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

新竹大車站計畫 規劃圖希望能確實執行

00ff55aa wrote:
立體化讓前後站道路貫通更有機會。如果新竹市是選擇立體化,或許東南街是有機會可以直接貫通到林森路的。但是大車站計劃後,就不太可能了。

東南街連會車都有困難的巷子,接通林森路有什麼大功能?
若有需要挖個地下道沒沒什麼太大的困難啊,為什麼會不太可能?
mobile3803 wrote:
能貫通的路可多了
公道五/東光路/八德路/光復路//東南街/西大路/食品路接中華路

除了東南街(真有需要地下道可解),其它都是貫通的啊!
而且像公道五、光復路是很重要的立體跨越(有很大的分流功能)。
新竹市鐵路高架,仔細去分析,真的效益不高。真要立體化,就要地下化才能避免一堆副作用(沒縫合什麼,破壤了原本高架分流,對鐵路兩旁產生噪音,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以前就分析過,新竹真正想要地下化,中央則以經費問題要新竹退而求其次,高架化比較簡單。
僵了一二十年,現在是求鐵路高架而不可得?再僵下去,大概就連大車站也沒了
市府最糟糕的就是把大車站宣傳成鐵路立體化的替代方案(讓人誤以為大車站蓋了後就無法鐵路立體化)。大車站就是一個大型的前後站連通計劃而己。跟鐵路立體化本就沒什麼關係,搞成一堆想要鐵路立體化的網民群而攻之。
Ace.H wrote:
大車站就是一個大型的前後站連通計劃而己

因為已經有人行地下道了,而且使用的人不算多。
如果大車站租金夠便宜,美食街夠水準,停車方便,或許商場可以吸引一些園區附近的的人,也可以坐六家線過去。或許可以拉低火車站附近的租金,讓附近的商圈起死回生。火車站附近,老實說,沒什麼想要吃的。
東南街西大路間的南大路長期車多擁擠,實在需要一替代道路疏解。東南街通到林森路只是一例,或許有更佳的方案。東南街除了黑金町那一段比較窄,其他路段都是12-15米的路,其實還好。我說的當然是指黑金町那一段要能拓寬,那樣才有意義。黑金町開發很早但因緊臨機務段,整個限制了發展。現在既然機務段已遷走,政府又有心要開發周遭台鐵土地,如果有道路的開發,或許可加速黑金町的開發。走在這些巷弄真的有些穿越時空的感覺,未來旁邊是新穎的大車站+輕軌站,這樣強烈的對比也是怪怪的。


Ace.H wrote:
東南街連會車都有困難(恕刪)
這些如果都很難達成
當然租金市府要補貼,也可以很便宜
就是用你我沒去消費,但也要付錢

大車站商場,註定和大天燈一樣

重申~誰提停建,就投誰
市長集團派出的,鐵定不會停,畢竟蕭規曹隨

edwarddhliu wrote:
如果大車站租金夠便宜,美食街夠水準,停車方便
edwarddhliu wrote:
如果大車站租金夠便宜,美食街夠水準,停車方便,或許商場可以吸引一些園區附近的的人,也可以坐六家線過去。或許可以拉低火車站附近的租金,讓附近的商圈起死回生。
這樣要花政府50億?
何況竹北遠百明年就啟用了,只會分散去新竹的人潮!
>計畫總經費預估約 65.33 億元,中央政府負擔 52.39 億元,地方政府非自償性 9.98 億元、自償性 2.95 億元
所以新竹市必須負擔的總經費接近天燈。
感覺再怎麼沒用,應該還是比垃圾天燈稍微有用一些。
如果美食街可以做到類似巨城,價格便宜一些,或許可以幫火車站附近的商圈拉回一些生意。因為吃是商圈很重要的動力。
吃完可也以去新竹公園走走。
Ace.H wrote:
大車站就是一個大型的前後站連通計劃而己。跟鐵路立體化本就沒什麼關係

大車站要花幾十億,
是個配合平面鐵道的設計,
不可能剛蓋好就為了鐵路立體化計劃又開始改建.
edwarddhliu wrote:
如果美食街可以做到類似巨城,價格便宜一些,或許可以幫火車站附近的商圈拉回一些生意。因為吃是商圈很重要的動力。

大平台車站類似高架公園,而不是百貨公司或美食廣場,
早先的市府文宣說是小農市集.

感覺再怎麼沒用,應該還是比垃圾天燈稍微有用一些.

事在人為,風城也曾「垃圾」了好幾年,
大車站的真正問題就是擋掉了三十年內鐵路立體化的可能性.
天燈頂多摸摸鼻子拆掉,
而新竹市做為唯一沒有(甚至堅拒)鐵路立體化的中型都市,
市民大概也只能摸摸鼻子.............
當然可以立體化
只是要先把花了50多億的大車站拆了

前後站本就有人行地下道可連通
何需多此一舉,蓋個高空的行人連通道

這邊缺的是可通車的大車站
若能蓋個可通後站通車的大車站
我就投他



Ace.H wrote:
市府最糟糕的就是把大車站宣傳成鐵路立體化的替代方案(讓人誤以為大車站蓋了後就無法鐵路立體化)。
  • 8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