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有人現在又要開始比負債了,還要拉苗栗下水,先看看所謂的直轄市有多少負債吧!

各級政府105年12月份公共債務統計表 (初估決算數),還沒爭取前瞻之前,高雄的負債就超過所有非直轄市的縣市負債總和了,有四個直轄市負債破千億。


加上這次前瞻爭取的建設自付部分,這些自付額沒意外一定轉成負債: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他縣市爭取軌道建設情形


最後這些直轄市全部都負債破千億,請先說明一下這些直轄市除台北市之外,哪個有那個屁股還這些負債?

真不知道這些直轄市有甚麼立場來嘲笑苗栗?負債破千億的都敢爭取前瞻了,其他縣市為何不行?
sunyearhuang wrote:
高雄和韓國議政府市輕...(恕刪)

我是覺得要比應該是新竹縣市和高雄市相比。另外我看維基,高雄市人口多的幾區人口密度比新竹市東區,北區要多出不少,不知大大有何看法

freds wrote:
我是覺得要比應該是...(恕刪)


原高雄市人口僅次於台北市,除了北邊的楠梓與南邊的小港,核心區域如三民、苓雅、新興等區,根本不輸台北市,儘管目前因為縣市合併台中市靠著台中縣的人數即將追過高雄縣市合併的人數,但是若只看原高雄市與原台中市,不管是人口數還是人口密度,原高雄市區域都還是大勝原台中市區域。
sunyearhuang wrote:
高雄和韓國議政府市...(恕刪)


不能舉韓國當理由? 搞不好韓國議政府市當年想要蓋輕軌也該是基於四十餘萬的在地人口也該要有多元公共運輸, 歐洲二十幾萬人都在蓋了, 憑哪一點議政府市比別人小咖?

人家或許計劃書寫得很漂亮, 在地還有美軍基地萬把人, 一定有通勤的需要, 至少假日可以幫忙, 首爾的人或許也會過來小城晃晃, 人家還設想周到路面輕軌必然無主要或說A級路權走走停停甚至佔用路面, 所以通通改高架, 不過人家的高架設立的路面也是同樣雙向六線道, 路夠寬, 設置車站的量體才夠大, 以下照片看來的車站先爬個三四層樓進站, 搭車時再上一層樓, 三四層樓裡頭應該可以有空間出租作便利商店來著, 人家會沒想過嗎?

