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

新竹大車站計畫 規劃圖希望能確實執行

除非是玻工館。如果是動物園,轉運站到大象門跟大潤發到食品路大門距離時間都差不太多。如果還要去花市,市集,運動場,搞不好大潤發還比較近。
edwarddhliu wrote:
大潤發距離新竹公園比後站遠很多(恕刪)
希望後站&大潤發停車場可以設太陽能發電的遮陽棚,隔熱兼發電。
Ace.H wrote:
拆不拆掉大車站一部份那看替代路線選擇,大車站至少不是高樓建築且是公家的。

大車站橫跨現在三個月台六條軌道,
連側邊的機務段都會用上,
鐵路立體化不可能閃得過去.
直接蓋新線不用臨時軌的現在好像只有台南地下化............
cckm wrote:
鐵路立體化不可能閃得過去.

替代路線當然可以閃。
若最後是原舊路線高架,拆掉空橋平台就可以了。
Ace.H wrote:
替代路線當然可以閃。(恕刪)

替代路線不是從車站旁邊徵地直接閃過,
而是用一部份鐵路當臨時軌.
比如新竹有六軌加機務段,就會用機務段那一側蓋臨時站和臨時軌,
儘量不會用到非鐵路用地.
正線立體化後切換,臨時軌拆除,
如果不走原本正線,
直接在機務段一側蓋新正線也是可以,
台南就是這樣.

因為大車站把整個新竹站都包起來了,
所以很可能一開始就要拆掉...........
cckm wrote:
替代路線不是從車站旁邊徵地直接閃過,
而是用一部份鐵路當臨時軌.
比如新竹有六軌加機務段,就會用機務段那一側蓋臨時站和臨時軌,
儘量不會用到非鐵路用地.

整個要立體化的路段都要有替代路線,不可能都有現成的當臨時軌。
這是看規劃,在成本考量,當然儘量用鐵路用地,不拆民房為原則。

cckm wrote:
正線立體化後切換,臨時軌拆除.
因為大車站把整個新竹站都包起來了,
所以很可能一開始就要拆掉...........

還是要看規劃和工程工序,可以只拆跨鐵路空橋平台。
Ace.H wrote:
整個要立體化的路段都要有替代路線,不可能都有現成的當臨時軌。

離開車站區才會有拆民房的問題,
都市區的車站都很龐大,撥一塊蓋臨時軌和臨時站不會有困難.

還是要看規劃和工程工序,可以只拆跨鐵路空橋平台。

大車站的精華也就是這個平台了.........
應該是說市府就是沒有要立體化了。之前也有議員質詢是建議建大車站要保留日後立體化的可能性,但是市長交通處從來沒有回應。
檯面上支持大車站的學者都是反對立體化的,先大車站再立體化的論述真的就只有在01有看到。基本上都反對了,技術可不可行其實意義也不大了。
這些支持大車站的學者主要論述都是應優先發展大眾運輸像是捷運輕軌,其實也有他的道理。但是目前紅線先期路線14公里就要400多億,新竹市要自付超過200億。如果紅綠藍三線蓋起來恐怕要千億。如果市府可以說服中央自付可以降到15%左右,我覺得大車站+輕軌是可考慮的,但是只有大車站或是大車站加自付比例高的輕軌都很難接受。



Ace.H wrote:
市府最糟糕的就是把大車站宣傳成鐵路立體化的替代方案(讓人誤以為大車站蓋了後就無法鐵路立體化)(恕刪)
00ff55aa wrote:
這些支持大車站的學者主要論述都是應優先發展大眾運輸像是捷運輕軌

大眾運輸的基礎在公車而不在捷運或輕軌,
更不是什麼大車站.
這些官員/學者要把大眾運輸簡化成捷運加兩條腿之前,
何妨先看看大台北市區的汽機車有多少...........
  • 8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