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搭車的,對開車族來說,一般會選擇停在高架橋下或忠孝大潤發,也不會想要塞到轉運站那邊去停吧!逛完公園動物園,一樣可以吃吃喝喝順便採買不是更好?我是認為如果道路交通條件不變,大車站最主要的商機應該還是學生為主。但是如果後站搶了學生,前站就更慘了。edwarddhliu wrote:吃完可也以去新竹公園走走...(恕刪)
edwarddhliu wrote:因為已經有人行地下道了,而且使用的人不算多。 前後站地下道使用率向來不低.一鐵路之隔,讓許多車輛要繞一圈進入站前,實際上只隔一個車站,而且後站個還有超大停車場,這是用路人心理上的感覺導至..........
Ace.H wrote:沒縫合什麼,破壤了原本高架分流,對鐵路兩旁產生噪音,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鐵路兩旁不會因為保持鐵道平面化就沒有噪音,現在鐵路兩側順利可通行是汽車族的看法,行人可笑不出來............
竹北鐵路高架早已完成可行性並送件,大概就是要等看看中央地方是否有同顏色的機會。竹北鐵路高架範圍約3.2公里,預估約62億(和大車站造價差不多),並會在下斗崙(中國醫藥附設醫院附近)增設一簡易站。沒什麼浮誇的設計,但是算實用。cckm wrote:說不定竹北段會先立體化(恕刪)
edwarddhliu wrote:應該可以鐵路地下化不用拆? 鐵路地下化後,車站站房不是在平面就是在地下,人潮活動會以地下和平面為主,就算大平台不拆,也會變成個單純觀景台.當然到時觀景台上就不會看到兩萬五千伏特的高壓電車線...........
edwarddhliu wrote:應該可以鐵路地下化不用拆? 就算拆也是部份拆,不是全拆。但那一種鐵路立體化不用拆房子的?(在延路都己發展住人的情況)不管高架還是地下化,都要有一條替代路線。有兩種做法,一是高架或地下化在替代路線,完工後舊鐵路拆除;二是高架或地下化在舊路線,完工後替代路線拆除。替代路線經過地方若有建物(不管是不是跨站建物),當然得拆除;拆不拆掉大車站一部份那看替代路線選擇,大車站至少不是高樓建築且是公家的。若不得己要碰到高樓且是私人的,那才是大麻煩。當然地下化在原路線,且一定要不動大車站,是辦得到的。立體化一定有代價(不管有沒有大車站),就是看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