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退休 wrote:2015-01-31...(恕刪) 好有趣的新聞顏色不一樣, 當時縣市長選舉已分曉, 要跟著新竹縣走, 顯然氣勢矮一截, 不依不依"竹市現有道路路面有限,路權及公用地的取得不容易,故市府目前態度僅傾向評估"蓋磁浮輕軌就有竹市道路面積路權問題, 當時不予配合; 2017中央要塞輕軌就全力找新路線新地皮, 完全沒有道路路面有限路權不再是問題.....甚至納入新竹縣, 竹縣反倒不坑聲, 呵呵
其實新竹很小,在新竹不想開車塞車,騎機車方便多了,而蓋輕軌最重要的是想要解決園區上下班塞車的問題,問題是有多少園區上班族能(想)搭輕軌上下班呢? 或是就大家的生活習慣,坐輕軌上下班是方便的嗎? 舉個我個人例子,我家和公司(園區)各步行五分鐘剛好有一線免費公車(而且路線還不錯)可以搭乘上下班,我也曾經坐過一陣子公車上班,我算過如果騎車上下班大約(共)需要花30分鐘,如果是坐公車含走+等(大概會提早五分鐘)大約要花70分鐘(70分鐘可以搭大眾運輸上下班,已經比許多開車通勤族都還快很多了),先不考慮車票錢(反正目前也是免費),也不考慮誤點(輕軌應該班次很多),也不考慮下雨天等車走路的不方便,但多花了這一倍的交通時間"並沒有比騎機車帶來甚麼便利",因為之前單身的時候上下班我會買早餐和晚餐吃,但搭車就沒辦法買(需自備或回家再騎車出來買),再說到中餐,園區內有一些公司是要外出吃中餐的,園區內也沒有餐廳,如果沒有交通工具,說中餐還要搭車出去吃真的就很不方便了,現在因為有了小朋友,我變成了開車族,想騎機車都不行,更別說搭公車了,園區內其實有很多上班族都有需要用餐和接送小朋友的需求,說真的我認為即便是路線規劃的很順才有機會吸引到一些上班族,但目前看來沒有任何的亮點,而新竹整個城市的現有規劃的確不利於這種大眾運輸。另外補充想提的是方便的大眾運輸必須搭配"友善的人行道",因為既然你沒有自備交通工具,就必須走路到公車站(或之後的輕軌站)但新竹行人的路權真的少得可憐,我推著嬰兒車基本上很多地方是到不了的,沒有規劃人行道或人行道停滿機車,放私人物品的,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人行道有高低差的,有障礙物,商家做生意占用人行道的,連走到馬路上還碰到臨停或併排停車,舉個例子你覺得你推著嬰兒車能在光復路走多少公尺?那如果再加上個園區下班時間,就算輕軌站就在前面100公尺你都走不到吧。我想規劃的人該不會認為有路線有班車,大家就會去搶著去坐輕軌了吧。
2227995 wrote:老實說有講等於沒講...(恕刪) 總統指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新竹大車站計畫」,將把新竹車站的前、後站連結起來,縫合市區,「這在台灣是個嶄新的做法。」以後的新竹車站就能像日本大阪車站、品川車站及德國柏林中央車站,讓鐵路與公路的轉乘更便利,前、後站也能無縫結合,串連周邊的生活區域,帶動整個城市的活力。總統並表示,新竹市區、新竹科學園區及竹北地區間的通勤品質必須進一步改善,因此,中央會與地方合作,推動橫跨新竹縣市的輕軌計畫,這也將再次證明前瞻基礎建設不會區分藍綠,而是透過區域聯合治理,讓區域共同發展。小英這番話只是把林全說過的再重複一次, 且這種建設支票沒有預算難以兌現.三百億的案子預算只給30億, 廠廠~
fengkkya wrote:大車站計畫 商場...(恕刪) 八字都還沒一撇, 現在才拿到1200萬預算.小英任內能否開始動工都還是未知數.今天講了那麼多全都在高來高去, 沒人提到具體預算數字.只有中央地方齊心合作這種官場話, 果然官字兩個口.
fengkkya wrote:大車站計畫 商場...(恕刪) 商場細節應該尚未具體, 看是要變成outlet還是市政府個別招商, 個人看落成後乾脆找會經營商場的集團來統籌辦理, 例如現行巨城的遠東, 不過要是抽成租金等偏高, 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層層轉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