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特二道路不開,乾脆開放上下班走清大,交大校園道路


tiger_cat wrote: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要客觀的分析

就科學數據的觀點來看 (在各單位的網站上查到)
1. 清華大學民國四十五年在台灣新竹復校
2. 交通大學光復校區歷史
總計從開始計劃擴校,到各方奔走覓地,以至1978年(民國68年)新生館落成,前後歷時已五年有餘。
由於地處高速公路左近的光復路南側,因此命名為光復校區。
3.民國62年: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
4.新竹科學園區設立於1980

我想以歷史的角度 科學園區是最晚規劃的 誰是乞丐 誰是廟公 一目了然
...(恕刪)


很多外地來唸書或工作的人常常會從這些數據來看,可惜這並不是真相.

先講從工研院光復院區到光明新村這一大片地原先是誰的 ? 日據時代那邊是日本軍事與研究的大本營, 有天然瓦斯研究所 (工研院光復院區),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相關設施有大煙囪、海軍子弟學校/海軍工程部(今光復中學)、子弟學校老師宿舍(光明新村)、第六燃料廠員工宿舍(清大北院)、第六燃料廠油庫(中油油庫)、清大成功湖(海軍滅火湖)等。.這些地怎麼會變成工研院與中油的地呢 ? 怎麼不是讓新竹市政府接收呢 ?

請見 :

新竹在日據時期就是戰略要地 從清大北院談起

工研院的前身是聯工所, 國家給錢成立的.

1936年天然瓦斯研究所在新竹成立, 台灣矽谷發源地

清大校地怎樣來的 ? 土地由台灣中油公司撥讓42甲,連同新竹縣政府贈送土地約34甲 (wiki 國立清華大學) 自己購地是用庚子賠窾的錢, 請問這算不算是國家送地的 ?

交大光復校區原本是營區, 請問交大有付錢給國防部買地嗎 ?

清大仙宮校區擴建時是在特二道路規畫之後, 參見新竹市特二道路探討 (4)

工研院清大交大的土地是國家給的, 現在也是國家管的不是私人機構, 科學園區也是國家的, 在國家的土地上蓋條路有那麼難嗎 ? 誰才是真的乞丐與廟公 ?
聽說工研院拒絕這條道路的理由之一是,建功路及光復路若沒拓寬並保持順暢(清大夜市及由市區要進園區的車流),那由公道五、建功二路、金城路過來的車流依然會迴堵在建功與光復路口,所以此路無益進園區的交通,只會導致清大夜市那附近大塞車...
房子越來越難賣了嗎?為什麼都是舊聞.
這條路不做到接客雅大道的話基本上是沒有功能的,除非要炒特定社區吧.
sigh

simserror wrote:
房子越來越難賣了嗎?...(恕刪)


特二號要開通, 主要是想讓寶山路分流外
也讓新竹市前後均衡一下..
光復人很多車很多店更多,
寶山沒人
晚上路過想買東西除高翠路那外就沒太多選擇了, 反而光復路那邊
是一堆.. 清大都在寶山弄出口了,
何不讓寶山路發達一下 .
2期到 寶山路會近多了, 該平衡一下吧.

不過不是說要先開一條茄苳到香山的大道.

andy2000a wrote:
不過不是說要先開一條茄苳到香山的大道...(恕刪)


茄苳景觀大道?

winsonatmob wrote:
茄苳景觀大道?


不是是 茄苳景觀大道那邊
會開條路穿過青青草原

某建商都在那邊蓋一堆別墅了.. GOOGLE 下就有
2013了~~~

再來舊案重提一下

讓市民知道

新竹市政府是多麼的....

you know~~


人多車多就容易塞車我全世界到哪邊都這樣,只是新竹這邊多了一個科學園區而已,以前會覺得科學園區應該充滿科技感,明亮的道路,無人接駁捷運系統,多媒體公車站牌等等。
但其實就是一個"工業區",以前真的想太多,但園區的確帶來很多工作機會,個人覺的88年規劃的特2現在看來似乎對交通問題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幫助,倒是為什麼沒有東西向下來怎麼沒有直接高架進園區而是塞在慈雲路上面,一條直接進園區不是很好嘛?

特二的幫助還是有的(應卡在學校的高層人士宿舍)

可以大大紓解寶山路的車潮,以及和食品路,西大路的交叉路口,下班走一遭就知了

特二往園區可以直接接園區三路

往市區出光復路未來也許可以建中路經千甲再蓋條橋接縣政二路或九路

從園區拉1,2條直接接68是最好的

但....政府官員想的...都跟一般百姓不一樣

畢竟園區又不歸新竹市政府管




treadstone wrote:
人多車多就容易塞車我...(恕刪)
除非特二道路直接跨越光復路不與之交會,否則這個路口又是一個新的交通毒瘤 -- 光復路的車潮,下班走一遭就知了...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kshieh/album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