路就很有價值,
貨運站一帶足以塞進兩條橫向道路,
新竹市大部份高架橋都不是為了分流,
更別說幾個地下道根本直通中華路..........
cckm wrote:
處理這種事看的是主政...(恕刪)


一,個人的方便是否造成他人的不便呢?只能用時間等待人民素質素養更上一層樓。
二,該顧及人情文化嗎?柔性勸導或該嚴格執法呢?當然我個人偏好嚴格執法,等待執法者價值觀的改變。
三,目前竹市的執政者已算是很重視這個問題了,可惜任期所剩不長,就不知後面接任者是否還是重視這個問題。
keweiren wrote:
目前竹市的執政者已算是很重視這個問題了,可惜任期所剩不長,就不知後面接任者是否還是重視這個問題。

市長沒有連任壓力時,就會重視這個問題.
實際面上,這些違規者也是選民,可能還是小金主,
抱怨騎樓難以通行的人往往自己也會併排停車,
端看是處於哪個角色.

該顧及人情文化嗎?柔性勸導或該嚴格執法呢?當然我個人偏好嚴格執法,等待執法者價值觀的改變。

執法者也是聽命行事,
市長若願意扛下所有政治面產生的問題,
警方哪有不執法的道理???
一般來說,交通改善要不就多開路,否則就是推廣大眾運輸少開車。不是愛談輕軌,而是一個沒有輕軌的大車站對交通改善幾乎沒有幫助。有多少人會因為有了大車站所以改搭公車嗎?
mobile3803 wrote:
怎麼又討論到輕軌這種(恕刪)
立體化後,就可直通中華路了,何需繞地下道或高架橋
而且立體化後地下道和高架橋都填掉和拆掉了

Ace.H wrote:
立體化後,這些車還是要繞到這些地下道或高架橋啊!
  • 8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