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為甚麼新竹鐵路不能高架化?

cckm wrote:
以原有橋面寬度,
直接加上軌道是不可能的事,
市區軌道不可能這樣搞,
一定是重新蓋一個專用橋樑.
國內還沒有真正混用型的輕軌,
以後應該也不會有.

可以參考現有地面段輕軌,
哪個不是旁邊有寬闊馬路?
而且都是半封閉專用型.
不過,架空電線系統真的談不上啥美觀.........

可以像廣島這座橋這樣搞
各向只剩一個車道


當初選振興陸橋肯定是做過可行性評估, 認為對交通衝擊可接受

倒是光復路一段勢必得地下化, 否則上下班時間再占用一個車道絕對塞爆
從新莊站到園區裡面的這些路段,走高架輕軌難度都很高。清大到新竹車站這段在施工期間的交通維持其實也不輕鬆。如果改地下化,經費可能會破千億,市府是否能負擔?

meridian wrote:
倒是光復路一段勢必得地下化, 否則上下班時間再占用一個車道絕對塞爆...(恕刪)
mobile3803

這一段就是為了進園區才走的,不然原來直走光復路再轉關新路,是最短最順的,但對官員而言,紙上劃線很簡單,等到出問題,人早都不知下台多久了

2024-05-10 11:21
meridian wrote:
可以像廣島這座橋這樣...(恕刪)

單向剩一個車道,
不可能被接受.
國人沒那麼愛輕軌.

當初選振興陸橋肯定是做過可行性評估, 認為對交通衝擊可接受

那邊車流量其實也不小.
另外就是輕軌陸橋不可能貼著鐵路轉彎,
要如何轉到擁擠的南大路上振興陸橋也是個問題........
00ff55aa

南大路的路幅不可能蓋高架輕軌。輕軌到了新竹車站之後應該是沿著台鐵路線往南,遇到振興陸橋就90度大轉彎到四維路,雖然還是很扯。

2024-05-10 15:38
cckm wrote:
光復路蓋軌道就是一個車道的支柱寬度,
陸橋上蓋軌道要用到兩個車道,
而且陸橋還沒有啥更動空間.
除非在陸橋上架支柱.

我實在不想在這個問題。一開始我說的就是幾項工程方案的術可行性。有人要抓其中一項猛K,我實在不想奉陪。簡單的說,若如你所言屬實會少掉兩個車道,剩餘車道不足以應付車流,那就是拆掉重建。問題是那是一個綜合考量(車流,成本,難度...),不是你我不著邊際的討論個沒完。
陸橋沒有更動空間?你實際去看過丈量過嗎?陸橋上架支柱,技術上也不是不可行,若橋旁還有空間,加寬陸橋都是可行方案。再聲明,我沒說在原橋面直接建軌道,一定是最好的方案,更沒堅持一定要這麼幹。

cckm wrote:輕軌列車寬度2650mm,加上中間的分隔區,兩邊的淨空區,
得算成兩個車道.

沒有規定輕軌車廂寬度得要2650mm,因為是軌道行駛,所以雙向軌道可以靠得很近。
一般汽車車道大於3公尺,以公道五的高架來說,比3公尺寛得多,目測應有近4公尺。機車道都快和汽車道同寬也是非必要的。
但無論如何,還是以實際測量為準。橋寬不夠就看能不能加寬,不能拆掉重建,不是什麼大事!
只能期待下一任了 高市長上任到今天真的沒有任何新的建設
phsy.tw

票倉的空橋都沒下文了,更何況沒票拿的鐵路/輕軌/大車站區域.不過光埔二期自辦重畫倒是推展很順利的樣子,說不定光埔二期會先設個新車站.只是土地規劃沒文教用地,根本無心市政…

2024-05-11 0:03
你各位等看看,看你小孩由國小到研究所畢業會通過預算嗎?還不是蓋好唷!
世紀末救主傳說 wrote:
會通過預算嗎

priority 會排在中國國民黨傅崐萁的「花蓮高鐵」後面?
Ace.H wrote:
我實在不想在這個問題...(恕刪)


要高架有很多要處理,更何況新竹車站本身還有分支竹東內灣線及六家高鐵線,基本上新竹市跨越軌道的地下道、高架橋有許多個,要建設前要考慮這些高架橋和地下道要如何處理,畢竟許多高架橋和地下道都是交通要道,沒封前交通基本就很塞了,如果今天封了某個地下道或橋,那上班族更塞不罵人不可能,所以這基本上目前沒有政治人物敢碰。
d5330526 wrote:
高架橋和地下道都是交通要道,沒封前交通基本就很塞了,如果今天封了某個地下道或橋,那上班族更塞不罵人不可能,所以這基本上目前沒有政治人物敢碰

這是所謂的黑暗過渡期,再嚴重也沒台北捷運興建時更黑暗。若怕黑暗期,就很多交通建設都不用玩了,最後就是馬路堵死,城市也成了死城。
d5330526 wrote:
要高架有很多要處理,...(恕刪)

基本上都算是小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拆遷,
政治人物怕事不敢碰............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