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站計畫還沒執行,前站百貨商圈已經奄奄一息。執行後大概就整個變成東南亞特色商圈。小市民未蒙其利先得其害,尤其是開車從中華路要左轉進入新竹車站接送人;個個收到600元罰單,挹注市長的大車站計畫。現在要轉進車站,先得右轉林森路再繞一大圈再從中華路右轉;所以每個人第一次開車來車站都會貢獻國庫。市長的團隊應該都是天才,才能規劃如此動線。連小小的動線都規劃成這樣零碎,還談什麼大車站計畫有多好,誰相信啊?
大車站主要是靠後站原鐵路局土地的開發吧!在道路條件完全沒有改變的狀況下,大概就是主打台鐵,輕軌共構。如果未來輕軌的規劃使用率低無法形成路網,大概就兇多吉少了。不過主要也只是後站附近或許有些改變,要延伸到帶動前站的復興是很難的。像新北新板或台中干城的開發都有伴隨道路交通的改變,相對比較容易成功。新竹市單想靠一條輕軌就要改變什麼是不可能的。當然如果要學日本隨隨便便都是五六條軌道共構,當然也很有機會。前提是政府錢要夠多。cckm wrote:不知50億投資個大車...(恕刪)
要形成捷運路網確實財政難以負擔,但是一條建一半的環狀線(如果竹北不蓋),實在對能有多少人搭乘很沒有信心。我的立場是不希望蓋,但是要蓋的化,寧可蓋東大經國的十字線而非現在規劃的環狀線。sunyearhuang wrote:一條輕軌使用率再高也...(恕刪)