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皮皮 wrote:
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全國有多少學校被閒置,又有多少素有鐵飯碗之稱的教師,開始擔心自己變成超額教師。所以,當你買房在新興重劃區,不論是先前發生在竹北的情況,或是現在你正面臨到的孩子就學問題,我覺得不能以資訊不透明來做為說詞,新竹市腹地雖小,市區仍有許多的學校可供選擇...(恕刪)
以前怕生太多,家庭計劃口號是"推兩個剛剛好,一個不算少",最後還喊出"沒有也很好"。
現在潮語言是少子化房價變一折,但有沒想過少子化之後會不會或可不可能再反轉?
以法國為例,不能以純數學趨勢去推導生物的行為法則。
整體性的少子化,能不能套用在所有的的區域?新竹生育率可是全國第一名。
關埔重劃區新住民大都是園區上班的年青族群,用全台的平均值去套用這區域,會不會套錯?
或許一二十年,科學園區沒在發展,工作人口也老化,生育率和中小學就學人口會下降。
但目前,隨著新住民湧入,國中小學這一塊供需失衡是事實。
"市區仍有許多的學校可供選擇",這也是一個想當然爾,不分析區域差異的粗糙說法。
新竹交通問題幾乎都是在園區上下班的車潮。很多人搬來關埔,正是為了離園區近,上班方便。
要他們早上先送小孩到市區上課,然後再回頭去塞光復路和寶山路?
下班則跟著塞到市區接小孩再回關埔?
先不說情何以堪,這會不會造成新竹交通更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