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竹市客運轉運站 最快年底完工....?

交通處指出,新竹火車站前每天約有8百班客運量,市長林智堅上任後,旋即要求重新檢視區位規劃,即使後站「國道客運轉運站」已完工,可紓解前站交通流量,林智堅市長仍堅持確保市民權益,務必完成前後站地下道串聯、無障礙設施、拓寬東南街一巷道路,及轉運站周邊人行與綠美化工程等配套後,才能正式啟用。

據規劃,後站轉運站將進駐7家業者、9條路線,每日約行駛750-877班,預定今(105)年7月底啟用,有效解決前、後站整體交通問題;沈慧虹副市長指示,考量民眾搭乘習慣,轉運站正式營運前,交通處務必備妥宣導計畫,並檢視站體周邊指標,是否足夠完善

去年也說去年7月,這次不知會不會又放羊了~~
哇咧!
5年多了,尚未完工...


mobile3803 wrote:
交通處指出,新竹火...(恕刪)
在年輕有為帥哥市長帶領下,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應能如期營運



新竹市長林智堅陪同市議會市政考察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營運規畫

新竹市長林智堅陪同市議會市政考察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營運規畫新竹市議會第9屆第3次定期會今(31)日針對「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營運規畫」進行市政考察,市長林智堅表示,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是讓長期沒落的後站「軸線翻轉」的重要建設,市府並於周邊進行人車分流、東南街1巷拓寬、綠美化、無障礙空間設置等四項工程,預計七月底營運啟用,未來將串連前後站,帶動區域的繁榮與發展。

針對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的營運規畫,交通處表示,新竹轉運站位於新竹車站正後方,有助於帶動後站、南區的經濟發展並帶來新的樣貌,目前已委託國光客運營運作業,預定進入新竹轉運站共有7家業者、9條路線,每日行駛約750到877班。

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1樓候車區將有便利超商進駐,2樓空間規畫為咖啡輕食區,預計7月31日舉行營運啟用典禮,另為因應轉運站啟用後,國道客運路線進行調整,為方便民眾使用,前期將備有接駁服務,開闢接駁車行駛,預定每天60班次。

交通處指出,除國道客運轉運站新建工程外,另進行周邊綠美化工程、新竹市火車站前地下道打通工程、新竹火車站後站地下道延伸及Y-7道路拓寬工程、新竹市火車站地下道景觀改善工程,期能改善轉運站營運後,人車動線安全與環境景觀視覺。

會中包括徐信芳、許文棟、施乃如、張祖琰、劉聲正及許修睿等多位議員,均就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營運規畫表達關心,市政考察最後由新竹市議會議長謝文進提出總結,他建議火車站前廣場及轉運站周遭環境設施應擴大整體規劃,強化指標系統、轉乘資訊、觀光導覽等各項軟體功能,打造本市嶄新亮麗的新門面,另請市府考量啟用後所帶來之龐大車流及人潮,及對周邊交通可能造成的衝擊,以提供市民完善、便捷之交通轉運環境。
新竹轉運站7月底啟用 市府祭出免費接駁車 保障民眾搭乘權益

新竹市政府今(28)日舉行第9屆第75次市務會議,由交通處針對「國道客運新竹轉運站啟用後交通問題」提出專案報告。為配合轉運站7月31日正式啟用,前站客運路線大調整,為保障民眾搭乘權益,市府決定祭出免費接駁,自7月20日起至11月30日,市民仍可在原站點搭乘接駁專車前往轉運站。

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轉運站的啟用,可大幅解決前站交通壅塞的窘境。不過,為因應後站可能面臨的交通衝擊,市長林智堅在會中責成交通、產發與警察局,籌組「專案應變小組」,並由副市長沈慧虹擔任召集人,進行最快、最有效的改善。

因轉運站周邊工程繁雜,包括周邊綠美化、前後站地下道打通、地下道景觀改善、道路拓寬、轉運站周邊車道與停車場路面改善等,為確保轉運站7月31日如期啟用,副市長沈慧虹每周三、五亦邀集工務處、城市行銷處及交通處,定期召開工程進度控管會議。

針對免費接駁,交通處表示,目前規劃一天60班次,營運時間自早上6點15分至晚上10點,沿途停靠承德路、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國小、西大路、竹蓮街、東南街口、新竹轉運站、體育館、體育場、大潤發、監理站、民生路口、東區區公所,以及新竹火車站。至於一般用路人若要自行前往轉運站,交通處表示,近期將在光復路、公道五路、東大路、南大路、西大路、中華路及經國路等,設置61面導引牌面,供駕駛或騎士辨識;未來,轉運站周邊也將提供YouBike服務,預估8月中旬將設置80輛微笑單車。