議政府市輕軌營運時間每天二十小時, 若以早上五點開業, 打烊時間也是隔日凌晨一點, 尖峰時間每三分半到四分鐘一班車, 努力經營比高雄輕軌還拼, 每天比高雄輕軌多四小時營運時間, 議政府市破產高架輕軌在尖峰時間的出車相較高雄輕軌的尖峰時間不超過十分鐘來看, 議政府市還可以多出一班車, 但努力敵不過現實

~~~~~~~~~~~~~~~~~~~~~~~~~~~~~~~~~~~~~~
1. 自106年01月01日起,高雄輕軌營運模式調整如下:
營運時段:上午07:00 ~ 下午22:08。

尖、離峰班距如下表。
時段 日型 尖峰 離峰 深夜時段
C1 ~ C8 平日 16:30 ~ 18:30 07:00 ~ 16:30 21:00之後
假日 18:30 ~ 21:00
班距 不超過10分鐘 不超過15分鐘 不超過20分鐘








sunyearhuang wrote:
沒這規定啦!地方中...(恕刪)


評估總要有worse case考量, 誰不希望半毛免出? 萬一不成其他備案總要有, 275億要中央全額負擔, 大概其他本朝縣市長也跟著要全額了, 否則不公平嘛
小客5509 wrote:
評估總要有worse case考量, 誰不希望半毛免出? 萬一不成其他備案總要有, 275億要中央全額負擔, 大概其他本朝縣市長也跟著要全額了, 否則不公平嘛

協商結果地方覺得無法負擔,就放棄,有什麼worst case好憂慮。
中華民國自古建設,中央地方負擔比例都是初一十五不一樣,有什麼問題發生嗎?
高雄,台中,桃園,台北捷運比例有一樣嗎?
要公平,前瞻建設的分配金額才是大宗,不是負擔比例。
你想分配金額會公平嗎?不公平就執行不下去嗎?
分擔比例談都還沒談,你就急著下定論,不知你在擔心什麼?

小客5509 wrote:
不能舉韓國當理由? 搞不好韓國議政府市...(恕刪)

只想理性討論,但你老是胡亂栽贓。
我那裡說"不能舉韓國當理由",不正確引言,亂栽贓再回覆,也澄清過了,又來同樣的栽贓,真的不生氣都難。
什麼叫"搞不好議政府市...",直覺還是曲指一算?
前面就己分析過,那條鐵路和高鐵一樣,是利息壓垮營運的。
短短10公里,需11萬旅運人次才能損益平。稍想一下也知道是為什麼。
我也同意,新竹不能為了蓋捷運舉自己不能負擔的債。
到時候為了自償率要好看,財務評估要能過,就拚命高估運量,下場當然不好看。
毛治國投書/台灣所需要的交通建設


反對輕軌全台「遍地開花」 毛治國:將是未來災難


2017/04/24 07:49:00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立法院今(24)日起審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條例」草案,有不少縣市都以輕軌為解決方法。但行政院前院長毛治國卻向媒體投書,表示台灣當前應該致力於各縣市台鐵市區路線的立體化,反對輕軌「遍地開花」。

北捷本業都虧了,更何況其它縣市
若真作了,台灣會虧到不省人事

行政院回應毛
"大新竹輕軌也解決現階段新竹縣市的交通疏運"

如果輕軌只是走園區一路或經過門口,就想要解決新竹縣市的交通疏運
政府官員真的是紙上劃劃,就以為可行
自己先在園區內作調查吧
縣市交通比較需要竹北和園區間的專用道
先趕快吧高鐵下3期都蓋好,比較實在吧

新竹客運電動公車營運四年,當初廿條路線只剩三條。 記者林家琛/攝影


電動公車是綠色運輸趨勢,前景看好,但第一個全面啟動免費電動公車的新竹市,營運四年「已沒了半條命」,當初廿條路線只剩三條,關鍵在於電動車技術和產業規模不夠好、不夠大,再不急起直追,市場就做不起來。

新竹市府表示,二○一二年試營運兩條電動公車路線,隔年四月就全面啟動,由新竹客運、科技之星兩家客運公司負責開闢廿條「刷卡免扣款」的免費電動公車路線。不願具名的官員表示,歸結四年的使用經驗,「害慘業者,苦不堪言。」

新竹市府配合中央綠色運輸政策,向公路總局爭取到五千五百萬元,與民間業者合作購買廿六輛電動公車,政府與業者分別出資五成一與四成九,接受補助購車的新竹客運公司為此投入近六千萬元,購買廿四輛電動公車,科技之星公司也買兩輛,均自負盈虧。

新竹客運副總經理曹文義說,政府提供給業者的數據指出,使用電動公車每公里成本較柴油車約省二點五元,但購車成本貴一倍,也沒算到業者要購置充電機、建置充電站的場站土地成本。何況,第一代電池的衰減率很高,新電池充飽七小時能跑一八○公里,跑三到四年只剩七十公里,五年要換電池一顆要價二一○萬元,「電動車的營運成本實在比柴油車高很多」。

相關人士說,由於台灣電動巴士市場規模未如預期放量擴大,成本無法大幅下降,為新竹客運十八輛電動公車提供充電服務的立凱公司,去年十一月以電動公車充電站設在國防部的機關用地等涉及「違法」理由,拒絕繼續提供充電服務,導致新竹客運電動公車全數停駛,新竹客運因此控告立凱違約,成了政府推動綠色運輸以來罕見的綠能官司。

竹市府要求新竹客運由華德公司提供充電服務的另外六輛電動公車繼續營運,同意其他路線以一般柴油公車替代,市府也相對採取優化路線措施,砍掉或調整已熄燈的世博館等路線,四年前的廿條電動公車路線如今只剩三條存活,其餘路線不是廢除,就是改跑柴油車。

相關人士說,電動公車的問題出在前端的產業面,政府與其補助後端的使用者,不如輔導前端的研發、設計、製造,「如果電動車真的好,誰還會買柴油車?」若繼續反其道而行,註定計畫要失敗。

沒有搭乘的量,車子再好,也沒有用
還要去蓋輕軌?
要蓋可以,不要花納稅人的錢,以BOT方式去蓋,給100年好了,看誰有那個佛心及勇氣去標


iepmis wrote:
原高雄市人口僅次於...(恕刪)


合併前高雄市是150多萬人口,密度也比台北市高.
您也提到原高雄市也優於台中市,
高雄市都虧損這麼嚴重了,
那原因為何呢?
我想不能只用人口數量跟人口密度來去單純評估大眾運輸的可行性.
  • 1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