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人算過1人省1萬/月,3000人省3千萬/月,一年省3億6千萬,在半導體業也是可觀的成本
如果資遣三分之一,要付的資遣費,平均就算是6個月好了
等於是不但沒節省成本,短期來看還大幅增加成本,第一個月就要有三分之一的員出先付給他們6個月的薪水
而且產能保證是下降,就算回升,要再找人再重練,又要花更多時間跟錢
所以台灣的老闆當然選擇放無薪假優先
而且老闆一定是希望有個標準化,例如以後公司規定,當產能利用率每掉20%
就拿20%的工作天放無薪假,將長期成本再壓低
對於員工來說
資遣等於一次領一大筆錢,萬一又能很快找到工作,那就是賺到
問題是大家普遍覺得工作難找,如果脫離原來的產業,又怕連原本的產業都脫節回不去了
稍有年紀的怕連轉業做別的,可能連糊口都有困難
所以也多能忍受無薪假
對公司而言
無薪假常會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2008我就看過,厲害的人都主動跟老闆說要資遣的話,就先把我納入名單吧
像最近有個愛上中情局將軍的女博士,發生放無薪假時多半就會想留在公司
對政府而言
產業本來就有興衰
就像生產軟碟機的廠商,已經不行了,如果硬要灌水讓它撐下去
員工都放無薪假
最後還是不行,拖的愈久,只是大家都多痛苦
但為了美化失業率,現在也多讓那些殭屍產業撐下去
以上是現狀,總結來說
一直cost down,一直苦撐下去,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
政府若能施鐵腕,強制公司應該要落實加班費、資遣等合理的作法
這樣就能讓人材與資金都加速流動,發揮更有效率的運用,以適應加速進步的全世界
當然會造成比較痛苦的副作用:一些公司倒閉,失業率上升,燒炭人數增加
但長期下來整體經濟體質會更強壯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不斷被各大小鄰國超越,日子愈過愈苦
我們本來替美國代工,後來變成幫日本代工,前幾年是幫韓國代工
現在已經開始幫中國代工
接下來難道是要幫菲律賓、越南代工?
那其實是特例
一般公司沒有那麼強大的公會
好像國營企業一樣
很多廠商還沒虧錢,只是賺的比前一年少
就開始裁員或放無薪假了
也沒有法律規定公司一定要一年賺的比一年多
股票漲的一年比一年多
但老闆還是無所不用其極希望能賺更多
這是人性
koalatrader wrote:
對雇主來說:無薪假就...(恕刪)
koalatrader 兄 說的實在是太好了,無薪假的實質意義就是想要避免掉勞基法的資遣費用
還會有額外的"自願性辭職"紅利,對於資方來說是百利無一害,
今天如果政府規定非自願性離職可以免發資遣費.你看那些無薪假資方還會演下去嗎?
有人提到雙D福利很棒,賠錢賠到脫褲子還是"福利"很好
提到的茂德,自己去打聽看看現在狀況如何,別老是說我學弟說.我同學說
跟十年前比,台積電跟十年前比還真的是越來越差,雖然他還是福利好的半導體廠
ps:茂德工程師年薪大約60萬(沒有無薪假),有些可能還不到,這樣就是所謂的福利待遇優於其他企業
對啦,比22K好一些, 台積年薪多少自己去打聽看看就知道.一樣是半導體,待遇跟薪水也是有差別
當然台積壓力會比較大點.所以別把那半導體都很肥的一套,用到現在,如果要繼續活在10年錢有分紅配股
那就隨你
koalatrader wrote:
對雇主來說:無薪假就...(恕刪)
請了解世界產業結構再發言好嗎?
我們幾時幫中國代工了,一開始你就沒攪清處世界的產業結構鍊的上下游關係嗎?
美國歐州佔世界的GDP 50以上 %,我們仍是幫歐美代工的
全亞州都在分食歐美這塊大餅
之前是只有日本吃這大餅,所以日本賺翻了
後來四小龍進來分食這大餅,日本成為上游零組件供應場,四小龍是下游,還是賺番了
後來大陸進來, 變成 日本上游,台灣中游,大陸下游
所以我們下游的產業,比較是製造性的產業就被大陸吃掉了
我們並沒有幫大陸代工好嗎? 是全亞州還仍然都在幫歐美代工,多了一個大陸來吃你下游的單
我們對大陸的出口佔很高比例是因為我們必須出口許多中階加工的材料,且大陸做不出來的給大陸,大陸需要那些材料去組裝成一個最後的產品
整個日 中 韓 台 是一種上下游整合分工的概念,為的是要一起搶食歐美市場的大餅
並且"代工"的真正的定意是, 沒有技術的國家幫有技術的國家做低階的製造
所以舉凡ipad , iphone手機, 晶原代工, 真正的技術都還是在美日德手上,他們設計好了之後,把製造方面的事都交給亞州去做,這才叫代工
中國到目前還沒有在高科技產品有獨自設計的能力, 目前世界所有科技產品的設計基本上還是在美日歐的手上
所以大家還是不要混淆了,都混為一談了
應該說我們很多廠商如果沒有轉型成中游或是上游,純製造的工作很快被中國取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