此外,交通處強調,首波進駐新竹轉運站的路線為「台北─新竹」,平日一天計有577班次,假日則有715班次,至於「基隆─新竹」、「林口─新竹」與「新竹─台中」,將視第一階段實行情況並進行通盤檢討後,再與業者協調,以保障民眾搭乘權益至上。
新竹轉運站正式掛牌 林智堅市長:以「大公園」、「人本」概念打造周邊環境

新竹轉運站正式掛牌,將於7月31日啟用、8月2日正式營運,市長林智堅今(26)日來到現場,針對指標系統、無障礙設施、集哺乳室、綠美化設施及周邊地景藝術等進行啟用前視察。林智堅市長表示,以「大公園」概念重塑轉運站周邊環境,並導入「人本」概念,提供良好人行環境,現代感的指標系統、地景藝術也展現城市美學,「讓轉運站不只是轉運站」,更翻轉城市發展的軸線。

交通處表示,已對周邊交通做好相關配套措施,如周邊號誌、標誌標線調整,指引牌面設置等,並派遣警力於重要路口指揮疏導車流。為避免接送民眾任意停車停靠等候接送旅客,後站停車場特地實施汽車停車前30分鐘免費措施,讓接送的民眾在停車場裡面等候,避免車輛違停在道路上,造成堵塞。同時,新竹轉運站接駁車也已在7月20日開始行駛,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交通處表示,新竹轉運站啟用營運,將會為後站帶來人潮,預估每日約有5,000-7,500人次,同時也會為後站地區帶來商機和發展的契機。新竹轉運站不僅僅為「輸運、轉運」乘客,也會為新竹後站地區「轉運」,讓新竹市「轉運」。

看來後站改變很多

下次過去瞧瞧



前後站地下道「大變身」!林智堅市長:「人本概念」規劃 兼具明亮與現代感

為配合新竹轉運站啟用,常年灰暗潮濕的新竹火車站地下道也即將「脫胎換骨」,改以「人本概念」規劃,設計成明亮、具現代感的廊道。市長林智堅說,新竹轉運站是城區軸線翻轉的重要建設,為貼近市民使用,市府決心改善周邊環境,以地下道為例,包括打通前站地下道、前後站地下道延伸、增設無障礙電梯及拓寬東南街1巷,總計花費5252萬元。

林智堅市長今(28)日上午前往視察,他表示,原訂去年啟用的新竹轉運站,經多次視察與邀請專家學者組成體檢小組「抓漏」後,發現客運動線與人行環境都有極大改善空間,尤其地下道開口正對東南街1巷,容易造成「人車爭道」的亂象。

經密集討論與協調,市府最終端出三大解決方案,包括:前後站地下道延伸與串聯並增設無障礙電梯、拓寬東南街1巷至13米,以及地下道內部景觀改善,並在入口處加裝具有現代感的指標系統。

林智堅市長說,未來民眾不僅可從前站直達轉運站,身障人士或推著嬰幼兒車的爸媽,也可善用無障礙電梯,吃力抬著輪椅或嬰兒車的畫面將不復見;為避免民眾發生「人車爭道」,市府也改變原先設計,將地下道延伸至新竹轉運站區內,並加劃行人穿越線,保障行人安全。

林智堅市長指出,啟用至今已達50年的地下道,從未大規模徹底翻修,藉由新竹轉運站的正式上路,一改過去地下道潮濕、髒亂、陰暗的情況,還給市民一個「進步城市」應有的樣貌,期盼新竹轉運站的啟用,真正讓城市「轉運」。

市議員徐信芳、劉聲正、曾資程、施乃如及多位里長,今日上午亦到場關心,並對地下道連通工程、增設無障礙設施表達肯定。林智堅市長也感謝議會支持,以及在地里長適時提出的建議,並肯定市府同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相關工程。
還有地下道,但好像還是不夠亮
只希望不要再有遊民來入住這地下道新居

新的地下道
很不錯 不過地下道一堆遊民觀感會比較差巴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今(11)日表示,新竹轉運站7月31日啟用、8月2日開始營運,成功移轉新竹火車站前中華路、林森路及中正路段每天公車、計程車及接送車輛約3500台車,有效提升道路服務水準,並配合前站出口拓寬改善增加1車道紓解車流,提升紓解率近2倍,民眾車輛進出中華路及火車站節省近10分鐘,大幅改善站前交通狀況。

轉運站可停的車輛還蠻多的
它接地下道的地方會淋到雨~~缺點
地下道應還可以更亮一點
地下道內各出口標示應再多點
地下道可接到SOGO春水堂用餐區,但從SOGO要走進地下道,不容易找到入口
林森路那邊的地下道完全沒動,一樣老舊,一樣有遊民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